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只要你去过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相信就一定看过他的陶艺作品。在航站楼的交通中心廊道,一组陶艺雕塑《多国人物系列》常常吸引人们的视线。从全世界选取的多个典型民族,以民族特色文化形象为切入点进行创作,这些陶人带着质朴的土性,充满艺术感的呈现让与它们擦肩的旅客不时停下匆匆脚步,细细端倪。
这组雕塑的作者赵强教授,现任东华大学环境艺术系公共艺术教研室主任,也是当代中青年实力派的陶艺家。2010年他应文化部、上海世博会和浦东机场之邀,为浦东机场创作了这组大型主题陶艺作品。在世博会后,这些陶艺雕塑被浦东国际机场永久保存展览,向全世界传递中国陶艺文化。
“大峡谷底的火烫与阿尔卑斯的雪花漂降,地中海的激浪与撒哈拉沙的艳阳难忘,大堡礁的守望与乞力马扎罗的山峦雄壮,尼罗河的宝藏与亚马逊雨林的广袤别样……无疆界,到处会礼让;各肤色,世界更漂亮……”作品下方,是10年前赵强和朋友一起写下的诗句,放在此刻的国际环境下,来自艺术的力量,更令人感触了。
我真正开始结识赵强,还是因为他的陶瓷作品。记得初见的是他的一块瓷板画,以青花绘着莲蓬,让人印象深刻。在细致的莲蓬之上,青花分水而成的圈圆层叠覆盖,像是在画纸上点染开来的墨色,透着池塘里串串涟漪的灵动与幽静,空灵飘逸中让人品到细腻的水气淋漓。这种着眼于传统水墨的细节表达看似自如随意实则饱含功力,尤为别致高级。
青花和釉里红,是最为传统的中国陶瓷装饰手法,也是赵强在作品中使用最多的现代语汇。传统美术与工艺技术的养分在赵强的艺术灵感中滋养革新。在他笔下,红与青,线条与色彩都透着极强的当代意识,这种当代意识并非是外向的激烈宣扬,而是一种处变不惊的内敛成熟的审美理念。
线条常常是赵强作品中的主角,它们跨越器型,盘瓶而筑,在浅淡浓厚的变化中自有逻辑。有时你不禁沉迷进线条的迷宫里,顺着某条线不断追寻下去,这或许是艺术家和观众间的小游戏,又仿佛是作品的哲学魅力,讨论着关于行和止的话题,充满着文人色彩的诗意。
大面积的留白平衡着线条的活力和秩序,如同氧气,在有限的画面中孵化出无限的联想空间。颇具宋意的游鱼、山石简练成形,一笔生辉,透露着勃勃的生命力。赵强用绘画语言赋予艺术空间的极大自由,以繁与简的博弈安排画面与器型的空间关系。虚实相生、主客相辅,瞬间柔化了陶瓷的硬派属性,使观众获得一种舒展、开阔的感觉。
近年来,赵强的作品愈发受到国内外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喜爱与好评。2015年,刘延东副总理赴比利时与其副首相、外交大臣雷德尔斯会谈,会议室里唯一摆放的作品就来自于赵强,当时我在现场拍下了这张照片。此外,他的作品还被西班牙毕加索博物馆、荷兰梵高博物馆、南非国家文化历史博物馆、南非非洲研究院等收藏。
这些年,赵强也参加了多次“新瓷”走世界活动,我们一同推介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结伴相行过世界许多国家,在欧洲、非洲、南极都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赵强喜欢在各个地标留下一次次的跳跃,被大家喜称为“赵一跳”。记得在开普敦的那天,我们还一起开车追逐夕阳,只为了拍到最美的晚霞……
认识赵强这么久以来,他的努力创作、辛勤耕耘总能让人眼睛一亮。水色系列、釉彩系列,瓷上佛教题材的探索系列,每一次呈现都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感享受。他也热衷于帮助许多海派艺术家,为他们前往景德镇进行陶瓷创作创造条件和引导。赵强注重人文文化的艺术表现,古老的陶瓷语汇在他的构思和丰富的陶瓷语言中找到了摩登之门,他是一位有实力的真正学院派代表,前途无量。
热 文 推 荐
▼
敬请关注公众号:瓷海新波
记得点一下“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