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犹记得2017年上博引进了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在上海一时间引起了观展的轰动。虽然比之大英博物馆藏品,当时的展品并非称得上精品荟萃,但作为当地策展的上海在第101件展品的选择上,却让我非常感触,那是一个由100件展品所组成的二维码图片。
图注:大英博物馆的百物展在全球巡回,每到一站都会抛给当地策展方一个问题——选一样能代表人类社会当前进程的物品,并将选中的物品命名为第 101号展品。
这个二维码,指向的是上海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页面。但这个二维码的意义却不止于此。2017年,互联网+已是热门风潮、网红直播看展正处于流行、手机微信公众号更早就成为了大众普遍资讯获取的方式。一个个二维码,像一扇扇化解距离的门洞,成为着深刻影响当代社会的重要媒介。而每一次扫一扫的背后,实际上也都记录着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巨大转变。
近几年来,以二维码为入口的线上工作在各个行业中显现功力与重要性,对艺术品市场来说,也是如此。但作为一个毕竟相对小众的产业来说,仍有很多人停在试水或观望状态。无论是做内容、还是涉及买卖销售,如何把艺术市场和互联网+真正运用结合好,仍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不过,谁也没有料到的是,2020年这场疫情的到来,会成为一种推动力,从博物馆到画廊,从展览到拍卖会,都被迫或主动地搭上了光纤高速的列车。在巨大生存压力挑战的当前,多一种途径、多一份关注就意味着对地基多一份的守护。因此不管是硬着头皮赶鸭子上架也好,还是先前就看好发展早早行动的,二维码背后的艺术品市场正在你来我进中急速膨胀,而不管这种膨胀的实质是什么,我想都足以让2020年成为艺术品市场二维码时代的一次重要纪念坐标点。
就在前几天,我也为陶艺家尉涧松老师的线上展览开幕尝试了一把直播,从他的艺术品作品、对于陶瓷烧制研究投入,聊到当代陶瓷的收藏投资,还回忆了一把新瓷走世界的故事。观众们的实时互动比想象中还要有趣,对我来说多少也是启发。没有一个艺术家的成功是轻而易举的,都需要经历时间的打磨。而在当前疫情之下,艺术市场也在努力、在坚持、在创新、在突破,我想我们都要充满希望。
这次清明节期间,故宫也首开线上直播,闭馆72天后,这个600年老字号与多家网络平台共同开启“云游”模式,吸引了十足眼光。据统计,在4月5日上午的首场直播中,光央视的抖音号在线观看人数就已超过1亿。一时间,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得以品味故宫早春的风光。雕梁画栋、银鹤金缸,从城墙边的新绿到檐角探出头的杏花都尽现眼前。
事实上,故宫一直走在国内线上的前沿和领先位置。譬如其公众号故宫淘宝的发文,虽然更新的频率不高,但文字极具趣味,又干货满满,每篇都是轻轻松松10万+的阅读量和转发。文中的隐形广告也为其文创销售额带来巨大增幅,同时还成功俘获大票90后、00后年轻粉丝。如今,这个传统文化最强IP正飞速奔驰在二维码通道后的线上世界。
虽然故宫的成绩可圈可点,但毕竟能出其右者寥寥。因为无论是展陈方式、营销模式、推广理念、品牌营运,二维码之外,艺术文化的吸引力最终仍落在内容上,没有内容,流量空间的大只会显现能力与内容之小。因此,如何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以互联网及新技术平台分享给公众,把它们的内涵用富有创意的方式普及开来、传递下去,并且培养更多热爱艺术文化的受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仍然是当前二维码时代下,艺术市场最该思考的问题。
可以说,二维码背后的艺术品市场正迎来史无前例的竞争和挑战,是机遇还是淘汰,是昙花一现凑热闹还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新世界,最终都取决于二维码背后的操作者和他们的视野。
免责声明:
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冒犯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热 文 推 荐
▼
敬请关注公众号:瓷海新波
记得点一下“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