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我,请把我设为“星标★”哦。点击上方蓝字“语林别院”→进入新页面,点击右上角“…”→ 点击第一栏“设为星标”。
真实,让课堂自带生活的芬芳
——观王雪娟老师课的课后感
文/刘小芳
一节课,可以多自然?聊天聊天,聊着聊着,聊完了!
一节课,可以多真实?在咨询回应中,讲着讲着,下课了!
就上完了?就下课了?就结束了?
是的,意虽未尽,铃声惊醒听课人。
一叹:原来课可以这样上!再叹:原来课应该这样上!这就是深圳市平岗中学王雪娟老师的课,带给我内心的风暴。
追求真实,课堂便自带生活的芬芳,让所有交流,都富有生命。我不说这是否是高效的课堂,但我清楚,这是长命的课堂:个体与个体有了联接,个体与本地土壤有了联接,课堂与生活有了联接,让学生成长有了多维的循环!
首先,入课真实,课堂没有门槛。
在主持老师介绍了王雪娟老师种种头衔之后,王老师接过话筒说,希望同学们能推荐成都好吃的,好玩的地方,她只有一天的自由时间。
成都人的好客,可不是盖的,学生们果然兴致勃勃地为远方来的贵客介绍起来。异地教学,这是常态的互动热身环节,我不觉得有什么新。
“大家能不能分一下类,老师会更清楚一些,比如‘文化漫步’‘民俗采风’‘美食之旅’。”当王雪娟老师展示出这第一张PPT,我猛然意识到,这不是课前热身,是已经进入了课堂!
抽掉上课仪式,便抽掉课堂门槛,大家在交谈中自然步入课堂,亦是步入生活交流。
其次,问题真实,课堂任务具有温度。
到一个陌生地,从网上了解到值得去打卡的地方自然很多。但要从旅游攻略版中突围,真正深入到当地文化中,非走近当地人不可。王老师的这一问题,也问出了我心中的期待,作为人生中途抵达的这片土地,我是很不了解的。尤其有校园高墙的圈养心理,平时主动出游极少,今天学生们的回答,也极大解了心理之渴。
荷塘漫步、望江公园、浣花溪路、川西坝子、青城山、春熙路、太古里……每一处地方,都打上了孩子们生命的温度,大家在热情推荐中不知不觉形成一种竞争,看谁对自己脚下这片土地了解多全面,爱得多深沉。
“还有哪些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呢?”王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川师附中学子思想的高度,内心的热度,见识的深度,瞬间体现。而引导学生关心身边事,关心家乡点滴,提出建设性意见,这才是真正的生命启动!
第三,环节真实,课堂推进充满悬念。
这上的会是那一部分内容呢?听课老师都在猜测,这个悬念一直到倒数第二个环节,王老师呈现出本节课目的,才水落石出。如果说有的课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一首精致的诗,那么,王老师这节课就是一篇微型小小说!
从最后抖出的包袱,大家才豁然明白,这是新教材必修(上)第四单元的“当代文化参与”中的学习活动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王老师这节是启动课,这不仅是活动的启动,也是建设家乡的生命启动。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学生,今天在小课堂积极交流思考,明天将在社会大课堂积极行动。
第四,作业真实,课堂维度延展辽阔。
在最后一环节中,王老师先引导学生明白什么叫“风物志”,又指导学生怎么写,提供方法的支架。然后推出作业:约稿写一篇《成都风物志》,发表在深圳市平岗中学“白浪”文学社公众号《看荐》栏目,向深圳学生介绍成都的文化和生活。
这是一份期待,也是一份激励,这份作业往小里说是课后作业,往大处看是两地青年学子智慧碰撞,促进两地文化交流。
多少写作任务是短命的,辛辛苦苦写出来,读者就老师一人,还不一定看得深入认真。走出伪写作,用真实为课堂注入生活的芬芳,用真实延长课堂的生命力,是我心向往之的境界!
回 音 壁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愿我能不断醒来!
别院主人:刘小芳,四川省双流中学语文教师,全国语文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省散文理事,双流区作协副主席,2018年四川省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荣获“区十佳青年教师”“市优秀教师”“市学科教育教学先进个人”“市优秀班主任”“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优秀工作者”“双流第九届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荣获全国说课特等奖,荣获成都市赛课第一名。主攻记叙文、议论文写作研究,和诗歌、散文阅读及写作研究,追求诗意地行走,在《散文诗世界》《青年文摘》《四川日报》《四川文学》《草堂》等刊物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四百多篇(首);在《语文教学通讯》《语文世界》《新课程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专业文章十几篇。出版有关诗化语文的诗集《长成一根苇草》(著),出版有关地震的诗集《震星》(合著),出版教学研究专著《概括与反概括——语文思维的双翼》(合著),有散文作品被选编为中考阅读练习题。
还没有关注?请长按二维码结缘别院!
(投稿与商务合作请加微信:sikaodecao)
- 2024年02月07日
-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