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汶川
文 / 山栀子
穿越汶都高速最后一个隧道,高速中断,颠簸中我们进入汶川映秀镇。一辆警车,两辆小车在路口迎接我们的考察车队。虽有尘土飞扬,但热情暖心。
穿过一座独具民族风情的城堡,到了考察的第一站——水磨古镇。
车在羌城旅游接待中心前的广场上停下,一座仿布达拉宫建筑巍然屹立山头。导游告诉我们,这是水磨古镇标志性建筑——春风阁。登上去,扑面而来的是熟悉而亲切的楹联“羌笛何曾怨杨柳,春风遍吹新汶川”。
眺望古镇,尽收眼底。看吧,这赤祼祼地依偎在面前的,是一座怎样的水磨羌城啊!
两峰之间,一溪东去。群楼并起,商铺林立。依山而建,傍水而居。羌楼,藏色,汉阁,融合映衬,好一幅美丽的羌藏汉民族和谐图。微微道旁树,澜澜水中波。秋风习习,水声潺潺,步履纤纤,暖意融融。
联结春风阁的是禅寿老街。古色古香,高低错落。一路下行是青色的石板路,清澈的流水顺势缓缓蜿蜒淌过,在阳光照射下是波光粼粼。人声、水声、风声相和,古色古香又多了几分水色江南般的古韵。这里的许多楼阁,还保留着震前的砖板木料重建而成,或许是为了铭刻那段伤痛的记忆。家家不同阁,户户不同窗。但是,你一定会发现,家家户户的楼檐下,同挂着一面国旗,鲜艳夺目。导游说,挂起国旗,全是百姓们自发的行为:国旗在,信念在,恩情在。
老街的尽头,又是一个小广场。最引人注目的是观景墙,“大爱無疆”四个大字闪闪发光。它们是用地震中破碎的明清朝的青花瓷拼砌而成。望着它,闪烁着震撼而又温暖的光芒。看着不远处轰轰烈烈的援建场景,细数这一幢幢、一间间、一座座、一路路,再看那一路而来的碎石、断桥、陷路、垮房,还有那一组组怵目惊心的数字,我想,“大爱无疆”在这里才找到了最好最准确的注解,也有了更丰富深刻的内涵。
水磨镇八一小学是我们的分会场。这所由解放军二炮部队投资8000万援建的小学既具藏羌民风,更有现代气息。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抗震救灾的英雄校长谭国强,这位从灾难的废墟中挺过来的羌族汉子,在客人们的面前充满微笑的脸庞,终是掩藏不住深深的沧桑感。在导游的要求下,他用粗旷而热情的语言述说着他悲壮的映秀小学。
当我们驱车前往水磨中学时,学生们和校领导早已手捧洁白的哈达和鲜艳的羌红排队迎候在校门。当火红的羌红围上我的脖颈时,我用鞠躬的方式表达对孩子们真诚的敬意。在这所在震后重建的学校,最壮观的建筑,最亮丽的风景、最现代的设施下,接纳了阿坝州牧区的孩子和另一所受灾学校的借读生。生者是幸福的。
去往映秀镇的路,虽已经整修,但滑坡留下的痕迹依然可见,路边还有未清理的山上滚下的巨石,让人心生恐惧。
一切都是新的。宽阔的水泥路,精致的小园林,优雅的小街道,一排排拔地而起的新房堪比别墅。随处可见是正在加紧施工的身影。谁会知道,两年前的废墟上重生了这“小桥流水人家”呢?还有那所即将竣工的映秀七一中学,让人想起温总理的话:在灾区,最美丽,最坚固的是学校。
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步入漩口中学遗址,也就是汶川地震纪念中心。在一片新建面孔中漩口中学五层教学楼倒下的身姿被永久保留着。破裂的钟表,指向14:28分。我手捧一支黄菊,虔诚而小心地放在了纪念碑前,默默祈祷,心如潮水。在这一栋被毁的楼下,在这一堆堆砖石间,多少优秀的教师和孩子就这样走了,还有多少孩子至今仍埋在废墟里,还有多少的生者亲人在守望?
返程时我们走东线。沿着岷江而下,两边连绵的群山几乎都被剃了光头,赤身祼体,不见一丝绿色的肌肤。江对岸的213国道早已被垮塌的山石掩埋,断裂的高架桥仿佛还在向路人诉说着5·12的悲壮与恐惧。让人忍不住想起,地震突袭,天崩地裂,乱石飞溅,哀号遍野。很难想像,在地震发生后的几天里,解放军官兵,是怎样从这样的“天险”翻山越岭地冲向灾区,在余震不断,命悬一线的死亡之谷里挺进救援。
“导游”是不得不提及的,他是汶川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袁刚。我们一路行来,都是他亲自引领、介绍。他异常平静地介绍着汶川的学校重建,汶川的英雄师生,还有他自己亲临救灾一线的经历。他用风尘仆仆、率直热忱诠释着灾区人民的感恩和信念。他和汶川一中的龙绍明校长一路将我们送到映秀的出口,挥手作别。秋风中,是坚毅的身影!
羌族,这个“云朵上的民族”,无疑在“5·12”中成了一个最悲壮的民族。汶川,这个“震撼世界的山区”,两年过去了,这个曾经被夷为废墟的地方,这个曾经被全世界的人牵挂和惦念的地方,当我们回首那些不堪回首的一幕幕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期待着它的浴火重生。然而,亲历汶川,我看到的是灾区重建的新表情、新精神。
汶川不相信眼泪。逝者已矣,生者当更加坚强幸福地活着!
——写于2010年11月。
推荐阅读:
1.白云深处,后河人家
2.【论道】培养创新力,贵在课堂“突围”| 刘继蓉
3.山栀子:人人都是城市“风景”
4.【黄老师讲作文32】题文呼应 妙语点题|山栀子
5.刷屏时代,每天都是“读书日”
- 2024年02月05日
-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