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幻影# 《掬水月在手》,风,似从某处吹得很温柔,庭院楼阁的流光飞舞,一片淡然中的细碎生活,某一个人,某一生运,某一世情。
口碑评价都莫名好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记录了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先生的人生起伏,伴随着各种文化圈内知名人士的出镜,填补着各种空白。电影交织了叶嘉莹先生的自述,各种环境背景的配合,以及大量的中国古典诗词的诵读和背景,应该说,整部电影还是很有文艺腔调的。
分裂的说一下我的个人感受。
从纯粹的电影角度,纵然这是一部纪录片,纵然我是一个对纪录片特别没有偏好的人,我承认我就是不喜欢看纪录片,但是一部纪录片能生生把我看睡大多半时间,我觉得《掬水月在手》已经创造了奇迹了。
每年我在电影院里能看上一百部电影作品,但是真心实意能让我昏昏欲睡的作品其实不多,绝大多数电影最多只是无趣,或者没有那么让我喜欢,但是不睡过去,是一般程度上来说,我对一部电影最起码的尊重。我一直觉得自己还是蛮尊重各路影片的。但是无法控制的,我在这部纪录片里睡得格外愉快,而且是那种一次又一次睡过去的状态。往好了说,我觉得电影是设计的留白太多了,大概觉得太过深邃了有点刻意,轻描淡写了又不足以表达那种厚重,所以影片选择了一种特别入口即化的清水白菜感,制作的很美,精雕玉琢。
属于叶嘉莹先生自身的部分,其实无论是自述,还是吟颂,都特别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朴质感,就是没有太多的修饰,从一个角度看过去都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不出格,也不夸张,就好像她在镜头前的衣着一样,每一件都素雅耐看,没有什么太多的修饰装饰,可是仔细看过去都是认真做过准备得,得体得不得了。那是她身上的痕迹,那是她对生活的态度,那是她为人处事做自己的方式,恰到好处的做了她自己的美。但是影片镜头一旦离开叶嘉莹先生本身,成为电影自主制作的部分,就会变成特别细腻,特别宫廷式样,带着华丽感的调子。可能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会给人这样的情绪,但是这种调性其实跟叶先生的风格总觉得不是太搭。老实说,我每一次从睡梦中醒来,看见屏幕上风雪之下的诗词一幅一幅的贴上去,就觉得自己在看TVB的《金枝欲孽》,恍惚得很。有时候导演想的很美,但是和纪录片的主题人物总觉得相差甚远,甚至完全跑偏的调子。那美有什么用。
整部电影,离开叶嘉莹先生的主线后,镜头有莫名的混乱。其实关于叶嘉莹先生的部分,我个人觉得,作为一部纪录片,可能导演想要的只是一些片段枝节的部分,把主线人物放进去就可以了。像我这样的,对于影片主人公缺乏一定了解的人来说,这部电影对于叶嘉莹先生的所谓生平和传奇人生,基本上等于没说。尽管电影里也讲了一些叶先生的经历,但是传奇的地方在哪里,人生故事的动荡和精彩到底在哪里,只是从影片给出的信息和资料描述,其实是根本感觉不到的。当然,我看完电影会觉得叶嘉莹先生相当牛逼,但是这是基于她本身的能量,她坐在那就好像是一种境界一样,美得让人专注,但是离开她本身,电影能给予的东西也是太少了。甚至于对于叶先生的生平叙述,支离破碎,都是段落式呈现的,连贯性都没有。我觉得我得到的都是只字片语的信息,不成样子。
要那么多空镜干嘛,要那么多无关联的风景干嘛,一大片一大片的时间,不说话也不讲解,咔嚓咔嚓贴诗词,我是来看叶嘉莹先生的,还是来背诗词的。看得我好焦躁。
于是继续分裂的说。
这部电影在讲的这位主角真的是很棒。很棒的地方不是在于电影,而是在于影片的主人公叶嘉莹先生本身。就是坐在镜头前,就是安静的气息一铺开,她就像是一幅画,能抚平人的心灵,瞬间到了一种安静的境地,那个感觉也是很绝。
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处于对叶先生的观察状态,就是明明你知道电影也就展现这么点东西,可是一眼望去,那大屏幕上的人就像是深沉的海,有取之不尽的魔力在等着你,就是这么美好。
看这部电影,令我感到汗颜。虽然时时觉得自己生活在各种文字和电影戏剧的世界里沉醉,但是看叶先生以书为伍,更多的是沉淀,理解,感悟和抽离,那种态度和境地,太令人向往。我都在想我自己,应该少一些外面的交际活动,多一点回归书本的阅读,每天做一些有效的工作和吸收,比起不停浮躁的摄入要重要得多。这是影片主人公自己就能带给我的震撼,那种美,是跨越年龄界限和空间阻隔的,一眼看过去,都是感动的。
如果一定要总结,影片选题是极好的,能够在大屏幕上去感受叶嘉莹先生是极为珍贵,令人备受感动的。但是影片拍的一塌糊涂,白白浪费了主题,拍不到精髓。从纪录片的完整性,到划重点的突出侧重,以及一个人的生平经历,或者精彩放松,哪怕是大师为何是大师的点题老实说我都没看见。特别失望。
影片分数高、口碑好,不知道大家的侧重点是什么。我也很感动,能看见值得看见的人物真好,但是作为一部纪录片,我欣赏不来。美是美的,但是美得空洞,让叶嘉莹先生在镜头里都那么孤寂的。时光能留下的瑰宝那么少,珍惜吧。
少有的,我干脆的说,不是太满意。
作者:小佛搞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