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向生命奔跑》是由淄博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文化学者韩磊老师,在访谈了心脏中心王军主任,张红霞护士长,田海燕、刘琳护士,以及产科张飞跃大夫之后,精心编导的一幕情景剧。腊月二十四,小年过后第一天,淄博市中心医院“放歌岁月 启航未来——2019迎新春职工文艺晚会”在淄博剧院精彩上演。大屏幕上,那个怀抱婴儿向生命奔跑的身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随着飞鸟卫视手机同步播出,剧中人张飞跃大夫便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朋友问,故事是真的还是编导编的?那孩子后来怎样了?
今天,大年除夕,泥土将自己的采访手记整理出来,分享于大家!
采访手记:故事背后的感动
手记一:向生命奔跑
第一次知道张飞跃,是在2018年11月21日临床科主任、护士长访谈会结束后。因为她曾代表产科参加过首届“中国医师节”医院组织的演讲比赛。
《共同的使命》是她演讲的主题,讲述的多是别人的故事,同事的故事。当韩磊老师要她讲讲自己的故事时,她讲述了《百米冲刺草丛救子》的事。由于时间关系,没来得及细说,她就被科里打来的电话给叫走了。
一周后,与韩磊老师来到产科病房,再次访谈了张飞跃大夫,听她详细讲述《百米冲刺草丛救子》的故事。
两年前的1月24日,临近年关。那天,她上夜班。5点不到,她便早早地赶到科里接班,好让同事们早点回家。
或许是因为年关的缘故,病房里很安静,产房里也没有待产的孕妇,她便回办公室打开电脑坐下来写病历。不一会,电话铃响,她拿起电话“喂,产科值班吗,有一产妇,在茂业商场要生了,120准备出诊。”
挂断电话,她拎起接生包就往一楼跑。5点多,正值下班高峰,北病房楼前那条通往茂业的小路,被来往的车辆堵的死死地。虽说就几百米远,可120车根本开不过去。
她问出诊护士:“那产妇在几楼?”护士说:“电话里说,已到了一楼门外。”她说:“好!我跑着过去,你们跟车过去。”
这便是屏幕上,那个拎着接生包,在拥堵的车流中,向着生命飞奔的身影……
当然,屏幕上的镜头是为了制作情景剧大屏幕背景补拍的。拍摄场地和线路,则是按着事发当时的真实情景,由张飞跃本人重来了一遍。不过,再现的情景,缺失了当时的惊心动魄!
韩磊老师问张飞跃大夫:“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张飞跃大夫说:“当时,没想很多,只想着尽快地赶到产妇身边,看看是啥情况。”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她是如何从车流间飞奔着穿过那几百米的。
当她一气跑到茂业商场楼下,就听后边的绿化带中有人喊:“大夫,这儿!这儿!”
她赶过去一看,产妇坐在冰冷的绿化带旁哭喊“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大夫,快救救我的孩子!”她立马奔过去,查看产妇。在盖着的羽绒服下,新生儿已经出来了,只有脐带还与母体相连着……
“当时的情况很糟糕,婴儿全身青紫,不,应该说是黑紫,无啼哭,也没有生命气息。”张飞跃来不及多想,打开分娩包,迅速将婴儿脐带断开,然后用羽绒服和分娩包的包皮将孩子包裹起来。此时,120车也赶过来了。
她朝着路旁的人喊:“谁是孩子父亲,快跟我走!”她吩咐120,赶紧将产妇送到北病房楼五楼产科病房。
没时间做更多的处理,她抱起孩子转身就往回跑,用百米冲刺的速度,朝着北病房大楼跑去……
她一边跑,一边喊:“请大家都让开!请大家都让开……”。
她说:“我不知道当时的我跑地有多快?只知道孩子的父亲,一路上都没追上我。”看她抱着羽绒服,拼命地跑,拼命地喊,路上的行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都在问:“这大夫咋了?跑这么快?”
采访中了解到,张飞跃大夫,上大学的时候,就是一名运动健将,但却从来没有一次如这次一样地去拼尽全力。
跑到北病房楼一楼大厅,不巧的是,没有合适的电梯。时间就是生命!她抱着孩子就朝楼梯口跑……
一楼到二楼,中间有个夹层,楼梯特别高,待她一气跑到二楼,有点跑不动了。于是,便停了下来,把孩子放在地上,打开包裹,下意识地看了看孩子,小家伙依旧冰凉青紫,没有一点点生命气息。她顾不得那么多了,口对口地给孩子吹了两口气,轻轻地压了压孩子的小心脏,奇迹真就发生了,孩子竟然有了反应,小脚微微抽动了一下。
“有反应就好,有反应就有希望!”这么想着,张飞跃一跃而起,再次抱起孩子,由二楼向五楼跑去……
到了产科病房,她一边朝护士站喊:准备接120送来的产妇,一边抱着孩子冲向产房。她将孩子放置到复苏暖台,立即给予呼吸道清理、正压通气、心脏按压等急救措施。大约2分钟后,孩子有了哭声。
这时,孩子的父亲赶到了。张飞跃便向他交代孩子病情,告诉他孩子已经有了哭声,但还存在着出血和感染的隐患,需要儿科会诊,转儿科继续观察治疗。孩子父亲有点被吓傻了,呆呆地站在那儿,不停地点着头说“俺听你的!”。
孩子得救了,120车上的产妇也被推进了病房。对于一名产科大夫来说,没有比这更让人欣慰的事了……
在张飞跃看来,她只是做了她应该做的。她说:“任何一位产科大夫,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这么做。”或许,她从来都没有想过,有一天,她的故事会搬上舞台,会感动那么多的人!
说心里话,从知道这个故事,到采访、编排、拍摄这个故事,我参与其中,见证了全部过程。尽管这样,演出时,依旧感动不已。
即便是在今天,在敲打这些文字时,依然是泪湿双眼。
手记二:为心脏奔跑
淄博市中心医院心脏介入中心,位于南病房楼第十二层。因为春晚的事,曾两次来到这儿,与韩磊老师、侯凯主任一道采访过王军主任和张红霞护士长。
王军主任说:“心脏中心,是一个多学科合作科室,团队协作很重要。在这里,时间就是生命!一旦堵了血管,时间就是分分秒秒的事了。”
不在医院工作的不知道。临床科室、特殊岗位,除了正常值班医生、护士,还得有一、二线听班人员,一旦有急症或是突发情况,铃声就是命令,听班医生、护士,必须在20分钟内,到达指定地点。
护士田海燕,刚到心脏介入中心时,不会开车。每次听急诊夜班,都得爱人送。有一年寒冬,室外零下十几度,还下着小雪。半夜接到急诊电话,她抱上不到2岁的儿子就和爱人往医院赶。待手术结束,等在车上的爱人和孩子,都在后排座位上睡着了。为这,她逼着自己去考了驾照。
护士何萍,睡梦中接到急诊电话,爬起来就往门外走,一不小心,前脚踩空,从楼梯上摔了下来,脚踝崴了,鼻子磕破了,可她没管这些,愣是在规定时间内赶到了医院,穿上30斤重的铅衣,上了手术台。待手术做完,她才发现自己的腿都青紫了。
值班,听班,白班,夜班,心脏介入中心的护士,一年365天里,没有节假日,没有礼拜天,越是过年,病人越多;越是过年,越是忙活;越是过年,人们的心脏越是容易出问题。
每到除夕,听急诊的人,还没来得及吃上过年的饺子,一个电话就被召回医院。由于心梗病人发病急,无法预料,也不可能预料。所以,除了正常的值班人员,其他人随时待命。
护士刘琳,大年初二听急诊,一天内她跑了4趟医院,出门打了4次出租,一台手术都没耽误。待最后一台手术结束,她在有X射线的手术台上,已连续工作了10多个小时。当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家人都已经入睡了。
张护士长说:“为了缩短穿衣服时间,听班的时候,护士们都将自己的衣服按顺序叠放好,一旦接到急症电话,穿起来方便省时。”
我在想,是什么在支撑着她们,每天,每天,都在为心脏奔跑?
2018年,仅国庆节两天,她们就抢救了14位心梗病人,做了14台急症手术。
关键是病人来了,不论家属同不同意手术,医护人员都得从家里赶来,都得到位。由于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等,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很多时间都耗费在了医患沟通上。
韩磊老师问田海燕:“对于孩子,你觉得愧疚吗?”她沉思良久,没有回答。
韩磊老师又问:“过年了,你不想对家人对同事说点什么或是有什么心愿说出来让大家分享一下”。
田海燕想了想说:“如果说还有什么心愿的话,就是希望人们都保护好你的心脏,少出问题,少做急诊手术,我们就会少往医院跑,多在家陪陪家人和孩子。”
小田的儿子,今年已经5岁了,他已经习惯了半夜里响起的手机铃声。小田说,只要是夜里手机铃响,儿子就会惊醒,然后会对她说一声:“妈妈,再见!
这就是心脏中心的护士,为心脏奔跑的白衣天使!从她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种责任和担当,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
左:田海燕;右:刘琳
韩磊老师,穿上30斤重的铅衣,感受一下
过年了,谨以此篇,向依旧战斗在工作岗位上的医护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新
春
快
乐
往期回放
真正的人生,从五十岁开始
亲历改革开放40年:往事如昨不如烟
2018,走进科教科的日子
真正的人生,从五十岁开始
杂乱五章的文字
曾与我共事过的两位保洁员
照片中,令人感动的画面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医疗剧《到爱的距离》观后感
六月,写给自己的纪念
由“医生抢救时剪坏病人衣服遭索赔”想到的
为什么受辱挨打的总是我们的年轻护士
由《托人看病要注意的那些基本礼仪》一文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