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教师的语言艺术》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的语言艺术》读后感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操作表明:“教师准确、生动、优美、富有情感和启发性的语言,往往能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进修气氛,调动学生的进修积极性。由此可见语言对于教师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我阅读了《教师的语言艺术》这本书。这本书从精辟的学说和具体详实的事例向我们讲述了教师语言的艺术。下面我具体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科学性、准确性。语言的科学性指的是语言的准确、严密和精练。这是对教师语言最基本的要求。课堂教学中,语言的科学性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智慧。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争取让自己的语言更准确、更精练。
我明白了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情感。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声情并茂,语调抑扬顿挫,才能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笑或怒,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沉凝重;时而如滔天骇浪,震憾人心;时而如流水小桥流水,娓娓动听。
教师的语言要具有鼓励性。教师语言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因此教师必须爱护他们,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时时鼓励他们积极上进。
教师的语言要具有教育性。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平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想法教育。对学生进行想法教育也要讲究艺术:说服、疏导、鼓动、表扬、批评。可以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和教育内容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的语言应具有启发性。思索规律告诉我们,思索启动往往以惊奇和疑问开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觉悟,增强其进修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使学生不单纯利用自己已有的智慧去解决,这样就能激发学生思索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的掌握智慧并提高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精心备课,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间提问习题,让学生带着难题去看书,去听课。课中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还要注意运用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智慧,掌握新内容。
教师语言应富有趣味性。兴趣在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讲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教师的语言应当规范、鲜明、简练、准确、形象、生动、流畅、合乎逻辑,饶有情趣,寓庄于谐,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其感染,受美熏陶。而只有教师自己有较好的语言基本功和广阔的求知兴趣,才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进修兴趣,强化进修动机,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难题,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因此,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游戏、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顺口溜、民间谚语、俗语、当地方言、群众口语、歇后语、古语词、外来语、术语等均可引入课堂,随心所欲,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智慧易于领悟,从而吸引学生认真听讲。
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还必须富有艺术性。不同的教学环节要采用相应的语言艺术。如导语的设计,要凝练准确,在最短的时刻内把学生的心带到课堂。或从生活中闲聊入手,或采用笑话引起学生的兴趣,或用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或利用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问语也要恰到好处。在提问时,可以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循循善诱,把学生逐步引入思索的情境;还可以鼓励学生发问,引导学生自己难题解决。作为老师,如果做到了提问有方,就会让提问变得更有价格,更有效果。
教师的语言应有特点特征,或擅长形象描述,绘声绘色,让人听了情思涌动,沉侵在美的享受中;或是讲起话来从容不迫,风趣幽默,让人听了兴趣盎然,在轻松愉快的中不知不觉中学到智慧。
要使语言有特点,应学会含蓄。含蓄是一种美,是一种艺术,课堂教学的语言离不开含蓄。如教师在教学中用说半截话或一语双关的办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索难题,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行为常有”千言说不透、一语破真谛“的妙用。有的教师为了激发学生情感上的波涛,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绕着弯子设问,层层深入,启人心智,让学生得到智慧、明事理、受教益。有的教师为了使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受到教育,从不是挖苦讽刺,而是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善意地予以提醒和启发,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要使语言有特点,还要学会幽默。如果教师能用恰当的使用幽默性的语言授课,往往能够调节教学气氛,改变教学情景,提高教学效果。适当说些富有哲理性、智慧性和趣味性的笑话,会使学生兴趣倍增,形成愉快的教学气氛。
会说话的老师不一定能成为杰出的老师,但杰出的老师一定是会说话的人。要想在普通的教师中脱颖而出,攀上你心中的顶峰,你就必须学会说话,这也就是要掌握教师的语言艺术。
《教师的语言艺术》读后感2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的嘴,就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智慧的溪流。”不言而喻,这句话旨在强调教师语言的重要性。
前些日子到市图书馆消遣,偶尔看到了《教师的语言艺术》一书,这个书名立刻吸引了我,遂借阅回家细细品读。
《教师的语言艺术》一书向我们强调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书中引用了两位著名教育家的话。其中一位是苏霍姆林斯基,他说: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素质是合理利用时刻的重要条件;另一位是马卡连柯,他说:同样的教学技巧,由于语言的不同,效果可能相差20倍。因此教师应该特别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反思这些教育大家的至理名言,相信我们每位教育职业者都会有深深的体会。同样一节教案,有的教师能够用顺畅连贯的语言把每个教学环节天然而然地连接起来,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能够在纠错中柔声细语如春风化雨般温暖孩子的心田,能够在不经意间表达对孩子的欣赏进而激发孩子的内动力,但有的教师却语言枯燥,词汇匮乏,课堂教学生硬呆板,教学效果当然也就截然不同。
《教师的语言艺术》一书分多个章节,分别从课堂提问的艺术、批评的艺术、表扬的艺术、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艺术、怎样和家长进行交流等十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细细品读,每一部分都浅显易懂且简单实用。特别是因人而异批评法和怎样与不同的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对作为班主任的我来讲,在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方面启发很大。
我们的’教育职业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性格迥异的孩子,《教师的语言艺术’里面,针对教师在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时怎样做到因人而异进行了科学详尽的阐述——对于疲沓型学生,采用严父式,对于内向型学生采用慈母式,对于暴躁型学生采用以柔克刚式,对于敏感型学生采用温和式,对于偶尔犯错型学生采用表扬式,对于知错就改型学生采用激励式,对于屡教不改型学生采用严厉、渐进、反复强化式,对于倔强型学生采用商讨式、建议式和启发式,对于性格懦弱型学生采用双向交流式、幽默含蓄式和迂回式。
对不同类型的家长,《教师的语言艺术》建议,可以分别采用下面内容沟通交流的方式:智慧型家长,如实反映情况,多征求家长意见;溺爱型家长,先对孩子给予肯定,再恳切反映情况,婉转批评渗透期望;脾气暴躁型家长,要采用和风细雨式交流,使其明确贵在共同帮助孩子提高;放任不管型家长,多报喜,少报忧,强调家教的重要性;后进生家长,说优点要有力度,说缺点要婉转,贵在树立家长的信心。
教师、学生、家长是我们教育职业中特别重要的三个要素。语言是架起三者心心相通的桥梁,教师掌握一定的语言艺术,善于和不同类型的学生和家长沟通交流,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是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极其重要的影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中还有许多宝贵的经验,还需要我在研读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付诸操作,力争在阅读中提高认识,在操作中提升能力。
《教师的语言艺术》读后感3 作为老师,语言一定要丰盛,这样才能吸引学生,语言较匮乏,评价较单一是我的不足。暑假期间读了《教师的语言艺术》这本书,让我对教师语言有了新的认识。
一、教师要时刻保持微笑
微笑的人更容易让人接近。无论是平时的生活中,还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都要保持微笑,由于有了微笑,学生就会感觉很亲切,愿意和你亲近;由于有了微笑,就会获得学生更多的领悟和支持,他们会更加的听话、努力。课堂中,最害怕的就是没人举手回答难题,就像在唱独角戏。其实并不是学生不会,可能他已经想到了答案,只是害怕错了而不敢回答而已。他的眼神在和你交汇,但他的手却迟迟不肯举起来,这时,你不妨给他一个微笑,让他舒缓一下紧张的心情。相信学生看到你鼓励的微笑一定会鼓起勇壮举起胆怯的小手。在他回答时,即使答得不到位,也请你给他微笑,这样会让他以后不恐惧发言,变得更加自信。微笑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二、教师要善用眼神来表达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里是怎样想的,有时不用说出来,你的眼神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因此,我们可要好好利用最具表现力的眼睛的威力。上课了,班级里还是一团糟,说话的说话,喝水的喝水,收拾课本的收拾课本……看到这样的情景,相信大家一定满肚来火,免不了大声训斥他们一番。有时你气得要命,学生却一点感觉也没有,而且还影响你上课的心情。此时,不妨肃立讲台,冷冷地看着他们,眼神扫视班级一圈,接着盯着那个讲话声音很大的人。相信学生看到老师这样的眼神,声音一定会戛然而止,手中的动作也会迅速停下。由于他们知道老师生气了,因此有时眼神比语言更有效。
三、教师要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很重要,由于教师的倾听可以走进学生的心灵全球。静静地倾听,你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在处理学生难题时,决不能以平时的印象来给他们定夺,或一时的表现抹杀他的全部,这样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教师的倾听能够打开和进入学生的心扉,让我们遇到事时都能静下心来认真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