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南湖文学]蓝字丨关注南湖文学宗旨:打造最纯净的文学平台、营造最温馨的精神家园。
吕玉明散文|多一分圆满,少一分遗憾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作者简介:吕玉明 女 秀洲区印通小学教师。爱阅读,喜种花,喜欢以文字述说心情,留下光阴的故事!
人的身体,犹如一台机器,使用久了就会损耗内部零件,就得去医院,让医生敲敲打打,修补一番。人到中年,去医院的次数也逐渐多了起来,很多亲戚长辈都步入了老年的行列,身体如风中残烛,一年不如一年。因为大家工作都很忙碌,一旦有人生病住院,便免不了请陪护人员帮助护理。对于陪护人员,之前接触过几次,是公司签约形式。由于陪护人员的稀少,所以,年龄都是偏大了些,而且大多来自农村。至于,护理的质量,凭良心说,也是过得去的。毕竟都是经过上岗培训的,在服务态度上还是比较主动,有几分耐心的。
由于新冠疫情还未完全排除,因此,医院的管理也是比较严格的。对于陪护人员的要求,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检查健康码,是日常动作。除此外,陪护人员还需要具备核酸检测健康证。甚至,医院每天还限制亲戚朋友的探望人数——只准一人陪护,每次一人进入病房探望。如此情形下,其他人员就只能待在外面排队等候了。是日,在医院住院部大厅等候探视。恍惚中看到,从住院部推出来一张移动病床,白色被服盖住了病人的身体,一眼望去看不清病人的模样,却意外瞧见病床一头白色被服下,一双瘦小的光脚露在外面。此时,已是冬季,即使室温估计也只有3、4度,何况是空旷的底楼大厅通风处。
站在病床旁边的是一位女子,四十多岁的样子,看起来略显疲惫。当她转头看到那双光脚时,脸上似乎惊了一下,然而,仅仅是几秒钟的迟疑,她便迅疾蹲了下去,快速脱去自己的一只鞋子,将脚上的袜子一把拉下,转而套在了病床上的一只光脚上;然后,以同样的速度,拉下自己的另一只袜子,套了上去。随后,她又轻轻拉起棉被将那双穿着袜子的脚盖得严严实实。此时,女子的脸上一抹微红漾起,是愧疚,或是心疼吧!但我想,此时病人的心里应该会感到无比温暖,因为那是一双带着亲人的体温的袜子,它定能给她虚弱的病体带去一丝阳光般的温暖。这应该是病人的女儿吧?我心里不由猜测起来。因为在我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中,感觉只有女儿对自己母亲的关心,才会如此细腻,如此敏感。反过来,也可以说,只有母亲对自己的孩子,才会如此小心翼翼,呵护备至。
看情形,他们是准备出院了,但病人的身体还很虚弱。不一会,大厅外停下来一辆白色轿车,一位中年男子下了车,将前后车门都打开。病床旁的女子轻手将病人扶起,下床,搀扶她走向车子。此时,我看清了那位病人,是一位六七十岁的妇人,头发花白了,脸上的病容尚未褪去,脸型与旁边的女子很相像,心里便更加笃定:她们必定是一对母女。只见那位女子将病人安顿在副驾驶座上,给她系上安全带,又将座椅往后摇倒,直至妇人轻声说一句“好了”,自己才坐进后座,拉上车门。“呼”的一声,车子便驶向外面,消失在绿树丛后了。目送他们离去,便到了探视时间。病房里的陪护阿姨正在吃着午饭。我不由轻声招呼:“阿姨,今天吃点啥菜?”见我目光看向她的饭盆,阿姨竟然有点小紧张,快速地将剩下的几口饭扒拉进嘴里,一边回答着我的问话:“饭是医院买的,很热乎的。青菜,是自己家里带来的,早上炒的,凉了。不过没关系的,我已经吃习惯了。”阿姨微胖的脸上,显出满不在乎的微笑。
说话间,隔壁病房的陪护阿姨也走了进来。她们统一穿着公司特制的藏青色外套,衣服上印着公司的名字,因此,不管走到哪里,一眼便能和其他人区分开来。中午空闲了些,两位阿姨便聊起了家常。“妹子,你70岁到了哇?”刚来的阿姨问道。“我还不到一点点。”洗好碗的阿姨一边将饭盆擦干净水渍,一边笑盈盈地答道。“我今年正好70了,真想休息了,唉……”隔壁的阿姨叹息着,眼里隐隐蒙上了一层雾。“去年不小心摔了一跤,虽然能正常行动了,但是弯腰的时间长了,腰部还是会酸痛的。”“那你要当心自己的身体了啊,儿女都成家了,也不缺你这点工资了噢。”这边的阿姨关心地拉她坐在方凳上,“我儿子家今年轮到拆迁,造了新房子,经济上也比较紧张。”阿姨顿了顿,继续讲述着,“我也只能节省一点,工资的大部分贴补给他们了,好帮他们减轻一点负担。所以,我是还想再做几年的,只要身体吃得消。”
两位阿姨继续着她们的闲聊。也许,能向同伴诉说自己的心事,也是一种释怀吧。听着她们有点无奈的叹息,我不由思绪万千。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当今社会,但凡有单位,有工作的人一般退休年龄应该是女子55周岁,男士60周岁吧?即便是农村,轮到拆迁的农户,失去了田地,50周岁以后也是有养老补助的。只要身体健康,补助的养老金供给自己吃穿,还是绰绰有余的。退一步讲,老古话“养儿防老”也是有道理的。父母辛苦半辈子,把儿女拉扯大,如今都成家立业了,也该是父母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了。然而,更多的“中国式”父母,似乎是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更忘记了如何享受生活。忙完了儿女的事,还要为孙子着想,千方百计为他们积攒钱财,生怕他们日子过得辛苦,却全然没有顾及自己的身体。待到真正做不动了,身体也就垮了。然而,又有多少儿女能真正体谅父母的不易?有多少子女能成为病床前的“孝子”?
《诗经》有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每一个父母为孩子的付出都是无私的,从没想着要儿女长大后予以回报。为家庭,为孩子,他们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直至油尽灯枯。然而,如今的为人子女者,有多少人记得“百善孝为先”的古语?对待自己的孩子,“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待家里的老人,却是“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常回家看看”也成为一张无限期的空白支票,感情的天平总会偏向孩子那一边。 素不知,每一位为人父母者,在多年后都会走向衰老。你有否想过,当你老了的时候,希望你的孩子如何对待你?曾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形同陌路,而是天人永隔。世界上最大的悲哀,不是不亲不孝,而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与其让将来的自己后悔,不如趁现在,父母还健在,及时行孝。让自己的人生多一份圆满,少一分遗憾。
南湖文学文学总顾问:吴顺荣 责任编辑:青峰
音乐总监:格格
文字排版:汪垚卿 吴敏
页面制图:小鱼
平台推广:李远鹏
编辑微信:nhzc991
投稿邮箱:1097100585@qq.com
真情温暖你我
文学点亮人生
微信:nhwx990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 2024年02月04日
-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