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制作:孟新龙
雨,我喜欢
文/沈学印(黑龙江)
雨,我喜欢。
也许是因为经常玩味在“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的字里行间,才多有了几分雅趣情感;也许是因为雨的惬意、洒脱、无拘无束,更加适应了我的性情品行、雅趣秉赋;也许是因为在寂寞的风景中习惯了欣赏春雨的细润、秋雨的凄楚,而独有了自我的清醒;也许是因为走过了“经风雨见世面”的特殊岁月,才更加懂得了“风雨兼程”的人生体味……
我喜欢雨,是觉得它在大千世界中是不可多得的神奇的造化之物。
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有雨才能滋润万物,复苏众生,蕴育生机,展露希望。
要不一代诗坛泰斗杜甫,在独守草庐、穷困潦倒、僵卧孤村、饥寒交迫中,仍还置人生艰辛的遭遇处境而不顾,对生活及前程充满信心,对春雨寄以无限的美好希望。“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春夜喜雨》已被人们认可是古往今来咏雨诗中的佳作,它也是我所喜欢的咏雨诗中最为看重的一首。诗人以初春之夜,霏霏细雨随风潜入的细腻笔触,准确而形象地借助“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的雨夜景物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雨过晨晓黎明初现的花簇满城的景色,描绘了诗人对好雨到来的愉悦心情。尽管点题为“春夜喜雨”,但吟咏全诗却无一个“喜”字,仅此一点,可见诗人的神来之笔的功底何等厚重博深,力如千钧,词句推敲得多么天衣无缝,精美绝伦。朱自清先生也有细腻入微的描绘:“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仔细观察,确是如此。灰蒙蒙的天地,雨正下着,应该说是织得又细又长又柔又密,但却很温和很温情,美不胜收,浑然天成。
应当承认,雨作为浩瀚环宇万千自然现象存在的其中一种,它在中国文人墨客的笔下曾经诞生过许多脍炙人口流芳千古的传世佳作。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雨微微,烟霏霏,庭半拆开红蔷薇。”(唐·张泌《春晓谣》)都是人们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佳句。其实,无论是“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中的“雨”,还是“雨打芭蕉”“雨映寒空”中的“雨”,都是人们对一种精神的依附和追求的寄托,也是人们对一种象征和物喻的倾情投入与倾诉的对象。正可谓是“东边日出西边雨,倒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有一首《有美堂暴雨》可属寓物于情,即景赋诗的杰作。当年苏轼正在参加杭州太守梅公仪在“有美堂”摆设的酒宴中,席间恰适一场暴雨突如其来,诗人便有感而发:“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尊凸,千丈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魂。”
全诗紧扣主题,突出景物,构思精巧,色彩浪漫,气势豪放,先声夺人,拟人状物,生动逼真。
除此,让人过目难忘,吟咏至今的颂雨佳句还有,如白居易的《微雨夜行》:“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在秋夜微雨中匆匆赶路人的心情与景物跃然于纸上,刻画得细微真切,惟妙惟肖,晓白易懂,自然上口。再如李白的:“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及“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秋从夏雨声中入,春在寒梅蕊上寻。”若细读品之,都饶有情趣,更富诗情画意。
“雨溟溟,风冷冷,老松瘦竹临烟汀。”(唐·张佖《春江雨》)“雨情云有态,风静水无痕。”(清·袁牧《随园诗话》)我觉得,雨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域有着各自不同的妙处。春天的雨和秋天的雨给人的感觉肯定是截然不同的。“春雨贵如油”那是人们希冀与期盼的;“小楼刻竹听春雨,白昼垂帘看落花”那是悦耳的雨声动听得让人不忍离去;“雨过空楼作晚寒,此心时暂酒边宽(明·陶凯《感事》)”那是雨后风起楼空且有袭人的凉寒,给人的感觉只有借酒消忧的;“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那是农家小院庄户人家欣欣向荣的景象;“雨雪霏霏雀劳利,长嘴饱满短嘴饥”那是讽刺社会贫富不均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那是当今人们都应具备,且应常关切与发扬的义务和美德。
春雨,自有春雨的可爱之处,轻轻柔柔,细细长长,潇潇洒洒,温温雅雅。它没有呼啸淋漓的狂骤,它没有波澜壮阔的倾泻。它总是沙沙地响,滴滴地流,青丝如赋词,绿线似吟诗。它像春梦春魄搅荡人们的心潮涌起阵阵的涟漪,它似春蚕春芽把人们爱的思绪倾注昂扬的活力。
然而,最能给人以欣欣向荣、鼓舞与力量的诗句,还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的“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这里的“红雨”“青山”均在老人家的笔下有了生命力,有了主动服从劳动人民的意志,其革命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不仅在当时起到了关切人民之情,鼓舞人民战天斗地的作用,就是到现在,它的这种伟大的艺术概括和文学想象的力量,也同样在指引着人们去改天换地,勇往直前。
秋雨,则是淅淅沥沥,缠缠绵绵,丝丝缕缕,凄凄楚楚,它包裹着阵阵凉意,散发着些许寒气,带着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茫然与迷离状,让人苦恋,给人萎靡。如:晚唐时期的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所描绘的情思感怀,就属既委婉又动人的佳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但是,秋雨也绝非都是那种低沉哀婉毫无生机的。同时描写秋天的雨,李商隐还有自己的佳句:“两树梅花一勺水,四时秋雨半山云。”而柳永与欧阳修的诗句更是耀人耳目,极富清新恬静之感。“万荷倒影月痕绿,一雨洗秋山骨青。”“雨过林霏清石气,秋将山翠入诗心。”这两副对联中的秋雨同样映现着振奋人心的愉悦神情,给人留下极为美好的联想。
正如“云雨今归何处去,黄鹂飞上野棠花”一样,都是被人们千古传诵且留芳至今的名诗佳句。
雨,做为自然界中的一种普通现象,其自身有着自己的必然规律,它“温良恭俭让”时,千娇百媚,风情万种,能造福于人类,给世界以凉爽,给天空以明净,给大地以乳浆,给众生以滋补。它“泪飞顿作倾盆雨”的暴怒狂吼和肆虐横溢时,又是那样的怒不可遏,罪孽滔天,泛滥成灾,危害人类。对于雨的功罪评说,我们绝非一味去用“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静寞肃寂的常态去看待,也不能全然没有了“杨柳阴阳细雨情,残花落尽见流莺”的美好想象。
因而,我还是最赞赏毛主席他老人家的那句“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尽管它是一句化用了李白“云雨巫山枉断肠”和杜甫“云雨荒台岂梦思”的诗句,但毕竟他老人家高瞻远瞩地设想到了这一宏图伟业,它也确确实实在50年后的今天“天堑变通途”了,谁能说这雨不在为民造福吉祥,让人类时时尽享荫荫的恩泽?
写到这里,我想,人生或许也是这样,总会有风起风落、云卷云舒、雨骤雨狂、雨柔雨顺的时候。
那我们就应该直面人生、审时度势,有风,笑傲春秋迎上去;有雨,勇敢地接受洗礼。温柔骄顺时,渔舟唱晚,风雨共济;呼啸狂泻时,水乳相融,与时俱进。
“暮涛凝雪长淮水,细雨飞梅五月天。”
雨,我还是很喜欢的。
作者简介:沈学印,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林业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生态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文学协办机构及选稿基地主编等;迄今已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诗刊》《星星》《中国文艺》《黑龙江日报》等百余家报纸、杂志和《新加坡文艺》、新加坡《锡山文艺》、香港《中国文学》、台湾《葡萄园》《台湾好报》、越南《西贡解放日报》、美国《新大陆》、《世界华人文学》等国内外报刊发表文学作品4000余篇(首);出版文集30余部、编著文集20余部;创办民刊80余期。现为《乌苏里江·绿色风》《知青文学专号》主编。
中国加油!抗疫必胜!!
《作家新视野》大型文学季刊
《作家新视野》纸刊由《作家新视野》杂志社、编辑部主办。大16开本,130页码。
《作家新视野》以大容量、大视角、大格局的发展理念,力争打造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
……………………………………………
一、文学体裁栏目
【小说前沿】(5000字内)
【精短小说】(200 字内)
【散文天地】(3000字内)
【诗歌先锋】(单首20行)
【赏析评论】(5000字内)
【作家方阵】(仅限诗歌)
【情感美文】(3000字内)
………………………………………………
二、投稿须知
1、投稿邮箱:
1027659893@qq.com
(注:投稿作品必须为原创首发,并在标题前注明。)
2、凡小说、散文、诗歌专辑(3首以上)投稿作者,请在投稿时以附件形式提供相片一张,便于后期微刊推送时备用。
3、所有投稿作品,统一在标题前用【】标注所投文体栏目+标题+作者名+省份,文末标注百字内个人简历以及详细通联地址、联系方式、联系人。
4、所有在本刊推送作品赞赏费用,全额作为稿费予以支付作者,以资鼓励。(作品推送十日后以微信红包方式给予支付。)
……………………………………………
三、纸刊上刊要求
微刊作品初选通过稿件先在《作家新视野》公众号推送发布,后期根据读者阅读量和作品质量优选上刊。
……………………………………………
……………………………………………
……………………………………………
作家新视野
与你分享文字的乐趣
第310期微刊制作
孟新龙
《作家新视野》关联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作家新视野》网站详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