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洋州胜景丰都山
在洋县大地提起山,也许你能说上一大串,东边的富仁山、小太白、城山、武香山,北边的天池山、朝阳山,南边的青山观等等稍有名望的大山数10座,笔者这里赘述的却是距县城约8公里的西边的丰都山。
这丰都山位于洋县溢水河畔。它,严冬时节,高大威武,苍劲挺拔,春夏之交郁郁葱葱,整个山头被一条通向山顶的水泥路缠绕,被苍柏、青杠、白杨、剌槐等树木叶和叫不上名字的花儿笼罩。
丰都山,又名大爷山。海拔836.9米,东西走向,长约5公里,东隔溢水河与蚕姑山(俗称小爷山)相望,西接子房山。
宋元丰年间(1078-1085)在山顶建庙宇48座,名崇道观。山上翠柏参天,”天池”辉映;观内殿宇栉比,楼阁错落;观外琉璃照壁屹立,苍柏护绕,观区风景秀丽,为山南道家活动胜地。明永乐年间(1403-1424),明道士张三丰(又称邋遢张爷)据此讲经,炼丹济世。观内靠北坡有”张爷洞”,传为张三丰练功处,下通上溢水涌泉寺,从山上洞口投石子。发出”叮当”之声后落入涌泉。
四月上旬,当洋县大地十万亩油菜花脱去金袍,草坝村的4000亩有机梨园卸下银妆,牛头坡的万亩牡丹姹紫嫣红情笃初放的时候。从丰都山下传来一则惊人的喜讯:“丰都山北边的观景台修好了。”4月7日早晨,迎着晚春的晨露出发走近丰都山饱览胜景,不失为一次美的享受。
驱车前往,一路只见青山绿水,山顶庙宇七零八落依稀可见,徜徉到山腰。微风抚面,凉爽宜人。凭高远眺,四处一片嫩绿的景色尽收眼底,给人带来清新、沁人心脾的舒适感。顺着山垭一段新铺的水泥路而下,一处崭新的观景台展现在眼前,站在栏杆处鸟瞰北部山下,村民农舍、丘陵山地点缀在绿树丛中,溢水河闪着银波仿佛少女的一束丝带把绿色的世外田园和一幢幢漂亮的民居构画得泾渭分明。
传说中这丰都山的庙主张三丰,穿着破烂,邋遢肮脏。但他却乐于救贫扶困,为人祛灾解难。他成天在山下的溢水村帮这家那家干活,只做活不收钱,深得老百姓的尊敬历朝历代的洋县百姓,不叫他张三丰,而是亲切的称他“邋遢张爷”。观内靠北坡有“张爷洞”,是一个天然的花岗岩石洞,为张三丰练功、冶丹、讲经处。洞内宽敞,供奉张三丰的塑像,常年灯火通明,香烟袅袅。
就是这座丰都山把堰口内外的上溢水、下溢水、老庄、大庄坡、时家坡一解两开,轮为同一县域的两个行政区划镇即溢水镇和謝村镇。顺着栏杆外台阶拾级而下,艰难地走过一段下坡羊肠小道,行至半山腰进入张爷洞所在地。这张爷洞前场面不大,洞门一侧立一石碑,正中“文武大神”四个大字赫然醒目。主洞内正中有一留着八字胡的神像就是张三丰(张爷)在他的后边还有几十尊叫不上名字的神像。随着路人引荐,进入主洞西边的一个r字深洞。洞内阴暗潮湿,只有几枝蜡烛吐着昏黄的火苗。引荐者指着一块幽深僻静的深处说:“这是张爷睡觉的地方。”紧接着她又指着一块酷似手掌印的石头说:“这是张爷打草鞋出来后,一巴掌拍下的手印,前来朝拜的人都要去摸一摸,沾一沾财气,可见张爷的功夫了得!”
令人遗憾的是,崇道观当年的殿宇在解放后相继被一些无知之徒拆砖撬木而渐渐毁弃。1957年5月被陕西省核定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近年来,旅游产业方兴未艾。当地群众在道观里重塑神像,还在观内设有小吃、购物等设施,极大地方便了游客观光旅游。每年春秋两季,来丰都山朝山的香客和游人熙熙攘攘,尤以农历二月、七月逢庙会时最盛。丰都山形似弓背,不险不峻,一口气爬到山巅,会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嘘嘘也成了人们锻炼身体的绝佳去处。
每年春节大年初一,汉中市内多地居民,携老扶幼,大清早就来丰都山朝拜神圣,祈福平安。日游客几万人之多。唯有美中不足的是,除了庙宇零散,设施不够健全外,从新修的观景台到张爷洞这50多米的下坡台阶还没有修好,给游览、观光、朝拜的游客们带来些许遗憾。何时才能实现这一夙愿呢?
编者按
感谢各位作者对《洋州鹮乡》公众平台的厚爱和支持。本平台公众号专门针对大家身边的故事推出的小故事版块。希望大家能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各类信息,图文给平台。题材涉猎广泛,风格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最重要的是要真实,有时效。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和结果包括联系方式。欢迎各位作者投稿(邮箱631078044@qq.com)。要分享,上鹮乡!
以上图文均来自周崇红,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如果你喜欢今天这篇文章,请戳一个好看,谢谢!
无论您漂泊到何处
鹮乡都是您的灵魂家园
分享新闻信息请投稿631078044@qq.com
01
鹮乡平台请关注
02
鹮乡交流群请加入
- 2024年02月05日
-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