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光潋滟东湖好 汪里明摄于2020年3月14日
这两天,偶尔打开电视机,看到一家电视台黄金时段节目过后的一个画面:一群俊男靓女,正挤挤挨挨地围着餐桌大快朵颐,一双双筷子伸向桌子中间的火锅。虽然是一闪而过,我还是吃了一惊,现在不是提倡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吗?怎么会冒出这种聚餐的场景?
脑子一转,马上明白了,眼下已经过了“按下暂停键”阶段,四面八方都在想方设法复工复产,发展经济是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要大力宣传拉动餐饮、拉动消费了。
笔者住在离一条颇有些名气的饮食一条街不远的地方。某天很晚了,还下过一阵小雨,本人突然心血来潮,想去看看一段时间里曾经万马齐喑的那里眼下夜市的状况。谁知远远的,就看见那边厢灯火一片,宛若白昼,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临街的长条桌和简易棚里的圆桌旁,坐满了吵吵嚷嚷的人群,他们大口大口喝酒,大块大块吃肉,将这里曾经门可罗雀的惨状一扫而光。
真像人们先前预料的那样,“报复性消费”迅速来到了。其实准确地说,应该是“亲密无间”“不分你我”的吃吃喝喝,又在卷土重来。
先就不谈从这些食客们身上,找不出一丝一毫刚刚经历过的灾难留下的后怕,光说那种吃相,就让人不敢恭维。有人是坐在桌旁一个劲地“喷云吐雾”,有人是不时朝椅子边的地上啐一口唾沫;有的是举着刚塞进嘴里才拿出来的筷子,在菜盘子里左翻又翻,好像菜里面埋着金条一般,有的是把喝过的杯中物倒进别个的杯中,生怕谁“吃亏”了。而在另一条以经营火锅为特色的小街上,目光所到之处,其情其景也大抵相似,一双双手操着一双双筷子,在火锅里不停地东捞西拣着什么。
看着看着,心里不由得产生了一阵阵的担忧。给我们造成了巨大损失的灾难过去了吗?就算过去了,才过去了多久啊?政府还一再提醒民众要谨防无症状感染者,如果真的有一个这样的人出现在这样一个觥筹交错的饭局上,谁能保证其没有传染性?如果一旦造成传染,我们的诸多努力岂不是付之东流了?
我们周围,很多人恐怕是得了健忘症。记得健康教育专家们一而再大声疾呼或者说是苦口婆心地劝告,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要保持一定距离,“餐桌上的文明”要从你、从我、从他做起,餐饮业应实行分餐制,即使在家里吃饭,也应使用公筷和公勺,防止和避免病从口入。想必这些“温馨的提醒”,有些人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风声鹤唳的二三月份,多地就通报过多起因聚餐而导致感染的案例,对这些案例我们应该是记忆犹新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时为什么大大小小的餐馆饮食店会暂停营业?怕的就是人们在那种“勾肩搭背”的聚餐中,不知不觉地感染、传染。
据考证,中国从商朝的时候开始就是分餐制,后来到了唐朝,渐渐出现了合餐。而合餐制真正获得发展是在宋朝,因为椅子的普及,使得人们具备了围着桌子吃饭的硬件。到了清朝,合餐制就彻底代替了分餐制。所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合餐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容易成为一些疾病传播的途径。然而传统的力量是强大的,想要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就可大功告成。我们要像宣传保护大自然、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那样,下力气在相关场合宣传合餐、聚餐、不使用公筷公勺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讲解多种疾病通过口腔感染传播的可能,使大众牢固树立风险意识,提高健康素养,防患于未然。
风暴终将过去,灾难终将过去,但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决不可麻痹大意,决不可放松警惕,决不可又一次好了伤疤忘了疼。从这样一个高度来说,尽量避免多人聚会聚餐、提倡分餐制、不可分餐时使用公筷公勺,保持良好的卫生饮食行为,是我们不再重蹈覆辙的有效措施之一。
不过,关键还是积习难改哦,各位任重道远啊!
(写于2020年4月11日)
- 2024年02月05日
-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