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猎人笔记》读后感
文/宛清流(北京)
利用业余碎片时间,前后花了一个多月,我才把这本名著看完。这看书速度够慢的,我自己就不满意。这是一本集人物、故事、风景、风俗描写于一体的好书。作者以猎人的眼睛去观察身边的人,事和景物,用细腻的笔触多角度刻画社会、生活和自然,为我们展示了一幅19世纪40年代俄国乡村社会的生活画卷。屠格涅夫(1818-1882)是沙皇俄国时代的一个地主,家境和社会地位比农奴好出一大截,但并不特别富有。因为天生有一颗善良的心,并怀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对处于生活底层的农奴充满了同情。他酷爱打猎,喜欢和地主们交往,也从不排斥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普罗大众。在刻画他想要展示的地主、管家、农民的形象方面,屠格涅夫往往不惜笔墨,从穿着打扮、习惯性的动作、典型的语言等多个角度细心描画,时常写出大段大段的文字,有时也不免让人觉得有点累。屠格涅夫绝对是一个写作高手,只要是他想写的东西,往往只需三笔两笔,就将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给读者朋友。比如他这样描写一个上了岁数的女人:“塔季扬娜~鲍里索夫娜是一位年约五十岁的女人,一双灰色的鼓出的大眼睛,鼻子扁扁的,面颊红润,有双重下巴。”他这样写一个少年:“瓦夏,是一个年约十二岁的男孩,长着一头卷发,一双眼睛十分灵活 ”
少年时代的“安德留沙有一双明亮的水汪汪的大眼睛,小小的嘴巴、端正的鼻子和漂亮的高高的前额。”4年后长大了的安德留沙则变成了:“一个肩膀宽阔、身体肥胖、面孔又阔又红、头发卷曲而丰腴的小伙子”。又比如他在描写一匹良马时这样写道:“它慢步时,就像抱着你一样稳;走速步时,好像在摇篮里摇摆你;飞奔起来,风也追不着它!总之,这是一件宝贝,不是一匹马!”屠格涅夫的语言丰富,这本书中涉及的动物、植物、农具等的种类,估计在200种上下。写作这本书大部分篇章的时候,屠格涅夫仅仅30岁左右。人非生而知之者,这么多物种的名称,如果不虚心向别人请教,如果不用心记录,怎么可以写得出来呢?可以推测和想见,年轻的屠格涅夫是多么善于学习,多么喜欢向别人请教。包括本人在内的一些文字爱好者写文章,写出来的东西内容单一,干燥乏味,主要原因可能就是读书和学习不够。多读书,多做笔记,向古人、前人和别人学习,将别人的经历、知识和智慧变成自己的;多到外面走走,多观察、多揣摩,向大自然学习、向群众学习,不断变化的生活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我喜欢边看书边做读书笔记,把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抄起来,以后有时间再翻翻、看看,有时候不自觉就化用在了自己的文章中。这次读《猎人笔记》,可以抄的句子、段落太多了,如果好句段都这样子抄下去的话,我觉得时间根本来不及,所以最后并没有抄下来太多内容。这是一本分水岭式的现实主义文学著作,屠格涅夫由此摆脱了早期浪漫主义的写作风格,实现了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变,成为一名接地气、影响海内外的著名作家。在他的笔下,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地显露出来。一些地主在与同阶级的人们交往时表现得彬彬有礼,却天然地认为剥削和任意打骂农奴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由于自己的出身及他具有的不可摆脱的阶级的、时代的局限性,屠格涅夫并没有从农奴和农民身上看到社会变革的真正力量,反倒认为那些不虐待农奴、不拥护农奴制的地主也是社会改革的积极力量。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意可联系删除。
总编:张同辉
作者简介
宛清流,本名韩运旗,70后,退役空军少校,河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居北京。《作家地带》签约作家,部分散文诗歌发表在网络公众平台。在最深的红尘里,向往着诗意般的生活,愿意和文字好上一辈子。
《作家地带》
温馨提示
我们需要的稿件:
一、所投稿件需是本人原创,尚未在其他平台发表。因稿件著作权引发的纠纷,由作者自行负担。
二、大力倡导正能量作品。稿件内容不得含有违法或其他有碍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的内容。不得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否则引发的法律责任由投稿人承担。
三、为提高稿件发布效果,平台编辑可能在忠于原创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适当修改,如果您不同意修改,请在投稿邮件中注明。
四、鼓励文学创新,扶持文学新人。
五、体裁以诗歌、散文(含随笔、杂文、书评等)、短篇小说等作品为主。
六、投稿请附百字左右作者简介。
七、投稿前,请务必添加总编微信zhenqingrushi1966,不然无法发放稿费红包。
稿费发放办法及时间安排:
作品发稿一周(七日)之内所得赏金,50%为作者稿费,50%作为平台维护费(累计赞赏在二十元及以下不结算)。作品发表一周后,以红包形式发放稿费。
微信:zhenqingrushi1966
邮箱:364702284@qq.com
《作家地带》编辑部
- 2024年02月10日
-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