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颍州文学.征文】合肥.宋业国||老爸的那台座钟

点 击 “颍 州 文学” 关 注 我 们 吧!202090期 总第90期
老爸的那台座钟
文/宋业国
搬新家了,我搬走了老爸的那台“555”牌座钟,老爸就我一个女儿,虽有不舍,也只好忍痛割爱。我将老爸那宝贝疙瘩放在新置的博古架中间,右边放了一个古色古香的花瓶,左边放了一面铜镜,寓意“终生(钟声)平(瓶)静(镜)”,寄托着我们的美好愿望。
老爸的这台“555牌”座钟有些年头了。二十世纪70年代初,他们正在筹办自己的婚事时,基本置齐了“三十六条腿、三转一响”,只是五斗橱上的镜子前虽然放着一个花瓶,花瓶里插着几枝绢花,还差一台座钟。
老爸他们这一代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曾经很骄傲地说他们是礼炮中生,红旗下长大的,多年后才知道也是凭票长大的。上个世纪计划经济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为了能够相应地保证分配的比较公平,但凡日用品什么的都凭票,诸如粮、油、棉、布,鸡、鱼、肉、蛋,白糖、肥皂、煤油、煤球、烟、酒、糕点、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甚至连豆腐、白菜都要凭票供应。当时的一台上海产的“555”牌座钟要五十多块钱,相当于老爸两个月的工资,还要凭票,算是奢侈品了。
老爸的一个下放在农村的同学,听说他们想要一台“555”牌座钟,他说他们那里的供销社有,于是他串联了几个同学凑了四五十块钱,捧回了一台“555”牌座钟。
老爸把这座钟摆在五斗橱上,钟面的玻璃罩里除了分针和时针外,还有三个“5”呈品字形重叠在一起的标志,下面有“十五天”字样。这钟是十五天上一次劲,钟的后面有一扇小门,打开小门可以看到钟芯,大大小小很多齿轮一个套一个。
取下钥匙先后插在钟面上的两个孔上好劲,再将钟摆挂上,伸出食指轻轻的摆动一下钟摆,钟就“嘀嗒、嘀嗒”地走起来了。每到半点敲一次钟,逢整点是几点敲几下,钟声浑厚、深沉、悦耳。老妈看到这座钟更是喜上眉梢,她花了两个晚上的功夫,用钩针和白线钩了一块台布盖在钟上。自此这台“555”座钟就伴着他们一起生活,只要在家每隔半个小时就听到一次钟声,百听不厌,这台座钟也常常出现在老爸他们三朋好友照片的背景中。如今时代发展变化,受到电子钟的冲击加上大众消费观念的转变,这种钟已从新婚房中的必备装饰品转而成了收藏品,但是老爸的这台“555”牌座钟一直没受冷落,一来它凝聚着同学们的情谊,二来听惯了它的报时钟声和每过半个月上一次劲的那种挂念。半个世纪来,这钟的时针、分针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平静地走着,脚踏实地不离中心,那报时的钟声还是那样铿锵……
老爸他们那一代人虽然“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但是他们从不怨天怨地,骨子里传承的是老一代人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和秉性习惯。不知不觉老爸老妈已年逾古稀,他们常常好遗憾曾经不能自主青春,没有留下多少值得的回忆,如今一“无名”二“无求”,其实也活出了常人“处事”和“幸福”的最高境界。
老爸老妈和我们不住在一起,我们约定,平时互不打扰,保持手机联系,逢年过节聚一聚。相持相守相护,安然安心安在当下,踏着健康幸福的节奏,一个家,一条心,直到天荒地老。看着老爸他们就像那台座钟一样,按照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走着,到敲钟时敲钟,该报点时报点,终身平静,我们做儿女的也倍感欣慰。
【作者简介】:宋业国,合肥人,年逾古稀。安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散文家协会会员。合肥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省、市民俗学会会员、理事。平素喜爱写作,时有文字见诸报端,著有《巷民碎忆》等。

▼往期精彩回顾▼
【颍州文学】平台发布||《颍州文学》征稿须知
【颍州文学.平台发布】|| 关于举办“孔一坛”杯“说出你的爱” 父亲节征文活动的通知
【留声机】合肥.宋业国||闲话自行车
点 亮 “在 看”, 你 最 好 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