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踩白菜

那些年霜降一过,农户们就要备些咸白菜过冬。天一晴,人们将菜地的白菜整颗砍下来,除去老黄叶和根,再摘除白菜心后晒几天后即可以腌制。白菜心用生姜蒜子和干辣椒一起,单独腌制,可谓是上等咸菜。
有的人家将白菜放在菜地晒,也有人将菜挑回家,放在绳子上,或者挂在土壁的桩上晒,待白菜晒瘪后才开始腌,大部分农户腌白菜时都不洗,待腌熟后,随时吃随时洗,这样既避免踩白菜时水分过多,又保证腌白菜存放时间更长,腌白菜的品质更好。
晒菜,其实就是脱水过程,使白菜帮的柔韧程度加强,踩菜时,菜杆子不易破碎,同时,失水后,白菜的细胞液浓度增强,腌制后白菜成浅黄色,久放不易变黑。
那个年代,农户人家少则两三个孩子,多则七,八个孩子,家中人口多,平日三餐极少有荤菜,每餐的素菜需求量大,农民基本靠自己种植,解决吃菜的问题,尤其是下半年,每家每户都要腌制大量咸菜,人口多的家庭,要腌制几大缸萝卜和白菜,下雨下雪的日子里,一家人围着碳炉子,炉子锅里放少许油和辣椒,再放入腌白菜,这便是全家的一顿美餐了,因此,每户必须在冬季来临前腌几缸白菜,以解决一家吃菜问题。
那些年,每到踩白菜时,妈妈总是让我踩,妈妈说我的脚,踩出来的白菜,不会发酸,不会发黑,也不易腐烂,待到第二年春上,依旧黄鹅鹅的,吃起来脆脆的。人们总认为是踩菜人的脚,决定腌白菜的好坏。其实踩菜的功夫,才是决定着腌白菜的质量。
腌白菜的缸,一般都放在偏僻角落,或放在批屋和柴房里。其实踩白菜的过程,就是腌制工艺,首先,放一层白菜垫底,再撒一层盐,然后再放第二层,摆放白菜时,要头尾搭配,先放在缸的四周,再放中间,这样每层都比较平整,好踩一些。
待放好两层白菜后开始踩,第一次踩时,因白菜少难踩出水,因此,要多花一点时间,踩白菜也要掌握技巧,先踩周边,再踩中间。踩到菜叶处,少踩几下,以防将菜叶踩烂,踩到菜佬时,不要整个脚掌都用力,用脚后跟暗暗使劲,一下一下的踩,脚掌感觉白菜像熟了一样,而且菜也开始出水了,说明第一层已经踩好。
接着上一层菜,再撒一层盐。然后接着踩,踩菜时,一定要到边到拐地踩,不能踩一块甩一块。踩菜时,一层一层的加菜,一层一层的撒盐,按一百斤白菜二斤盐的比例撒均匀,陏着缸里白菜越加越多,人的中心越来越高,踩时稳定性越差,容易把缸踩翻,因此,手要扶着墙壁,或拄一根棍子,这样踩菜时,人和缸都稳定一些。
一层层上菜,一层层的撒盐,一层层地踩,随着缸里白菜的增加,也就越来越容易踩出水,踩一层所用的时间就越短一些,虽然已过霜降,踩白菜身上依旧冒汗,踩出来的白菜水,却冰冷冰冷的,由于赤脚踩,身上发热,赤着的脚越来越冷,曾记得妈妈说过,踩完白菜后,要及时用热水泡脚,以防冬日里脚皴裂。莫约两个小时一缸白菜踩好了,然后,将准备好的又圆又光滑的石头压在菜上,再加上盖,待二十天后,缸里的咸水开始盐化后,生成白沫,大白菜从白绿色变成浅黄褐色,腌白菜就可以吃了。
纵然餐桌上菜品佳肴越来越丰盛,人们的口味也越来越执着,一顿大鱼大肉后,认为还是腌白菜下饭,腌白菜那简单的滋味,依旧让人挂怀。而记忆深处的腌菜缸,就像一个聚宝盆,里面不仅腌制着白菜,还深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渴望。家乡的咸菜,承载着我们对家乡味觉的记忆,更拾起了那些腌制白菜,吃咸菜过程中的琐碎往事。
?精华推荐?
桐城民俗:打十番
枞阳民俗文化拾零
二十年前的年夜饭
桐城民俗:滚脸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