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是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一条枞川河,发源自大别山麓,一路汇入十多条支流,由北向南,又折转向东,把枞阳古城揽入怀中。
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农耕时代,水运码头就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枞阳县城周围,渡口星罗棋布,其中最繁华、最热闹、最有声望的就是上码头了。
上码头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两千年来,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画舫楼船纷纷停靠在达观山下。
《汉书》卷六《武帝纪》:元封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一代帝王的脚印,就留在上码头岸边的达观山上。
晋时陶侃,在枞阳初为督邮,兼领枞阳令,为官清正,后人景慕,筑祠建亭纪念,留下“陶公祠 ”、“惜阴亭”、“洗墨池”等遗迹。桐城派三祖之一的方苞也在枞阳留下读书处,清清莲池述说着先生曾经的过往。
斗转星移,直至民国,县衙移至桐城,枞阳古城虽失去了地方首府的中枢地位,但上码头四水汇同,惊涛拍岸,声势夺人,商贾云集,贸易兴盛,翰墨飘香,诗赋传唱,依旧繁华。
枞川河边上码头分别由后街、中街、河街三条街组成。街道用麻石条铺成,三条街如同一个“川”字,故枞阳又称“枞川”。昨天的故事,已成为今天的历史。历史上的上码头,屋宇错落、古柳参差、人声鼎沸,店铺鳞次栉比,游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动地喧天。到处只听得银两哗哗响,实乃富商巨贾炫富的地方。
这寸土寸金的枞阳上码头,抗日战争胜利后,我们张家的“人和油坊”在此也占有一席之地。“人和”,取“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意。今天,我就来说说上码头风云之“人和油坊”。
(人和油坊旧址)
开油坊是又脏又累,常年需赤膊上阵,各个程序的师傅们就怕下雪天穿上那一身油衣。油衣是指工作服,常年与油打交道,沾上一层油,洗都洗不掉,长期累积下来,这衣服便硬得像剃头师傅的荡刀片一样。
师傅们穿油衣有传统的经验,下雪天早上光膀起床后,先用手招点冷水,左肩拍一下,右肩拍一下,再往胸脯拍一下,而后马上穿上冰得入骨的油衣。据师傅说,这样穿油衣,身上由凉渐渐变暖。如果把油衣烘暖再穿,当时是舒服,但身上会渐渐的由暖变凉变冷,这就是榨油师傅穿衣不外传的诀窍。
过去是木榨榨油,由收籽、炒籽、碾籽、熏蒸、箍饼踩饼、码饼、上榨、开打这八道工序组成。每道工序,都是技术活,马虎不得,否则就会影响产量和质量。下面我就说说每道工序的注意事项,供读者了解这一去不复返的木榨榨油技术。这可是历史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一、收籽:菜籽要干,抓在手上,从手上两头溜下去,证明菜籽很干,出油量高,否则含水量大,出油量不高。优质菜籽每斤可榨3两3钱油。次之,只榨到3两1钱或榨不到3两油。
二、炒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炒熟籽。不能焦,炒焦了影响出油量。也不能炒嫩,炒嫩了,油里含有水分,油不香,并且不能长时间保存。所以,炒籽师傅不停地从大铁锅里取籽上来,捻碎看颜色。炒熟的籽捻碎,里面像鸭蛋黄色为佳。就连烧煤的火头军,也是技术活,他掌管的火候,就像现代人控制煤气灶火候一样,该大火时就大火,该小火时就小火,马虎不得。
三、碾籽:在外行人眼里,碾籽技术含量不高,就赶着牛走呗,碾碎了就好,这是大错特错。碾籽要不停地试手感,柔软为佳,碾粗了和碾过了头,都影响出油量。
四、熏蒸:也是凭手感,水分少了,出油量也就少了。水分多了,上到榨上,一打就炸箍,会把包饼的稻草挤破,饼就掉到油里,这样就影响油的数量和质量。
五、箍饼踩饼:蒸得热气腾腾的饼,倒到饼箍里,踩饼的师傅就要赶紧踩。饼冷了,严重影响黏著度,所以踩饼的师傅就像跳舞,双脚得不停地快踩,因很烫脚,脚在那上面,想慢也不能慢,否则会烫掉皮。每块饼15斤,要踩均匀,平整。不平不匀,上到榨上会炸箍。过去木榨,大型的每一次能榨720斤菜籽,小一点的也能榨670斤。
六、码饼:踩好的饼,要一丝不差地码放好,用重物压实,再上榨。
六、上榨:上榨时不能用力过猛,要柔中带刚,否者就会散饼。
七、开榨:先用木方(木方就是打的那一头没有铁包着。告诉你,开始要慢慢、轻轻地打尖),再用大方木,每个型号的木方都有数的,计算好了的。打完大方,接着打中方,打完中方,就打小方,把大中小三个型号木方打完了,那么这榨油就是打完了。打榨的工艺,是三到四个人组成的。左边的人,是掌握打的准确度。右边人,协之。末梢的人,只顾用大力猛撞就行。打榨有统一的号子声,号子声不是乱吼乱叫的,这里面含有用大力、用小力、停等内容。外人是听不出来的。谁知菜中油,滴滴皆辛苦。
“人和油坊”每年到年底,都要打几榨芝麻油和花生油。每当榨芝麻油时,香气笼罩着整个上码头。有人开玩笑说“人和油坊”榨麻油,长河里的鱼都寻香跳上岸来了。
说到鱼,我就想起一位曾在“人和油坊”收菜籽、今年已86岁的何宗芳老人回忆的一段往事。
何宗芳老先生
何宗芳老先生说他是1953年到“人和油坊”工作的。当时,还是我叔祖母任总经理,张百六做会计,张贤产做大师傅,老王庄王某桥做赶碾,陈某某放牛。
1954年发大水,那水涨得跟人赛跑一样(俗话说像上饭汤一样快),他们六七个人一晚上抢一万多斤菜籽上山,终于没有被水淹到。而油坊被水淹了一半高,因油坊油香,鱼闻香而来,铺天盖地的往屋里游,等水退后,屋里到处都是鱼。因鱼贪食,水退时,都舍不得跟水走,所以做了盘中餐。我好奇地问老人,1954年油坊还是我家的吗?他肯定地说:“当然还是的啦!1956年才公私合营,国家才派王胜寿到人和做公方代表,“人和油坊”更名为“红旗油厂”,1958年才搬到下枞阳……
打完芝麻油,就开始榨花生油。榨花生油,师傅们特别开心,他们把自己的大罐、小罐都装满花生米。从前没有什么零食吃,花生米是上等零食,不是人人都能吃得上花生米的。师傅一年到头皆辛苦,藏点花生米也是应该的,没人说他们。花生油打完了,木榨就到了每年的修整期。榨油的师傅开始筹办一年一度的施粥工作,先在上码头支砌两口牛海锅(大锅),而后日夜不停地煮粥,给那些无家可归的饥民任意吃。如果卖柴的、卖菜的想吃,也随便取用,这就是人们口中相传的,说我家寒冬腊月上码头施粥于饥民的由来。
燕卿公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其时,叔祖父燕卿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办起了“四毅中学”(枞阳中学前身),这里是各民主党派和进步人士在桐南活动的联络中心。在“四毅”读书的学子,家庭困难的可免费上学。同时,叔祖父燕卿公还倡议修复被日寇炸毁的“白鹤书院”,并自筹资金修复被日寇炸毁的“黄金桥”——当时一根桥梁的石条,需要12担大米。做这些公益事业,“人和油坊”是功不可没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张雨林,网名乐天。枞阳官埠桥镇官山村人。
推荐阅读
文乡记忆|官桥老油坊
文乡记忆|枞阳上码头怀旧
速写|枞阳乡村即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回忆
情趣|家有一盆花,原是人间第一香
文乡情怀|掬一捧清泪照乡愁
救亡兴学创实业, 积善施德照古今——纪念叔祖燕卿公诞辰106周年暨逝世44周年
情怀|致文乡学子
心香一瓣|栀子花香念师恩
心香一瓣|儿子的高考日记
文乡情怀|那片绿的爱恋
文乡情怀|栀子花开
文乡情怀|懂你
文乡即景| 暴雨又送清凉来
随笔|窗前有株野蔷薇(外一篇)
温馨提示:凡在文乡枞阳微信公众平台刊载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平台与作者共有。本平台享有作品处置权。作者投稿本平台,即视为同意。感谢您的认可及支持!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把时间交给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