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苏轼的一首禅诗 ,想象丰富,禅意浓浓,更令人深受启迪

苏轼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他也深受禅宗的影响。禅宗早在唐代就非常盛行,到了北宋更得到了大力发展,文人墨客甚至都以向禅而感到自豪。而东坡先生因为仕途遭遇坎坷,也希望在禅宗那里寻找到人生的归宿,于是便有意无意地接触了佛禅思想,并创作了很多禅诗。
自从被贬黄州之后,先生就在人生低谷中奋力挣扎,而帮助自己走出困境的,正是这些佛禅经典、以及与僧侣们的交往,诗人也从中理解了更深层次的人生真谛。下面介绍苏轼的一首禅诗 ,想象丰富,禅意浓浓,更令人深受启迪。
赠龙光长老北宋:苏轼
斫得龙光竹两竿,持归岭北万人看。
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
苏轼一生坎坷,更是宦海沉浮,他曾多次被贬,在他花甲之年还被贬到惠州。此后不久又被放逐到儋州,直到他年终前一段时间,才被获准渡海北还。途中他经过广东韶关的龙光院,受到住持的热情款待,于是留诗纪念。
苏轼儒释道兼修,更有佛家慧根,也经常与僧侣们往来。早在他担任杭州知府时,就深入研究过禅理,所以龙光的长老才与他谈得非常投机。苏轼也感觉很久没有如此心情舒畅了,更在诗中抒写了禅趣。
作者先写眼前景况,“斫得龙光竹两竿,持归岭北万人看。”龙光寺历史悠久,寺院中有很多古松苍柏,也种植了一些青竹。竹为岁寒三友之一,也象征着百折不挠的精神,高风亮节的士大夫们都非常欣赏它。他请人砍下寺院中的两根竹子,然后将其拿到五岭以北,给千万人观看。
苏轼一生都与竹有着深厚情结,也因爱竹而流传了很多佳话。他曾说,不可食无肉、居无竹,还写过很多关于竹的诗词。比如“料得清贫谗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由此还贡献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
“竹两竿”,令人想见寺院中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清幽景象,也委婉地盛赞长老的超尘脱俗。诗人希望以此感化众生,并暗喻自己节操如故的深意。先生本想终老儋州,没想到大难不死,还能返回岭北,心中立刻涌起一阵喜悦之情。
宋代曾有高僧写过两句禅诗,“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意味着世人若要懂得无为大法,就要感悟不生不灭之妙理。而苏轼直接就将寺院的青竹砍断带走,也表明他深信人生沧桑,又包罗万象;凡尘之中因果循环,也是缘聚缘散。
后两句抒写得益于禅学、而终身不懈的心境,“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龙光院的青竹之中藏有光大禅宗之水,诗人斫之持归,正可见先生对其非常崇拜,也表达了对禅境的倾慕。而用一滴水进行沾溉,竟能涨起西江十八滩,也是先生的奇思妙想。
韶州府曹溪在府城东南三十里,源出狗耳岭西流合浈水。至唐时有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居此,大兴佛法。所以,曹溪又是六祖惠能的别号。“西江”,即长江;“十八滩”,在长江的支流赣江上。
诗人身受曹溪竹水的感染,心受禅学灵气的激发,也变得更加豁达。他坦然地对待人生的各种磨难,也彰显出诗人机锋四溢的禅学功力。
苏轼在海南时发现城东有两口井,相去咫尺而异味,井水出自岩石罅隙,先生细细品尝,便悠然地说,“我寻白龙不见,今知其在此安家了!”诗人善于想象,也希望利用自己的博学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和激励更多的青年才俊。
纵览苏轼的这首禅诗,禅意浓浓,也启迪深厚。作者因为一次偶然的探访,既结识了寺院的长老,聆听了他的很多教诲,也得到了曹溪竹水,更希望其能泽被后人,启迪凡尘,也算是自己的一点微薄贡献。
其实更多的人认准的是苏轼的高风亮节,就如那挺拔中空的青竹,正象征着诗人伟岸不屈的品性。所以不仅苏轼爱竹,就连诗佛王维也经常吟诵竹。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体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更让诗人们可以静心于喧嚣的尘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