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定土楼 摄于2008年9月16日
编辑手记
马上要过年了,又到了“送温暖”季。
笔者有一年和一位领导干部闲聊,曾听到过一个困难农民在几年的“送温暖”活动中,得到过7床棉被、8件大衣的事。
我想,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各地都在力戒形式主义,上面所讲的事,应该不会再发生了吧笔者在当年所写的该文里列举的问题,应该都得到很好的解决了吧?
年终岁初,天寒地冻,加上春节将至,各级领导干部正带领各部门、各单位的人员,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下到基层,深入一线,走访慰问困难群众,送钱、送物,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送温暖”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举措。
年年的“送温暖”,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关爱困难人群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受到普遍赞扬。但怎样进一步切实有效地开展这项活动,不少人以为,还真的值得我们思考一下,总结一番。
因为是每年都要进行的工作,有的地方就不免流于形式了。笔者就亲耳听说过一个困难农民得过7床棉被、8件大衣的事。有关部门年年送的都是这些东西,被“温暖”的对象也无可奈何。7床棉被、8件大衣的事,说明一些领导和单位,是把“送温暖”当成例行公事来应付的,反正每年要走这个形式,也就不管人家需要不需要了。“送温暖”,要送到点子上,真正想百姓所想,送百姓所需,一解燃眉之急。其实这一点并不难做到,开展活动前,搞个调查,看看人家缺什么、要什么,不就可以使所送的“温暖”真正温暖人家么?不可否认的是,有的地方是为了完成任务而“送”,有的地方是为了向上级交差而“送”,有的地方是为领导作秀摆花架子而“送”。只有带着真情实感“送温暖”,才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百姓满意。而图形式,走过场,则会损害我们的声誉,把事情办砸。
“送温暖”要持之以恒,建立长效机制。现在,我们一些单位“送温暖”的时间,一般都是在年终,因为部门要总结、上面要考核了,可以写上一笔,这总有点像是 “终极关怀”。曾经有人调侃少数部门的“送温暖”是“冬天里的一把火”,这话不无道理。确实,困难群众不只是冬天里需要“温暖”,春天、夏天、秋天都要“温暖”。我们应该少些“交差性”“任务性”“季节性”的“送温暖”活动,不走形式,不刮风,以科学化、制度化、社会化为目标,构建“送温暖”机制,使“冬天里的一把火”不“熄灭”。比如将困难群众逐一登记造册,动员有关部门和人员与其建立长期的帮扶关系,经常性地走访他们,慰问他们;比如建立有效渠道和对话机制,使困难群众能够畅通地反映自己的生产、生活情况,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心为民的真情实感,把困难群众真正当成我们的父老乡亲和兄弟姐妹,做到“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人心”。只有完善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将“送温暖”经常化、持续化,才能使困难群众在一年365天,天天都有如沐春风之感。
送“温暖”应该“送”而有“道”,“送”之得法。笔者一个每年都参加“送温暖”的朋友说,有些困难户,是老被“温暖”着,每年领导都会去,可每年他那儿都是江山未改,面貌依旧。其实这些人的脑子并不笨,身体并不残,手脚并不少,只是没有走出贫穷的勇气和致富的门路。这也就提醒我们,在“送温暖”活动中,不能只“输血”,不“造血”。送钱、送东西,虽然解了他们一时之虞,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穷。还是那一句老话,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我们应该在“送温暖”的同时,从长计议,根据不同群体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送科学、送信息、送技术,帮助困难群众转变观念,增强信心,寻找到一条适合于各自的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路子。如果依靠自己的双手解决了温饱,那么,“送温暖”也就从根本上消除了他们心中的“寒冷”。
我们的旗帜是“以人为本”。要使“送温暖”活动更好地发挥出作用,取得实效,成为“心连心工程”“暖人心工程”,我们就必须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动感情,动真格,以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为榜样,怀着一腔为人民服务的真情,扎扎实实地做好“送温暖”工作,让需要温暖的人感受人间温度,社会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