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包括哪些方面?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包括财务管理、预算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内控制度是事业单位保障经济安全、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包括了事业单位的各个方面,涉及到财务、采购、人力资源、信息化和资产等多个方面的管理和监控。在内控制度的执行中,事业单位需要构建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合理规划资源,保证财务合规和风险控制;同时,还需要加强内外部沟通,提高管理效率,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
二、行政单位内控制度包括哪些方面?
行政单位内控制度包括财务管理、人事管理、信息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其中,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等;人事管理包括人员招聘、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信息管理包括数据安全、信息体系管理、信息流程管理等;采购管理包括采购流程、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等;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应急管理等。通过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可以提高行政单位的运转效率和规范管理。
三、内控建设项目包括哪些方面?
内控体系建设包括,内控环境建设,内控制度建设,内控培训建设
四、企业内控制度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六大方面
(1) 明确合理的职责分工制度。
(2) 严格的审批检查制度。
(3) 健全的会计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
(4) 严密的保管保卫制度。
(5) 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
(6) 胜任的职业人员。
五、单位会计包括?
1、每个月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做记账凭证时一定要有财务(经理)有签字权的人签字后再做),接着月末或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之因此月末登记就是由于要通过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保证记录记算不出错),每发生一笔业务就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
2、月末还要注意提取折旧,若是新的企业开办费在第一个月全部转入费用。计提折旧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或是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这个折旧额是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净值和使用年限计算出来的。月末还要提取税金及附加,实际是地税这一块。就是提取税金及附加,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有税务决定。
3、月末编制完科目汇总表之后,编制两个分录。第一个分录:将损益类科目的总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等),贷本年利润。第二个分录: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等)。转入后如果差额在借方则为亏损不需要交所得税,如果在贷方则说明盈利需交所得税,计算技巧,所得税=贷方差额*所得税税率,接着做记账凭证,借所得税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虽然和利润有关,但并不是亏损一定不交纳所得税,主要是看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否是正数,如果是正数就要计算所得税)。
4、最后根据总账的资产(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短期投资等)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料,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科目的余额(是指总账科目上的最后一天上面所登记的数额)编制资产负债表,根据总账或科目汇总表的损益类科目(如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投资收益,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的发生额(发生额是指本月的发生额)编制利润表。
六、会计风险包括哪些方面?
会计风险亦称“账面风险”,主要包括税务风险、信贷风险、外汇风险。会计风险源于会计信息失真,而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也使得会计人员承担法律职责,还会给社会公众带来严重的损失。
七、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层面的内控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诚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的主要缘故有下面内容几许方面:
1. 内部控制意识淡薄良好的内部控制觉悟是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完善和有效运行的 基本前提。但一些单位的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内控觉悟不强,重提高、轻控制,对内部控制智慧缺乏基本了解,把内部控制看成仅是财务部门的事。
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适用性较差;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内控制度,但未能严格执行,对制度的执行及效果缺乏必要的监督,导致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发挥应有的影响。
3.信息与沟通衔接不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后,由会计核算中心对行政事业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和监督业务,由于会计主体单位与核算部门不一致,双方沟通衔接不够,极易形成账物分离的资产管理现状,造成核算中心管账不管物、核算单位管物不管账、账物不符的难题,影响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4.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能适应内部控制职业的需要。
八、内控机制包括何?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密不可分。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核心,也是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是管理风险的一种手段。因此在领悟内部控制之前,要弄清楚企业有哪些风险,哪些是可以通过内部控制防范的,哪些是通过其他手段防范的。
企业风险分类。
风险分类的方式有很多,跟内部控制联系在一起,可以把风险分为两大类:可控风险与不可控风险。不可控风险主要包括政策变更、天然灾害、宏观经济变化等。可控风险主要包括企业运营层面的风险。
内部控制一般来讲控制的是可控的风险,即运营层面的风险
。
从这里也可以看到,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讲的是针对所有风险的管理,而内部控制讲的是针对可控风险的管理,这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内部控制的目标。
广义的风险是中性的概念,它既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也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因此,企业采取内部控制措施的时候,还需要把可控风险再进一步分类。
有的风险发生后,只能带来损失,因此这类风险就称之为“
危害性风险
”,比如煤矿坍塌、化工厂爆炸等。对于这类风险,内部控制的目标就是“
尽最大努力杜绝风险
”,彻底消除这类风险。因此这类内部控制的方案、手段比较复杂,成本很高。
有时候,企业在做内部控制方案的时候,会考虑成本与收益的难题。比如某类风险发生后带来的损失很少,然而采取控制措施的成本很高,可能企业觉得不划算,干脆就任由风险发生。
我的见解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企业的风险都不是孤立的,虽然某个风险表面上带来的损失很小,然而这个风险很有可能关联到其他方面,这种潜在的影响有时候是无法估量的,或者说在当时是无法预料的。因此,既然已经看到了风险,就必须想办法控制,不留任何隐患。
继续。
还有的风险既有可能带来收益,也有可能带来损失,比如企业研发某项技术,研发成功就能带来巨大收益,研发失败就会导致前期投入打水漂。再比如企业营销广告,打广告有可能带来业绩增长,也有可能没有效果。这类风险就是“
不确定性的风险
”。
还有一类风险,叫做“
投机性风险
”,它的特点就是企业主动去承受一定风险,获取一定的收益,比如企业做一些投资项目。这也属于不确定性的风险,不过它对企业来说更有诱惑,被高收益所诱惑。
风险与收益是恋生兄弟,高风险高收益。对于不确定性的风险,内部控制的目标就是“
积极管理
”,使之往好的路线提高。
最后,内部控制怎样去做?
明白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的关系及内部控制的目标,就要采取一些措施去实现目标。说到内部控制的实施,书上讲了“五要素”,特别经典的说法。这里无可指责,五要素已经非常全面的把内部控制的流程概括好了(我一般是对管理学教材的见解进行批判的,然而这里没得黑,五要素确实是全面)。
其实,按照五要素的要求,中规中矩的做风险管理,没错。在面对风险的时候,保持一颗敬畏的心,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我的领悟,简单介绍一下五要素怎样去实施。
第一,内部环境。
不管做何事,一个有利的环境是必须的。内控的核心是制衡,就叫做令行禁止吧。古代行军打仗之前,都会颁布几项纪律。我们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就是塑造一种气氛,让大家听话,这样以后再下达何命令就容易执行了。如果一开始就一盘散沙,后面就控制不了局面了。
内部环境就是要塑造一种纪律性的气氛。各个管理机构、部门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权力恰当分配,一切行动听指挥。
第二,风险评估。
包括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的影响、采用哪种应对方案。同时企业应该针对某项风险设置一个可承受度。何故呢,由于上面提到过,风险与收益平衡,一点都不想承担风险,那么收益就没有了。
第三、控制活动。
就是一些具体的行为了。书上讲的很详细,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看看书。这里要考虑上面提到过的一个制度:衡量控制措施的成本与防范风险带来的收益。控制措施可能有多种,当然是选择成本最小的那种,然而不能由于收益太小而不去控制。
第四、信息与沟通。
我觉得这一条用处最大的就是反舞弊。有些舞弊行为,有可能是几许人串通,做出一套完整的流程,外部的人根本发现不了。因此设立举报或投诉的机制,把这些隐蔽的舞弊行为挖掘出来。其实很多大案要案,不是外部检查出来的,而是内部举报的。
第五、监督。
就是看看内部控制措施有没有执行,执行的怎样等等。监督,贵在独立和长效。独立不多说了。长效的意思是,建立长效机制,就是说这种监督不是一时的,而是持续的,不搞定期检查。
九、内控体系包括哪些?
(一)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控制环境,
二是会计体系,
三是控制程序。
(二)宏观上讲分为两大类
一是内部会计的控制制度
二是内部管理的控制制度
(三)采用会计的手段和技巧对财务会计体系进行控制,就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采用会计以外的手段和技巧对管理体系进行控制,就是内部管理控制制度。
十、内控体系包括何?
制定内控体包括的内容:职责分离、授权批准、相互制约、监督检查,企业建立与实施内控体系应当遵循的五项制度:全面性制度;重要性制度;制衡性制度;适应性制度;成本效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