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点蓝字关注都等出蜘蛛网了
努力
搜寻着记忆
却依然无法
将那时的光阴
描绘
远处走来的
小男孩
拿着半块月饼
嘴里哼着
父亲的歌
本期导读
本文节选自旅美华人鲍奕佳先生的《永康岁月记忆》一文。上一期刊出的是鲍奕佳先生上山下乡的故事,本期刊出作者文革中的往事。文化大革命是远去岁月中的一场浩劫,曾经让多少夫妻反目、兄弟成仇,如今回想依然不甚唏嘘。
鲍奕佳先生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77届大学生。 那一年,永康有11名学生考上杭州大学,成为一代娇子,被称为11条好汉。而全县共有92名学子考上大学,成为那个年代轰动全城的新闻。限于篇幅,关于77届高考的故事,在本期中未能呈现,我们会在适当时候,推出本文续集,带你重温那场久远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敬请期待!
那一段
如歌
de
永康
往事
永康往事
之
文革岁月
文 / 鲍奕佳
01
回想在我的童年时期,早己饱受关爱与教育。记得文革伊始,我爸就被揪出来了。主要罪状是我爸中学毕业在家待业时去帮开造纸厂的大伯管过几个月的账,说他是漏划的地主,阶级异己分子。于是我爸就享受戴高帽游街的待遇。游街时敲锣打鼓很热闹。我当时革命意志不坚定,在大街上一听到锣鼓声就躲到小巷子去,生怕看到爸爸戴着高帽的高大形象。
但是有时是躲不了的。那时我们住在溪下街,西津桥附近的永康拖拉机厂职工宿舍。一天晚上,敲锣打鼓声由远及近,一直到我们房门口。原来是造反派押着我爸来抄家了。他们在小小房间翻箱倒柜,把我们赶到走廊上。邻居大人小孩都在各自房门口看着我们。第一次被抄家,我心里特别害怕又害羞,恨不得地上打个洞钻进去。好像造反派也没折腾多久就让我们回屋了,回归宁静。不知道为什么,后来造反派又来抄家几次。一回生二回熟,熟悉了他们套路,明白他们也没啥花头,他们抄他们的,我站在走廊上算不上谈笑风生,但也是泰然自若。我很为自己的成长与适应而自豪。
文革中批斗老照片
02
生活其实也不都是泰然自若,也有胆战心惊的日子。那是我们被赶出永康拖拉机厂宿舍,我妈被赶出银行,调到永康荧石矿当会计后,我们一家住到荧石矿的宿舍,在东库山背旁边的小山坡,与解放军驻军六分队住在一起。那时文革两派开始由文攻走向武卫了。一日工联总的造反派突然带着枪占领了整个山头,沿山腰挖了一条条战壕,他们说是要保卫六分队的军火库。一个夜里,突然响起了枪声。原来是另一派造反派永革会来攻山头,他们也要来保卫解放军的军火库。噼里啪啦,头顶上枪声一夜不断。爸妈叫我们兄妹三人都坐在屋内墙角,一宿没睡。还好永革会的人没有攻上山头,天亮后撤兵走了。怕战事延续,次日,我妈就让我和弟弟跟着一个职工到他老家古山乡下去逃避战火了。在我长大的日子里,得到战火锤炼,三生有幸,永存记得。
03
要感谢的不仅是这武的考验,还有文的熏陶。当时我们住永康荧石矿宿舍有二间紧挨着的房间,我父母一间,我们三小孩一间。我父母那间宿舍门上贴有一付白色的对联,是领袖的诗句: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是几个造反派的“杰作”,想来是要侮辱住客。我父母确是不喜欢这门联,但不敢怒也不敢言。并且那时似乎浆糊质量特好,不像现在尽是假货,白色对联贴了几个月也不见一点剥落。爸妈来个消极抵抗,把那门封死了,在我们二间房之间开了个内门,进出只用我们的房门,不在白色对联中钻进钻出。
对于爸妈之讨厌白色对联,我倒不以为然。我断章取义地分析,瘟君者,毕竟是君,是君子,非小人也,是赞不是贬。照天烧者,上天堂之谓也,岂不比下地狱好一万倍?由此一想我心里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这门框题有诗句,我这是出身书香门第,原来我的翩翩君子装逼模样皆源于此。
04
小人还是君子有时很难定位,而那时我也做过一些事情现在看来说不清是好事还是坏事。几次被抄家后,大人发现家里还存有一本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可是黑修养,反党大毒草,虽然是早些时候上头发的。若再被查出又是罪证。怎么办?我从妈手里接受了这销毁罪证的光荣任务。我把书藏在衣服里,到了永康荧石矿的公共厕所里,把黑修养一页一页地撕了,扔到茅坑里。这黑修养成了臭修养,谁也发现不了。完成使命我美滋滋的,被臭熏半天也很值得。
05
转眼到了风云变幻的七六年,伟大领袖与世长辞,顷刻日月无光,恸哀一片。当时县里统一组织我们知青进城去县委的灵堂悼念,并算出工,可以有工分。我们放下锄头,直奔城里。到了县委大院只见人山人海,黑压压人头一片,全县各机关企业都组织人马来了。当然农民除外。灵堂布置得庄严肃穆,悼念者的哭声,更添一份凄惶。知青们一个个悲戚状,低头弓背跟着队伍前行。 我用眼角余光,悄悄观察四周,只见对面有几个留城工作的同学正哭得撕心裂肺,如丧考妣。我心里暗暗不以为然。回乡路上是秋色无边,有小华罗庚之称的知青战友吕建平环顾左右,见四下无人,伸长细脖子,闪着贼亮的眼睛,怪着腔调说:是他老人家让我们来农村的, 他走了,我们也该可以回家了吧!众弟兄们心里如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06
小华罗庚算得真准,果然,不出二个月,政府官员擦干悼念伟人的眼泪,下达一纸文件,下乡满二年的知青全可回城。临别时,一个留着花白山羊胡子的贫农老大爷抓着我的手说,回去了,可千万不要忘记我们农民有多苦啊!说得我心里泛酸,泪水在眼框打滚。接受了再教育的我回城摇身一变,成了永康拖拉机厂机修车间维修班的维修钳工。
这可是好工种,好班组,厂里的厂长,生产科长,数个车间主任都是从这个班出去的。进了这个班,那就属于嫡系的嫡系。我们这个班管得宽,从食堂的绞肉机到各车间的冲床,铣床,铇床,车床什么的都归我们修。但是没活干时在各车间逛荡也是可以的。我穿着油光发亮的蓝色背肩工作服,足蹬沾满油污本色是草黄的工作鞋,背着双手,度着方步,检阅着列队成行的机床,我摇头晃脑心里唸着:不想当将军的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厂长的不是好工人。严然一付井底之蛙,小人得志的模样。
永康中学初中二连六排部分同学在2017年4月重聚 (左1为作者)
07
日子应该是满足的,充满阳光的,时间似乎就如此这般地流淌了。但心里还是有点虚的。常在一起混的浙大毕业的技术员说起大学校园,大学生活,如海市蜃楼,是那样美好,那样飘渺,让人心里痒痒, 但又是明白无误的不可望不可及。
永康拖拉机厂半工半读高中班部分同学2017年重聚(左4为作者)
作者简介
鲍奕佳,男,现居美国芝加哥。就学于永康大司巷小学,永康县中学初中,永康拖拉机厂半工半读高中班。曾是苏溪公社十里牌大队下乡知青,永康拖拉机厂工人。七七年入杭州大学生物系学习,毕业留校工作三年后赴美留学,得硕士、博士学位后一直从事生物技术,疾病诊断,医疗器械产品开发。
这个夏天很热,就像海外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往期文章推荐阅读:
海外乡愁故事‖永康往事(一)
做衣裳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永康乡愁520特辑 ‖ 遇见塘里 遇见你
难忘故乡情
大溪旧事系列||陈小村 之洗浴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这是
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我们把故乡的故事
说给你听
永康乡愁
编辑:维维 撰稿:鲍奕佳
编审:海蓝 图片:鲍奕佳/网络
校对:江燕 主编:朱朱
投稿:9326708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