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辈和老师们,很多都是勤俭中学毕业的。
说起温州市勤俭中学,先得说说头陀寺。头陀寺(旧称密印寺)坐落在白象鹅湖村头陀山麓,因寺门外左侧一座山名为”头陀山”而得名。沿温瑞塘河,过了白象街却又未抵达帆游村的路途上,在右边的山坳里忽然呈现出一处雄伟的寺院,它就是温州地区有名的古刹——头陀寺。这里曾经是“温州勤俭中学”的所在地。那时走塘河从温州到南白象河轮只需一角多,是人们首选的短途交通工具。从鹅湖或者帆游上岸,约莫走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山边学校。
勤俭中学创建于1952年,校址借用原来头陀寺。这里三面环山,前面小桥流水,山边溪水潺潺。学校刚建成时,大部分学生的宿舍和师生食堂就在寺院内,空荡荡的大雄宝殿成了学校的会场和食堂。全校师生勤工俭学,以勤劳的双手,在学习之余,在山坡梯田上开拓了运动场。并在运动场的东边山脚下建立了体育馆,并划拨近学校的水田50亩作为学生实习基地,边学习边劳动。学习劳动之余,那时流行拉练,周边的青山绿水,如茶山、大罗山、帆游山、头陀山都是他们的大教室和运动场。每到礼拜天下午,永强那片的学生就翻过大罗山,背着米和菜干,爬山涉水几个小时,来到学校。五十年代,勤俭中学的高考录取率仅次于温州一中,原因大概就在于此吧。
(这座建于1955年的俄式二层楼房,原为俭勤中学的教学楼。后成为温州警校的标志性建筑)
听他们讲:勤俭中学食堂后面有一个水潭,四周都是岩石,可坐可躺,潭水不深,夏天来临,几个顽皮的同学就凑在一起,经常在水潭里追逐玩耍,好不惬意。说是淋了水的皮肤给太阳一晒会黑得更快,大家纷纷效仿。天气热也去塘河游泳。河轮后甲板尾部是一个比较大的木制的船舵,舵下面两侧有两个凹进处。游泳时趁船老大不知觉,悄悄地溜进船舵两侧的凹处,一艘船可藏两个人,从帆游上来,快到南白象的时候,纷纷离船,游入水中。就如飞机的跳伞员从空中落下似的,驳船在河中央突突地开来,每艘船旁一齐闪出一个个“浪里白条”,好不壮观。
1969年下半年,勤俭中学被撤销了。教师分流到原梧埏区下属的状元、梧埏、三垟、茶山、白象、慈湖等公社的农业中学,学校领导也被分派到其他部门,只有时任副教导主任的卢秀球老师,在各方工宣队运走了部分校产后,押着剩下来的一船桌椅板凳,来到南白象霞坊原温州市南陶旧址。次年,在南白象镇古朴的村落霞坊,塘河边,嶂屿山,用勤中的”遗产”创立的梧田中学以新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1986年,学校迁址梧田大堡底龙霞路重建,现被六十一中学合并。
(位于南白象霞坊的梧田高中,现为瓯海职业中专白象校区)
(位于龙霞路的梧田中学,现为六十一中)
在一个阴天的午后我来到了勤俭中学的旧址,残存的校舍大都已破败,只留下一座1955年建成的砖木结构的二层老教学楼。当年师生们一起在运动场四周栽下的杉树苗,如今全都长成好几层楼高,高耸天际,亭亭如盖。
作 者
陈俊
浙江省作协会员
温州市作协主席团成员
《温州文学》副主编
参与主编了《作家笔下的温州》
《寻找温州城市千年记忆》《温州文艺评论》等书
另有散文、随笔等散见于各大报刊
主编| 瞿 炜
执行主编| 楚 尘
责任编辑| 丹丹
鹿城作家公众号投稿邮箱
luchengzuoji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