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击 “颍 州 文学” 关 注 我 们 吧!202054期 总第54期常忆小镇比耳
文/易尤凤
我的家乡在湘西山区,我从一个土家小镇比耳走出。比耳对我来说留下了太多难以忘怀的记忆,中学六年时光在比耳度过,从懵懂少年长成奋发青年,八五年高考时离开比耳,梦里多少回回到比耳重游那些熟悉的地方。2019年12月15日跟随胡同学和向同学来到阔别34年的比耳,把我的记忆拽回到那个青葱岁月。
汽车径直开到乡政府门口,停了下来我还怀疑到了哪里,以前没有这种走法,这里是街尾,以前汽车只能开到街头供销社门口。汽车怎么进来的?难道是我晕方向?怎么看都不太像。
眼前的房子长高了,变成二、三层高的吊脚楼,房前的坪场上竖着一些造型奇特的雕塑,雕塑的材料不是人们常见的水泥和石头,而是当地出产的木材和竹子。那栋写着农业学大寨的矮房子看着眼熟,勾起我的记忆,方向逐渐清晰,那是比耳小学临河一侧。房子旁边坐着一个瘦长的乐呵呵的钓鱼佬,长者一身竹竿骨架,钓竿伸向酉水河,高坐河岸,怡然自得,神态风趣诙谐。
最摄人眼球的是坪场中间高大的朦艟和旁边的大将,那是土家族人的骄傲。明朝嘉靖年间,日本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保靖土司宣慰使彭荩臣接到抗倭圣旨,立刻召集能工巧匠日夜赶造朦艟,在酉水河操练水军,战事紧急,正值年关,彭荩臣昭告父老乡亲提前过年,为土家子弟壮行。吃完团年饭将士们告别妻儿老小架着朦艟搏击洪流险滩开赴浙江沿海,抗击野蛮顽固的倭寇,土家将士浴血奋战,不畏牺牲,英勇顽强,杀退敌人,最终取得平倭胜利,战功载入《明史》、《江南通志》等有关史册。为了纪念那次土家儿郎出征卫国 ,形成了土家族提前一天过年的习俗。
在建造雕塑翻新前坪时有一惊人发现,露出一块不知深浅大小的石头,上面盘着一条凹凸有致清晰可辨的巨龙,让所有在场人员惊诧不已,突如其来的发现震撼心灵,心生敬畏,没人敢再撬动它,于是烧香跪拜,原地封存,仅露出龙形。
我努力拍打脑门,唤醒沉睡的记忆,大脑像屏幕一样在过去与现实间快速切换。乡政府实在是太熟悉的地方,乡政府礼堂是一个月难得来一次的放影院,有电影的傍晚我们早早地守候在礼堂里,去迟了只能踮起脚尖挂在窗外往里瞄。礼堂对面是比耳小学,天气好的时候就在小学前坪放电影,看电影是那时唯一的娱乐时光,怎么能忘记呢!小学临河一侧河岸陡峭,几乎垂直于河面,有十多米高,原本没有通向河下的路,那些抄近路下河洗澡的人们爬出了一条小路。曾经多次跟同学一起扯住树枝上下,到河里洗被单。河边有座大石头,大石另一侧是男人专用的洗澡地点,女人自觉回避。我站在以前的路口往下看,水位近在咫尺,我便知晓碗米坡电站修建后,上游水涨几许,感叹酉水变化之大,再不敢像小时候那样随便下河玩了。
下方突出的小山下面便是船码头,过往船只在此停泊,有渡船常年摆渡。对面的比耳变成临水而居,从前长长的石板台阶都已淹没水下。初中时跟唐同学一家坐渡船到对面山坡上砍过柴。对面的比耳属于龙山县管辖,酉水两岸习惯叫一个名字。记得有一次对面人家起火,火苗跳到隔壁屋顶,顷刻点燃,火光冲天,几分钟烧了六栋房子,我们站在学校高地看着大火熊熊燃烧,听见对面有人哭喊,可就是帮不上忙,木房子燃烧迅速。
胡同学带我们登上高大的朦艟,我站在船头四处望,找回记忆中的方位。小学背后山上是中学母校,我在那里从初中读完高中,亲历学校在改革中的变化,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满满的回忆。八十年代初,正逢学制改革,从原来的四年变成六年,让我在中学多呆了两年,苦了父母多负担两年生活,那时候还是大集体生产,没有完全解决温饱,家长都盼望儿女快点长大成人。初中毕业时很想考中专,可是只有三个名额,我没有胆量向老师提出,不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而是担心老师不会同意。三个名额实在太少,农村家庭供孩子读书很艰难,如果考上中专,便可以减轻家庭负担。我只好听从命运安排,坚持读完高中,等待高考。
我们读初中时,学校名叫保靖县第三中学,一九八一年肖大吉来当校长,改名为保靖比耳民中,开始抓升学率,中考成绩好的学生不再往县城民中输送,比耳中学那几年陆续有人考上大学,学校声誉提升。
初中时,时有社会流氓对学校安全造成威胁,学校开始修建围墙,整个围墙的石头和水泥砖都是我们那时从采石场背回来的,放学后便马上投入背岩任务,真是用尽洪荒之力。
学校每期要发动全校学生到二十多里外的山里背两次柴火,供食堂为我们做大锅饭用。每个班分配一大块菜地,每周劳动课为学校种菜,学校还有几亩稻田,也是我们的劳动内容。学校利用潲水养猪,一学期杀一头猪,为我们提供一次珍贵的吃肉机会。上学自带粮食,生活费每餐三分,后来涨到五分,一日两餐,基本上是自力更生,半工半读,自给自足。
中学坐落在一个圆形山包上,可以瞭望比耳全镇。山顶平地是我们做早操的运动场,教室分布在三个方向的山边上,三个方向的教室我都坐过,学校大门在南侧。学校周边是当地居民的庄稼地,每当考试来临,跑到庄稼地里临时抱佛脚背书,修围墙后,才与庄稼地隔离开来。
六年含辛长成人,读书劳动受教深。走遍千山再回首,基础教育益一生。在农村中学读书,除了克服学习困难,更要克服生活困难,更加磨炼人的意志,犹如翻越一座座高山,翻不过去便退回原地。
我们来到熟悉又陌生的街上,旧房换新颜,一色的土家族吊脚楼,街面铺上了平整的青石板。我找寻着通向中学的路口,曾经走过千百次,没错,就是那个路口,路旁就是刘同学的家。找到街道正中唐公公家的位置,那个连环画摊位早已不见踪影,几百本连环画被我看完,伴我度过枯燥乏味又漫长的中学生活。那时经过文革清洗,除了教科书再也找不到其他课外读物,而中学生正处在认知欲不断扩张的年纪,只能依赖连环画帮助我们填补空白。《悲惨世界》、《吝啬鬼》、《珊瑚岛上的激光》等等很多记不得名字了,借到手就想一口气看完,难免上课时偷看,最怕老师收缴,那可是人家的书啊!还好,被老师收缴后,迟点又还给我,不然寝食不安。
街中心的水井用水泥封起来了,废水沟已盖在石板下面,水井是我们来往过路常喝水的地方。找到以前饭店位置,从国营改成承包经营,从唯一一家到八十年代满街饭菜飘香,价格便宜,提供学生就餐,赶集的日子热闹非凡,亲身经历集市由冷清到热闹的变化。
供销社在街道西头,赶集必去的地方。国营时期,百货南杂只能在供销社买到,赶集的日子,很难挤到柜台前面买东西,耽误不少返程的时间。这里也是我最熟悉的地方,高一时期,跟蓉妹妹在供销社二楼住了一学期。供销社对门是唐同学的家,读书时,唐同学经常给我带红薯吃,每次去她家,她母亲总要给我弄点吃的为我加餐,初二时我在她家生活了一个学期,我们两家算是世交。那时候学校住宿条件十分简陋,所有同学在一间大房子地板上打通铺,跳蚤臭虫经常扰得我们无法安睡。
唐同学知道我来了,热情拿出亲自栽种的脐橙招待我们,非要我带走几大框脐橙和椪柑。
比耳种植柑橘历史悠久,富硒土壤特别适宜柑橘生长,果大味甜,年年丰收。以前受到吃饭的粮食限制,不能大规模栽种,近些年,政府帮扶,发展特色经济,家家户户将原来的田土改种脐橙和椪柑,成为名扬遐迩的柑橘之乡,实现了脱贫致富,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比耳”土家语“闭耳”的音译,意思是小地方。正巧在比耳酉水两岸有一对狮形小山,小山突出部分像一双狮子耳朵,后来人们根据土家语音结合狮耳形象记住了这个名字“比耳”。远古时代,土家先民发现了这个小地方,唐、周、姚、米等几大姓氏的祖先从酉水河来到这里,各选一方定居下来。上游三十里曾经是古代秦楚要塞迁陵县即里耶。比耳地处酉水中上游,酉水流到这里形成深潭,河床较低,南岸青石壁立,石崖之上便是台地,台地上面土壤肥沃,又无洪水之患,人口聚集,形成集市。比耳镇在1999年以前叫比耳区,下辖五个公社,为周边三十里的中心区域。
比耳人心灵手巧,竹编是比耳世代相传的手艺,精美的竹器远近闻名,竹编工艺品远销港澳台和海外。当年竹垫子做工精细,花样美观,经久耐用,新婚青年以有一张比耳竹垫为荣耀。
比耳还出绘画艺术人才,陪我们的胡同学就是县里有名的画家,比耳艺术小镇就是出自于他的构想。还有一位饶同学也是成功走上绘画之路。中学后面周家曾出过一位有名的农民画家,上中学时就听说他的画在外面很吃香。美丽的山水田园和独特的土家族民俗民风赋予他们艺术灵感。
酉水滋养比耳镇,亲善聚拢各路人。柑橘竹艺誉响远,文化教育促繁盛。比耳培养我长大,是我人生路上的起点站,纵然走过千山万水,也难以忘却当年出发的地方。
作者简介:易尤凤,女,业余爱好写作、摄影,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有散文、游记、照片等散见于《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新湖南》、《今日头条》、《湖南地税》等杂志和媒体平台。
▼往期精彩回顾▼
【颍州文学】平台发布||《颍州文学》征稿须知
【颍州文学.特刊】肖龙||祭吾师王公华祥文
【颍州文学.留声机】河南.阿若||心有千千结
【颍州文学.翰墨香】张殿权 || 一本流浪的书
【颍州文学.山海关】湖南.易尤凤||独一无二土掌房
【解语花】利辛.黄振义||生日
【颍州文学.解语花】岳恒 || 红绿醉
【颍州文学.留声机】安徽.王晨清||那岛·那树·那人
【颍州文学.小说坊】阜阳.徐全庆||半部书
【颍州文学.山海关】四川.陈辰||与一片净土相遇
点 亮 “在 看”, 你 最 好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