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预警:我几乎读完了刘慈欣的全部作品,对多位国内外知名科幻小说家的作品也有所涉猎。总结本人二十余年的科幻小说阅读史,献出这篇长文,希望你也能够有所收获。
为什么说是“几乎”呢,因为也有我读不下去的作品啊,比如《全频带阻塞干扰》…… 并不是说这部不好,加西亚·马尔克斯 的《百年孤独》评价那么高我还不是没读下去。
怕你们嫌太长看不下去,先列个纲要:
一、 刘慈欣1 缘起——燃烧了十八年的 《地火》
2 新视角看 《三体》
3 大刘只会写硬科幻,不够细腻?
i.《乡村教师》
ii.《带上她的眼睛》
4 唠两句 《流浪地球》 原著
二、 阿瑟·克拉克等1 大刘最尊敬的阿瑟·克拉克
2 《流浪地球》电影版对阿瑟·克拉克的致敬
3 与阿瑟·克拉克齐名的艾萨克·阿西莫夫
三、 其他国外科幻作家1 我超爱的弗诺·文奇
2 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系列
3 道格拉斯·亚当斯:42这个数字的梗
4 其他,《科幻世界》译文版
四、 中国科幻作家推介
一、 刘慈欣我不知道提起刘慈欣,大家脑海中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火遍全球的小说《三体》三部曲的作者?
目前火热上映中的电影《流浪地球》的小说原著作者以及电影监制?
中国著名科幻小说家?——除了他你还能想到谁?
但是在我的脑海中冒出来的,则是那个在山西娘子关发电厂的工程师。为什么有这样一种印象呢,因为他很多早期作品发表在杂志《科幻世界》上,文章的最后总会有这样的落款:刘慈欣,某年某月,于山西娘子关。对,我与刘慈欣作品的结缘,正是从《科幻世界》开始。
在遇见刘慈欣之前,也是读过一些科幻小说的,比如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这类描写想象中未来世界的作品,或者类似“星球大战”这类描写广袤宇宙间战争的作品。此时,我对科幻还是抱有着古怪而刻板的偏见:科幻小说总是离自己的生活很远。
1 缘起——燃烧了十八年的《地火》在2000年,有一天的课间时分,我在翻看着一本从同学那儿借来的《科幻世界》,就看到了刘慈欣的一篇《地火》。
开篇提到一位身患矽肺病的煤矿工人,对这种病痛苦程度的细致描写,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了。为什么能把我吸引住,因为我家中有人在医院工作,所以耳濡目染的也有听到过“矽肺”这两个字,却又并不了解这种病的细节。此时通过小说的描写,才第一次意识到这种病的严重。于是上课铃声我也没听见,接下来的一堂课讲了什么也完全没听,全神贯注的阅读完了这篇作品。
这部小说的主线故事是:
一位煤矿工人由于矽肺去世,家里失去了壮劳力,于是他的儿子刘欣准备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一名煤矿工人,但是此时想起了父亲的临终遗言:不要下井……因此他改了主意,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彻底改变煤炭工业的生产方式,改变煤矿工人的命运。
数年后,他拿到了博士学位,并成为了专家。
此时,由于传统的煤矿开产方式落后,效率低下,煤矿行业大不如从前了。刘欣正是在此时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把煤炭在地下气化,生成气化煤炭,再通过管道运输出去。
当然也有人很担心起火之后会失控,因此刘欣也是力排众议,经过了一番努力,才终于可以开始着手去做这件事情。于是他们打算先用一块小煤层做试验。
这中间,有个小伙子,中国惟一一支专业煤层灭火队的队长阿古力,一直表示出对火的恐惧,担心出事。却屡次劝说无效。
令人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用作试验的小煤层和大煤层之间有一条细细的断裂带没有被发现,最终导致了大煤层的着火。然后,这场大火在地下熊熊燃烧了整整十八年,造成了无数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刘欣本人也在这场事故之后不久离世。
直到多年以后人们才真正掌握了这项技术,彻底告别了传统的采煤方式。
那一场在地下熊熊燃烧了十八年的大火…… 之后的数日,这个场景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令我极其震撼。
在遇到这篇小说的2000年,我家里还在用蜂窝煤这种煤炭制品作为主要燃料,用来烧水做饭、取暖。而那时整个煤炭行业正陷入一段低迷之中,我也深知煤炭开采的不易。因此对小说中提出的观点感兴趣的同时,也相当惊诧:原来科幻还可以这样写,可以和自己的生活如此接近,并不是只能写未来世界或者宇宙大战这种看起来相当遥远的世界。
从此,我便开始关注刘慈欣,以及各类科幻小说。至今为止跨越了这么久的时间,连刘慈欣笔下的“地火”都已经被扑灭了吧,而我对科幻的热情仍丝毫未减。
我现在都在想,什么时候能把《地火》中提到的煤炭开采方式变成现实。仔细研究一下新科技的发展历史,最初不都是一些设想么?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多阅读科幻,的确能够带来不少启发。
再现实一点,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快,如果你能想象到未来会是怎样的一副场景,并提前布局做出准备,是不是就会少一点焦虑,多一点信心呢?
2 新视角看《三体》本来不打算在这篇文章里面详细说《三体》,因为实在是被太多人评论过了。而写作本文的时候,刚好看到一篇文章《盖茨、马斯克都遵循的终身学习法则:知识不是由学科划分的》,给了我相当大的启发,因此想从另一个新颖的角度来聊一聊三体。
对于并非科幻小说爱好者的大多数人来说,在《三体》这部作品名声大噪之后,才开始关注刘慈欣和科幻小说,尤其是中国的科幻小说。
因为在此前的几十年里(可能现在仍是),国内主流意见似乎觉得科幻小说应该归类到“儿童文学”旗下,连国内科幻届的标志性刊物《科幻世界》,也一直摆脱不了“学生读物”的感觉。这种现状,对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不信你问问自己,除了刘慈欣,还能叫出几个国内科幻小说作者的名字?
但是令作者本人都感到意外的是,《三体》尽管拿下了“雨果奖”这一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奖项,但其爆红却不是因科幻界而起,而是因为多位互联网大佬的推崇。他们从这部书中看到了和企业经营的相似之处,尤其是与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行业的场景具有极高吻合度。
而刘慈欣本人并不是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作为一直关注着刘慈欣最新作品的我,记得他写完荣获“2000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的《流浪地球》不久之后,在一次采访中提及,正在构思一个名为“地球往事”系列的长篇,大约会写三部。而三体的第一部则早在2006年便在《科幻世界》上开始了连载。
2000年的时候国内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哪怕是在2006年,离苹果公司第一代智能手机的发布也还有一年时间,离中国掀起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更是还有数年之久。
因此,这部作品开始构思乃至成书之时,互联网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还远远达不到今天的程度。
那么刘慈欣为什么能写出这部“神作”呢?
在文章《盖茨、马斯克都遵循的终身学习法则:知识不是由学科划分的》中,提到我们的教育系统建立在一个将知识分为不同学科的模型上,我们受到的教育不包括寻求所有知识的共同根源,导致我们通常不具有连接一个学科与另一个学科的神经网络。
由于我们的教育体系没有教会孩子们知识的“共同根源”,对此感受非常强烈的伊隆·马斯克甚至创建了他自己的学校,并把他的所有孩子都送到这所学校上学。
对于所有知识应该具有共同根源的这一观点,《三体》这部作品的诞生应该是对其的良好佐证。因为刘慈欣写在科幻小说里的内容,与互联网行业的企业战略,这两类从学科分类上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实则有着更深层次上的关联。
对于知识网络之间的相互联系,在一本名为《如何高效学习》的书中,作者在其提出的“整体性学习”的策略中也有所阐述。
整体性学习是运用你大脑里已有的丰富的神经元网络吸收、整合信息。整体性学习在于创造信息的网络,一个知识与另一个知识相互关联,那些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使你真正做到对知识的完全理解,从而轻松地驾驭知识。
整体性学习意味着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孤立的。事实上,知识的学习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学习任何知识(概念、定义、公式、问题、观念、理论等)都需要联系。你创造的联系越多,它们就会记得越牢、理解得越好。
因此,《三体》这部作品的诞生,更应该使我们得到启发,去思考如何整理自己那些相对孤立和零散的知识碎片,在变化迅速的当下以及未来世界里能够从容应对。
3 大刘只会写硬科幻,不够细腻?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写出了《三体》的刘慈欣,在作品中对科学技术和物理定律的娴熟应用,尤其是对细节及其合理性的强调,凸显出了他作品“硬科幻”的特色。
不少人可能会认为,擅长硬科幻的作家,可能在人物情感等偏“软”的描写上面有软肋;正如人们认为擅长理工科的男孩子在人文历史方面的知识一定比较薄弱一样。
可是我觉得大刘在人物情感等“软”的地方,其处理也是不输与人的,这一点不仅在给他带来巨大声誉的长篇小说《三体》里有着众多可圈可点之处,即使在他早期的短篇作品中依然优秀,例如我本人十分喜欢的《乡村教师》和《带上她的眼睛》这两篇作品。
i. 《乡村教师》这部作品如果只看其中一半篇幅的话,也是不错的作品。比如关于乡村的这一半:
一过正月十五,青壮年多数外出务工,只有老人和儿童留守。由于没有教师,乡村的小学已经荒废多年,村民也在愚昧和无知中继续着苦难的日子。即使是这样,依然有一位教师,放弃别处的工作,毅然来到了这个乡村小学,也就是自己当初的母校任教。后来,这位教师病重,临终时刻依然不忘坚守岗位,用自己为数不多的时间,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承下去。在他生命的末尾,更是拼尽全力向这些尚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传授了初中的课程,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比如牛顿三定律等。
只看这一半,已经是一篇感情充沛,令人动容的短篇小说了。而作者的行文也是有如散文一般优美。
可是在大刘的笔下,必然还有着另外的亮点。于是我们再来看另一半:
视角瞬间放大到了银河系,和地球无关的两类高等文明之间,在打一场星际大战。
这是一场几乎波及整个银河系的星际大战,是银河系中碳基文明和硅基文明之间惨烈的生存竞争,但双方谁都没有料到战争会如此持久,持续了两万银河年还没有结束。
据历史记载,在那广漠的战场上,被引爆的超新星就达两千多颗,那些超新星像第二旋臂中部黑暗太空中怒放的焰火,使那里变成超强辐射的海洋,只有一群群幽灵似的黑洞漂行于其间。战役的最后,双方的星际舰队几乎同归于尽。
最后的决战到来,硅基文明被赶到了银河系第一旋臂的顶端,银河系中最荒凉的一个小角落里。碳基文明离胜利只有最后一步了。
这一部分的场景描写也是恰到好处。稍微修改一下作为星际大战题材的独立作品也毫无问题。
可是,就是这么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幅场景,却被大刘以一种看似煽情却又极其理性的方式联系在了一起。宏大和微小之中找到恰如其分的平衡点。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联系部分。
碳基文明为了取得最终的胜利,他们将在第一旋臂的中部建立一条五百光年宽的隔离带,隔离带中的大部分恒星将被摧毁,以制止硅基帝国的恒星蛙跳。隔离带一旦产生,硅基帝国的重型战舰要想进入银河系中心区域,只能以亚光速跨越这五百光年的距离,这样,硅基帝国实际上被禁锢在第一旋臂顶端,再也无法对银河系中心区域的碳基文明构成任何严重威胁。
但隔离带中周围已形成3C级以上文明的恒星必须被保护。地球刚好就处于这个区域中。
他们正在陆续确认星系的文明等级,不符合要求的,毫不手软的直接摧毁。
很快就轮到了地球。他们本来想直接摧毁,因为发现地球人之间的信息传递速率极其低下。可是又发现地球上居然有核能的应用,似乎并不是那么低级的文明。
于是,为了进一步确认地球上的文明等级,他们通过技术手段随机复制了一群人,然后通过向他们提出一些测试题来判断这个星球的文明级别。他们所选择的正是这个乡村小学的孩子们。而这些测试题,恰好就是老师教过的那些知识,比如牛顿三定律,于是孩子们回答上来了这些问题,他们认为这个星球的文明级别较高,从而没有毁灭。
不仅如此,这些文明也对地球上古老的”教师“职业感到好奇,因为他们在进化的历程中,早就抛弃了这一原始的方式进行知识传递,而是通过更高级的方式在每代之间积累和传递知识。从而也加速了进化,获得了很高等的文明。
可是地球却让他们找回了丢失了千万年的感觉。
大刘这样写道:
“看这个小小的世界,她上面的生命体在过着自己的生活,做着自己的梦,对我们的存在,对银河系中的战争和毁灭全然不知,宇宙对他们来说,是希望和梦想的无限源泉,这真象一首来自太古时代的歌谣。”
真是田园诗歌一般优美的文字,优美的作品。字里行间中,我也能感到大刘对贫困乡村生存现状的关注,以及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无比尊敬。
ii. 《带上她的眼睛》这一篇文风更为细腻的作品,有不少读者甚至认为作者是一名女性。这个故事着眼点很有趣,读来却令人感到哀伤。本作并未着眼于很宏大的整体,而是十分细腻的描述了故事主角的情感感受。
首先我们来看看“眼睛”是什么?
所谓眼睛就是一付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象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象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
现在,长年在月球和小行星带工作的人已有上百万,他们回地球渡假的费用是惊人的,于是吝啬的宇航局就设计了这玩艺儿,于是每个生活在外太空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双眼睛, 由这里真正能去渡假的幸运儿带上这双眼睛,让身处外太空的那个思乡者分享他的快乐。
所以文中的“我”正是带了这样一双眼睛,去替某个身在别处的人来看地球上的种种美景。这双眼睛的主人是一位女性,看起来像是刚毕业的小姑娘一样,有种我见犹怜的感觉。
“我”很快就发现了异常,因为他们之间的通讯几乎没有延迟,而地面与外太空通讯基本上都是有延迟的,这就说明她离地球不远。既然是这样,她为什么不亲自回来度假呢?我感到了疑惑,但并没有多问。
之后的两天时间,“我”便带着她的眼睛去看了一些景致。去的地方是她起航出发前的地方,那里是一片大草原。她很期待看到草原上的日出,可是这两天下了雨,所以遗憾的是,她并没有看到期待中的草原日出。在“我”的眼中比较稀松平常的一些景致,都令她异常兴奋。我觉得疑惑的同时,也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病态的程度。“我”甚至因为她丰富情感生了气,还和她吵了一架。
三个月之后,“我”才猛然明白过来,她本人是在哪里,为什么不能亲自来看风景。因为她是“落日六号”上的地航员啊!
“落日工程”是一次标准的探险航行,它的航行程序同航天中心的其它航行几乎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飞船不是飞向太空,而是潜入地球深处。原计划发射十艘飞船,但计划由于“落日六号”的失事而中断了。 “落日六号”不慎闯入了地核,受限于现有的技术能力,他们获救的希望是丝毫不存在的。只能靠船上的中微子通讯系统和地面控制中心保持联系。
他们被裹在几千公里厚的物质中,处于一个巨大的炼钢炉中!“落日六号”上的地航员们在沉重的心理压力中一个个死去,她则是最后一名生存者。并且由于时间的流逝飞船离地心越来越近,上次她通过“眼睛”和我联络后不久,飞船便失联了。
而她和“我”联系中却完全没有透露出任何绝望,尽管身处那种令其他队员绝望到自尽的环境中。
读了这篇你就知道,大刘的细腻之处,也丝毫不输他人啊。
3 唠两句 《流浪地球》 原著最近《流浪地球》电影的票房成绩喜人,不过除了整个大叙事背景的架子沿用原著 外,主要内容全改了。所以完全可以当成两部作品来看待。
电影中,人物间感情的复杂交织,令人潸然泪下;反之,原著对人物感情的处理可以说是相当冷漠。有人批评大刘,说他有些作品把整个人类作为整体来考虑,太冷血,不太重视个体和个人的感受。而这一点在《流浪地球》原著中就有着深刻的体现。
比如主角的一家三口,父亲爱上了儿子小学时的美女班主任,和妻子说要去找班主任一起生活,妻子表示知道了,没什么其他反应。几个月后他觉得腻了,又回到原来的这个家,妻子依然淡淡的迎接他的归来。
这位儿子长大以后娶了媳妇。此时,夫妻是否被允许生育后代是需要抽签决定的。他们很幸运被抽中,却反应平淡。后来,二人因意见相左分手,再之后,女方在战乱中离世,如此种种离别,也并没有施加重墨描写。
甚至,连提出“流浪地球”计划的数千名精英们,也被叛乱军活活冻死在冰天雪地的地表。
大家想想,如果忠实于原著的这种设定来拍摄电影,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况?虽然我更喜欢原著对人物感情的这种冷处理。
我的一位朋友则这样理解原著:那时地球上的人类,由于即将到来的灾难而不得不带着地球一起离开我们的家园,奔向谁也无法预测的未知。处于这种大背景下,每个人的心态可能完全发生了变化,所以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甚至伦理道德等等,未必会那么关注了。
我表示赞同,并觉得作者这样略显“冷血”的处理方式相当巧妙。(未完待续……)
PS:本来想全部写完再发出来的,奈何坑挖的太大,一时写不完,故先放出第一部分,各位有什么心得感悟也可以留言告诉我,我会综合各方建议进行后文的撰写及修改。
2019年的第016篇,爱上生活的每一天!
- 2024年02月05日
-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