大历史与小人物
文/宋庆华
历史上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居然诞生或者起发于小人物之手,由此产生的后果足以开辟一个新的时代。
北美马萨诸塞州一个叫做莱克星顿的小镇中心矗立着一座塑像,看似极其普通的岩石基座上屹立着一个头戴草帽手持长枪的民兵铜像,碑下镌刻的一段铭文写着:“坚守阵地。在敌人没有开枪射击以前,不要先开枪;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这可就是作为美国独立自由象征的独立战争纪念碑。1775年4月19日清晨,天色微明,一层薄雾笼罩大地,800名英军士兵在史密斯少校率领下悄悄来到莱克星顿村外,想出其不意地冲进村里搜查反英组织的领导人和军火库。突然行军队伍停顿下来,英军发现了村边草坪上站着的几十个手拿步枪的村民,双方怒目相向,对峙半晌,不知是谁开了第一枪,史密斯挥舞军刀下令开火,激战中有8名民兵牺牲。“莱克星顿枪声”的直接后果,点燃了持续长达8年之久的美国独立战争的烈火,催生了北美立国。次年7月4日第二次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正式诞生。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具争议或者说是争议最少的战争,它改变了那一块土地上的族群的命运和历史进程,是世界历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作用和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但是,如此恢弘的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叙事却是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由一群毫不起眼的小人物揭开的新篇章,“莱克星顿枪声”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为英帝国在北美大地的殖民统治敲响了丧钟,被历史公认为美国独立自由的象征,人们称这个小村庄为“美国自由的摇篮”,由此名冠全球。
无独有偶,近代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个第一枪的事件,那就是推翻两千年封建帝制王朝开创共和国体的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夺去了位于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所,再兵分三路进攻并占领总督府和第八镇司令部,汉口、汉阳的革命党人迅速行动,掌控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次年1月1日,也就是武昌起义不到两个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武昌起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划时代的意义,不仅使统治中国268年的满清王朝土崩瓦解,更是彻底地埋葬了盘踞在这块土地上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创建了共和国体,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宪法草案《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略法》,使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颇有趣味的是,究竟是谁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居然成为一个各执一端的事情。教科书的历史说是熊秉坤,此人当时是新军工程第八营的一名正目(相当于班长),也是一个革命党人,得知起义计划泄露,便与本营革命军士约定当晚7时发难,届时枪响,起义爆发。更权威的记载是,武昌起义3年后,熊秉坤出访日本东京,孙中山多次向他人介绍说,这就是武昌起义放第一枪的熊秉坤同志啊。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之一》里写道:“熊秉坤首先开枪发难。”领袖言之凿凿,正史明确记载,“熊一枪”便成为了板上定钉子的定论。这种说法成立自有它的道理,真正说明整个武昌起义都在革命党人的计划和掌控之中,革命党人成功领导了辛亥革命。不过,好在事去不远,当事人据实回忆,也有亲口说法,史学家考证说打响第一枪的人应该是程定国,且事发突然事出有因,第一枪在慌乱中打响。熊秉坤在回忆录《前清工兵第八营革命实录》中写道,武昌起义当天,清军工程第八营二排排长陶启胜晚上查铺查到第五棚的时候,惊见该棚正目金光龙荷枪实弹,欲夺其枪,金见事已败露,疾呼曰。众同志再不动手更待何时。中一会员程定国持枪开击,陶带伤毙死于家中, 于是人声鼎沸,枪弹如雨。也就是说第一枪是程定国开的。据史家考证,这篇回忆写于1912年8月至1913年8月之间。熊秉坤还写了《武昌起义谈》,详细地记录了程定国打响第一枪的经过,称赞说:“此即首义第一枪也。”程定国急中生智,也是出于自保的本能,一枪毙伤陶启胜,致陶逃回家中毙命,但枪声引发了兵营暴动,革命党人迅速行动,3天内占领武汉三镇,从此各方革命力量以摧枯拉朽之势捣毁千年帝制,催生了亚洲大陆第一个共和体制的新型国家政权的体制。为什么这个小人物在中国历史转折的关节点打响第一枪,却不见官方大肆宣扬,不现正史记载呢?这里边有这么一个隐情。程定国本是一个坚定的革命党人,打响第一枪后,还担任了敢死队一排长,顶着枪林弹雨参加了以后的汤家山、汉阳战斗,升任为工程第四营管带。辛亥革命胜利后,被授予“一等功臣”称号,获得上书“首义第一枪”的金匾一块。但是,这个小人物又转折了自己本可以成为大人物的小命运。后来,他投靠北洋军,反过头来迫害革命党人,1916年被革命党人诱捕至汉口俄租界,灌醉后装入麻袋沉于长江。“首义第一枪”打响的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吹响的是中华民族走向近代文明的号角,可以说是一个标志性里程碑式的大事件,程定国应当彪炳于史册的英名,随同他残杀革命党人的污点一起沉入江底,沉浮于浩瀚史海。不要以为源远流长的历史都如浩浩荡荡的洪流一般波澜壮阔,往往就在不经意间因为一个或几个小人物的小举措,致使滚滚洪流拐出了一个大大的弯折,出现违拗本意甚至料想不到的走向,甚至彻底颠覆人们的认知。迎着飞沙走石的沙尘暴,刘邦在疾风中大声呼喊:“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从这首《大风歌》释放出的气势,足见这个汉王朝开国皇帝不可一世的胸怀和踌躇满志的得意。确实,他是汉民族的先祖,奠基和拓展了大汉民族的文化,再次统一了中国。但是,起事之前的刘邦不过是沛县泗水一个亭长,趁着秦末乱世,拉起一帮贩夫走卒狐朋狗友反秦,居然成就一番他起初连想都不敢想的大事业。朱元璋,一个赤贫的流浪汉,靠投身寺庙求一碗粥喝而饱腹不得,虽九死一生终于创立了大明王朝,按一些史学家的说法,还是推翻的异族统治,更得在史书上大书一笔。然而,小人物建立的大明王朝却葬送在另一个小人物——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一个地道的农民手里。纵观李自成这个小人物短命的一生,就象是上苍有意安排他来做大明王朝的掘墓人似的,攻占北京之前,虽屡遭挫折险些丧命,但提出的作战方针、政治纲领和军事部署都契合了当时的社会和战争形势,受到广大民众的拥护,壮大了农民军武装,一路势如破竹打进紫禁城。李自成自小给别人放羊,后去银川驿站干过驿卒,被裁撤回乡就不安分了,跟随他舅舅高迎祥起事,在1635年的“荥阳会议”上提出“分兵定向,四路出击”的联合作战方案,受到起义军13家72营首领的赞同;继承“闯王”称号后,李自成在崇祯二年(1629年)重树大旗,喊出“均田免赋”口号,赢得广大民众支持;攻占襄阳后改流动作战战术为分兵把守所克城邑,严密军事组织和制度,进而率领百万大军攻克北京,致使明思宗朱由检自缢于煤山,推翻了愚蠢落后残暴的明王朝统治。但没有也没能力有谋划建国及其以后巩固政权的大政方略,以至于匆匆登基草草收场仅坐了一天京城的皇位,就兵败如山倒且死于非命,反倒给关外更愚昧更暴戾更落后的满清王族腾出了政权的空间,使历史又拐回到闭关锁国愚民媚外的异族统治之下,造成中华民族落后世界数百年的严重恶果,却是这个被短视、缺智、贫穷限制了认知的小人物所始料未及的。历史的进程总会走到一些关键节点,这个时候的走向十分重要,而一些个小人物的举动改变了这个走向,究其动机无论当世还是后世都无从理解或者准确解读,使渐行渐远的历史背影模糊一片,真相难辨,留下许多掰不开解不清象乱麻一样的谜团。
1924年11月5日,京畿警卫司令鹿鈡麟和警察总监张璧率40名军警大摇大摆地直冲神武门,收缴清室门卫枪支后,责令内宫与内务府大臣绍英两小时内促使溥仪接受废除帝号、迁出故宫、交出各项公私物品的条件。面对绍英故作镇定拖延时间,鹿钟麟使计,将预先藏在怀里的两颗空心炸弹掏出来,往桌子上一撂,沉下脸对随行军警说“两个小时已到。”把绍英吓得屁滚尿流,求情宽限时间。鹿对左右说:“吩咐外边暂无动手,这里还有话说。”绍英急忙告知溥仪大军压城,迫使溥仪答应条件并于当日下午4时10分迁出皇宫,去其生父醇亲王的府邸栖身。鹿钟麟在当时的京城算是一个不小但也算不上大的人物,将溥仪驱出紫禁城他也不过是奉命行事,大背景是军阀混战中的第二次直(系)奉(系)大战,直接缘由是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1924年9月,奉系张作霖向直军宣战,自任总司令,兵分三路入关讨伐曹吴。总统曹锟任命吴佩孚为讨伐军总司令,兵分三路迎战,其中第三路军司令为冯玉祥,出古北口,朝赤峰方向迎击奉军。10月23日,冯玉祥突然率部返回北京,包围总统府,监禁曹锟,逼迫北京政府下令停战并解除吴佩孚的职务,宣布成立“国民军”,还授意摄政内阁通过了《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废除帝号,驱除溥仪,清室迁出紫禁城。随后,派鹿钟麟、张璧率军警执行。导致北京政变的直接动因是冯玉祥反叛在直系军阀中受吴佩孚的排挤,直接后果就是曹锟下台,吴佩孚兵败,溥仪被驱逐皇宫。事儿在当时在后世也算是一件大事,冯玉祥、鹿钟麟也出名了,青史留名了,但此事究竟有多大意义?史家也不甚看重,解构起来尤其勉强。毕竟冯玉祥拥兵以来多次反叛,三国时期的吕布出尔反尔卖主求荣被称“三奴家姓”,而他史家准确记载的达9次之多,被称“倒戈将军”。不管每次“倒戈”他都有这样那样的理由,但是否有利于天下大势,有利于天下苍生,难以言表,倒是一路以农家子弟兵的血肉之躯为牺牲,求权求功求名求荣之居心昭然若揭,造成的后果连历史学家都难以明说。就看“北京政变”,迎战路上收受敌方张学良50万银元贿赂,不能说是光彩吧;返京后直接用枪监禁总统逼其下台,不错,曹锟是臭名远扬的“贿选总统”,但毕竟经过了“选举”程序,比较之下应该说“北京政变”对刚刚建立的共和体制与民主选举程序破坏性更大;胁迫国民政府内阁修改清室优待条例,驱逐溥仪之前的史实是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与清政府议和代表商定了清帝退位的8项条件(即《清室优待条例》),2月12日,溥仪宣布退位,暂居宫禁,保持尊号。这种已经维持了13年之久的局面被冯玉祥彻底打破,加剧了各地各系军阀的大混战乱割据,致使多少百姓家破人亡生灵涂炭,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将中华民族陷入更深重的灾难,而溥仪本人出宫不久则出逃天津租界,之后又被日本侵略者扶持为伪满洲国傀儡皇帝。小人物之所以能够干出大事情,成名或者成功,不管是惊喜扯花的故意所为或是无意之举,都是当时的大形势使然至少是契合了历史的关节点。放在适时的历史大背景下,挖掘、剖析一些个小人物及其事迹,拿现代的眼光解构、品鉴一些个小人物及其史料,无疑给后世给史学家。思想家留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底料,促人嚼之有趣有味,思之有聊有劲,如果再深刻一点,储之以为经验,鉴之以为教训,也不让那些个当初苦心孤诣尽心竭力谋出人头地,冒抛头撒血生命之虞干大事情的小人物的在天之灵,枉为浩瀚星海中一颗转瞬即逝的流星,毕竟他们燃烧了自己曾经烛亮过天空。(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请留言作删除处理)
作者简介:宋庆华,就职重庆市公安局轨道交通总队。
往期回放:
【散文】生死千古事 ||宋庆华
【小说】俗好 ||宋庆华
【随笔】半生作秀唐太宗 ||宋庆华
【随笔】读书野谈 ||宋庆华
随笔不随意||宋庆华
约稿事项说明:星月文园是展示个人才智的一个文学平台,致力于服务业余文学爱好者和写作新手,以务实、诚挚、严谨的态度做好平台事务,平台将利用空闲时间为业余文学爱好者发布原创精短诗歌、散文、小说等。所投平台文稿要有正能量,禁止剽窃他人的作品,文责后果自负。
特别提醒:为避免浪费编辑时间,切勿一稿多投。
投稿邮箱:1026535990@qq.com.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 2024年02月05日
-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