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壮美昭陵”↑免费订阅
本文谨献给趙中缘大聚会的老三届学长与赵中的学友们
70年代前趙中的开水房不同于一般普通的开水房,这里有太多的故事,也烙印着赵中学子们的青春记忆。
水房的座标
走进趙中的大门,东西两侧分别是收发室 和学生或家长来访接待室。两扇大门的东大门中还套有一个小门,学校晚上十点门禁,鮮有学生出入。遇有特殊情况需要出入时,收发室的门卫只打开东侧的小门放行。大门两侧的第一排房子是教师宿办楼,由大影壁前朝东西双向延伸,就是两条砖铺甬道,两侧种有冬青树和花草树木。东道的右侧第二到第四排房子是教室,由影壁向西延伸的甬道西侧有五排房子,前三排是教室,向北后两排房子都是学生宿舍。西边就是学生厕所和教师厕所。
学校中心轴的位置就是教工食堂,位于学校的中心偏北部。上体育课或打开水时,间或可以看到食堂的伙夫在餐厅外侧墙根杀猪宰羊,为老师改善生活。每当路过教师小灶恰逢牛羊肉煮熟时,从灶房弥漫出的一阵阵香味,令人垂涎欲滴。
紧邻教工食堂的是赵中的女生宿舍。女生院是一个专门用夯土墙围起来的院落,鮮有男生出入。远远看去,女生院的二扇大木门上有许多圆圆的红色大泡钉,门下还有一个方方正正的大木门槛。学生上课期间,大木门紧紧关闭,有时上边还挂着一个大铁锁。只有在吃饭时或晚自习后,才能远远地看到有三三两两的女生说说笑笑地进进出出。有的拿着碗,有的端着脸盆,有的提着暖瓶去开水房打水。
开水房位于赵中校园的西北部,座北向南,北边有一个约一米深,十平米见方的大坑,里面堆满了煤。坑的东面是个大斜坡,便于用架子车向坑里运煤或者往出运炉渣。烧开水或熬粥时就从北侧的炉口用大炭锨向里填煤,掏炉渣用的是又粗又长的铁制专用炉钩,在往外掏煤灰渣时铁钩头往往烧得通红。开水房开始还用大风箱烧火,伙夫既要烧火,又要从井里往上绞水,劳动强度很大。后来就改用鼓风机烧,七O年左右,学校对炉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把开水房改造成了吸炉。吸炉的大烟筒用砖砌成,在灶台的正上方,约有十米之高,烧火时远远地可以看到从烟筒冒出的滚滚浓烟。烟筒底下有两个风道,灶台上一溜排开三口直径近约两米的大铁铧子锅,可以同时烧开两个大铁锅的开水。这种吸炉用起来特别省事,晚上不用时只消将底下的火门打开,就封炉灶了。而把火门一闭,上面的大烟筒就开始往上抽风加热了。若炉子不利时,只要用长铁钩子一钩,炉火马上就旺,熊熊火苗腾起。
水房与专用水井
学校的水井在开水房的东南方向,还是用辘轳摇的那种。学生最多的时候,每天要消耗一百多桶水。记得王二经常从井里往上绞水,出汗多了就在脸上擦一把,打完两桶水就用扁担挑往水房,倒入大铁锅里,铁锅满了就倒入水房的大水缸里存放。从水井绞水时工人用的是双绳双桶,即一股绳子往上绞水会同时放下空桶到井里,这样打水的时间就省了一半,效率也提高了一倍。但这样人很累,一刻也不能停歇,王二师傅经常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由于两只手常握,用的时间久了,长长的辘轳把就被磨细了,形成了一个圆滑的凹形深槽,油光发亮。有一次因为绳子抡空,把桶掉到井里去了,王二师傅急得不知所措,他人太胖根本无法下去捞木桶。这时围观的一群学生里,早有腿快的人不知从哪里叫来了赵镇街道南门外的初中低年级同学电泡头(真名忘了,只记得这外号。好像他幼时头发就非常稀少,经常剃着亮亮的光头,故得此名)。叫人的同学说,”我知道电泡头会下飞井(关中农村的叫法),捞桶这事对他来说,小菜一碟。”话音刚落电泡头人就到了。只见他拨开人群,往井边盘腿一坐,嗖地一下,一眨眼的工夫,人就不见了。正在大家暗暗称奇时,只见井边的粗绳子一摆动,几个同学一发号令,辘轳往上一摇,一个亮亮的光头先露出井口,只见电泡头悠悠地踩在木桶上,气定神闲。静默了几秒钟,四周突然响起阵阵喝采声!直到现在,我始终没想明白他当时究竟是怎么下井的?因为从下井到捞桶,从头至尾也不过短短两分钟的时间。
后来,赵中学生不断增加,靠传统的摇辘轳打水已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有时水刚刚从井里打上来,水桶往旁边一放,就被刚刚上完体育课或等在一旁的学生用茶缸和碗舀光了。夏日炎炎,烈日当空,还有人直接把桶斜扳着,爬在桶边喝凉水。这时总有好事的同学在一边起哄:“文明点儿,注意公共卫生,少喝点吧!”说完,自己先赶紧上去爬在桶边豪饮一顿,连呼过瘾。时隔不久,学校号召广大师生在劳动课,或下午自习时间在操场南墙外的东南部挖掘大口深水机井,师生的劳动热情空前高涨。几十个班的学生轮班倒,有时大家甚至挑灯夜战,掏井不止。三个月后,大功告成。水井不仅挖成,在旁边还用砖和水泥修了一座方方的大水塔,平时用水泵往上抽水,水塔内可以存放几十吨水。同时由水塔向南约20米后,向西折返砌了一个长方形水池,上有一排排水龙头,供学生洗碗洗衣使用,用水方便多了!水管向西则穿越西侧甬道一直通向位于学校西北角的开水房(即后来的学生大灶)。从西门进入开水房,一溜排开直径约两米的三口大铁锅。说到赵中的开水房,就不能不提到王二。烧开水的校工姓王行二(真名不知道),故而凡是在赵中上过学的男女同学,都与开水房有交集,都习惯将赵中的开水房称作王二开水房。
王二其人
开水房的校工王二,趙镇尧都王家人,五短身材,黑圆盘脸,嘴角微翘,见人木讷。我1972年在校时,王二师傅年龄大约四十岁左右。夏天他通常穿一件背心,下穿一条肥肥大大的短裤,头上顶着一条湿毛巾。干活累了,热了,就取下头上的湿毛巾在脸上抹一把,手头的活儿总是不停。往开水房挑水时,王二的脖子上通常套着一个垫肩,时间长了压得肩膀疼时,他还会边走边把担子从左肩換到右肩,根本不用停歇,非常灵活自如。冬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井边常常会结冰,人站在井台上不小心就会滑倒。这也难不倒王二师傅,最原始的防滑方法是在井边人打水时站着的地方,放上厚厚的稻草垫,既防滑又能用上力。冬季他御寒的衣服就是一身厚厚的黑色棉袄棉裤,脚蹬一双笨气的棉窝窝。风雪天外面太冷,他索性在棉袄上勒上一条布腰带,既防风又保暖。头上戴着一个蓝色火车头棉帽,两边的帽沿在走路时一晃一晃的,甚是滑稽有趣。每逢放学或午饭时,大家都会一哄而上拥向开水房。水房门前会排起长长的队列,午饭时学校规定不许用暖水瓶或其他大的容器打开水,所以学生们在排队时有的拿着洋瓷碗,有的端着碗口粗的搪瓷缸子,还有的同学拿着铝饭盒,打水器具形形色色,不一而足。个別女生拿着送饭的保温饭盒,在当时这就算家庭条件好,比较讲究的了。排队时不同班,不同年级,不同性別的男生女生站在一起嘻嘻哈哈,互相打闹嬉戏。听说曾有调皮的男生闲的无聊,排队时拿王二开涮,“王二师傅,娶媳妇儿了没有啊?你要是没有,我给你寻一个咋样?真的,不骗你!这姑娘大长辫子,眼睛水汪汪的,长的可漂亮了。要行,你给我多打开水,不排队就行咧。”话一落音,引起周围排队同学们哄堂大笑。正在忙着给大家舀开水的王二稍稍一愣,手一哆嗦,差点儿烫伤了正在用碗接水的那位同学。在一片哄笑声中,王二扭头看了一眼说话的调皮男生,红脸漲到了脖子根儿上,只是憨厚地笑笑。这位男生玩笑过后,也就忘了这档子事,可王二师傅当真了,不仅问过这学生,还找到这位学生的班主任落实此事。玩笑开大了,闹得沸沸扬扬,调皮捣蛋的学生为此不仅挨了班主任老师的训,还受到了学校的通报批评。
每逢赵中停水停电时,就会看到王二用架子车拉着大圆铁水桶,去学校附近的镇粮站或镇政府拉水。从这两个地方拉着一大桶水,到赵中基本都是上坡路,非常吃力。特别是偶尔从学校东南方向的棉绒厂拉水时,从战备路由南向北到趙中的大门,是一个长长的大斜坡,一个人拉一大桶水上去就更费劲了。但这不要紧,近千人的学校,无论什么时候,总会碰上从学校出入的学生或老师,一看是王二的拉水车,都积极主动地上去帮忙推车。五、六个人同行,推车人多架子车后边爬不下,通常就上去两个人一边一个帮辕,后边几个人使劲推,大伙说说笑笑地就把拉水车推进学校大门。进门后王二不直接进水房,而是停在大影壁西侧的横道上,解开水桶的橡皮放水口往桶里放水,等待用水的师生就从四面八拿着碗或盆赶来打水,一大桶水一会儿就被分光了。水没了,再接着去拉,王二师傅就是这么敬业。
水房的变迁
19 69年前在赵中上学时,学校开水房只是提供开水,学生每逢周三和周六回家背馍馍,再用瓶子装上自家腌制的咸菜,开饭前先去王二开水房打开水,回宿舍后用开水泡馍就咸菜充饥,都免不了与开水房打交道。从70年代开始,学校开办了大灶,即学生灶。说是大灶,仅限于上午熬稀饭,大灶还是和开水房在一起。学校号召同学们回家背杂粮交到灶上,统一交给王二熬粥。大灶按照收到的杂粮量给你发饭票,早上开饭后,学生都拿上碗筷和饭票去灶上排队打稀饭。最初学生背来的杂粮有糁子,玉米面,燕麦,家庭条件好的同学还背来大米或小米。交杂粮时先过称,登记上姓名和杂粮数量,这周交的多了,下周就不用再交。表现积极,背粮多的同学有时还会受到学校表扬。最初大家背来的杂粮种类太多,需要好多口袋来分门別类地存放,熬粥时量也不太好掌握。于是,灶上又规定粗粮只要糁子,不收別的杂粮。但是问题又来了,大家背来的糁子也有粗有细,有的干脆就是熬大楂粥的那种大粒糁子。怎么办呢?对管灶的来说真是个头疼事。最后索性统一要求大家背来玉米交到灶上,再由学校统一加工成糁子熬粥,问题总算解决了。于是,开水房的功能就有所提升,原来的开水房就变成了灶房。王二也更忙了,他不仅烧开水,还要熬稀饭,可谓身兼数职。大灶房内,三口大铁锅东西向一溜排开,西边两口铁锅用来烧开水,最东侧的大铁锅专门给学生熬稀饭,熬粥时用大铁锨在锅里搅,这活儿没有一把子力气还真是干不了。去的早了先排队,开饭前只见王二拿着碗口大小的长把大铁勺,时而用力在锅里搅动几下,时而扬起热气腾腾的稀饭,粥的香味弥漫着整个开水房。看得排在前面的同学直咽唾沫,口水直淌。再看王二师傅不慌不忙,一副泰然自若的神情。
晚上去开水房打开水,水房的门一般微微半开着,从不关闭。高高悬挂在屋顶上的灯泡发出幽幽的红色亮光,偶尔有人进入或偶尔有微风吹来,灯泡就会轻微晃动。打开水的大铁锅前有一个木制小平台,人只有站在这个木台子上,掀开一半沉重的木制半圆形锅盖,才能够得着大铁锅里微微冒着热气的开水。由于王二师傅不辞劳苦的出色表现,70年底国家给教育系统的教职员工调工資时,把他的工资由28元调到了32元。当时的调资可是有名额限制和占比的,能给他涨一级工资,实属不易。可王二师傅这个老实人既不承学校这个情,也不认这个理。他找到段旭正校长理论,说不想调工资,还发他原来的工资就行,弄得校长一头雾水,猜不透他的心思。最后才知道王二师傅认为原来二位数的工资后一位数是8,调了资的后一位数是2 ,八比二大呀!28比32大,还是个吉利数字。校长笑了,说你不能光看后位数啊,前位数不是由2变成3了吗?给王二耐心地做了思想政治工作后,他才一拍圆圆的光头,憨憨地乐了。王二工资当时还有一个版本,即发工资时二十八元是二张十元加八张一元共十张,而三十二元是三张十元加二张一元共五张,领钱时王二师傅只数个数,嫌少有意见就是很自然的事了。这件事由老师们在坊间传开,成为当时赵中校园里的一大趣闻。
赵中的开水房,王二师傅,伴随着我们的青春记忆,印证着每一个赵中学子的美好时光。星转斗移,物是人非。唯赵中开水房的记忆,挥之不去,她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里。
可敬可爱的王二师傅,你还好吗?
作者简介
作者简历:丁志俊,趙中高72一班学生 。毕业於吉林大学外文系,现为教授级译审 ,礼泉县赵镇人。
长按上面二维码,添加公众微信号“壮美昭陵”将有更多人分享文化艺术之美!这是中国西部文化艺术原创精品交流推广平台,欢迎广大文化艺术爱好者关注、踊跃投稿。您的诗歌、散文、小说、民间故事、书画、雕塑、剪纸、音乐等艺术精品,都在投稿之列。
投稿邮箱:360701503@qq.com13468916590m0@sina.cn
联系电话13468916590
壮美昭陵总编:赵晓萍 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