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天马
天马村位于天马街道南部,距县城9公里,由原铜岭村和龙潭村合并而成,驻地铜岭八字弄新区。有村民2198人,村域面积1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27亩,山林面积21249亩,其中毛竹林面积4167亩。
村内风景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燕山红色革命根据地、古建筑四合院等文化遗址,具有石人传说、石马传说、太子岭太子出生等文化传说,更有龙潭古道、太子岭古道等各色古迹存于村落境内,形成了层次丰富、内容多元、氛围浓厚的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古韵
天马
秀美龙潭
玉龙走潭山水如画
境内有河道一支,名曰龙潭溪,又称南溪或私溪,发源于江山县坛石镇和天马村交界处山峰,属钱江源源头水系。龙潭溪穿全村而过,全长23.1公里,流域面积179.15平方公里,落差168米,水量充沛,四季常流,为常山县第一条可以全流域游泳的小河。
龙潭景观位于天马村的东面,群山环绕,风景优美。地处县城之南,是城市的后花园,又是城市的氧吧,是市民休闲、观光、游览胜地。有山间道路,可以开车直通中心景区。
龙潭之水,犹如玉龙走潭悬于山间,似珠帘倒挂,似悬空彩练,把恬美村落妆点的如诗如画。龙潭古道沿线瀑布有多种不同的景观,既有宏大的白练腾空,也有小家碧玉式的似玉如银。河道两岸山岚陡峭,林木繁盛,更有“活化石”之称的江南红豆杉、体型硕大的樟树和松柏。这些瀑布从山中而来,从民居前、阡陌旁、田埂边远去,像美丽乡村的孩子,从山里走向世界。
龙潭之美,不浮于其表,亦美于代代相传的动听传说。相传,天降大旱接连几个月未降半滴雨,人们虔诚地拜佛求雨并未感动龙王。这一天,在阁底乡返梓省亲的陶知府,夜深人静之时来到水潭边,把随身带的牛角号放进水里,然后燃起一炷清香,自己面潭而坐念起经来。
只见一条大黑蛇身子慢慢变小,最后钻进了牛角号。陶知府念完一段经书,就拿起牛角号放入怀中,像来时一样,一路念佛求雨往回走。说来也怪,他走到何处,雨下到何处,等他到达家中,雨也就倾盆而下了。
原来那条黑蛇竟是敖广的二太子,管辖这一带,他不忍看百姓受灾,偷跑出来解救人们,那个水潭便是他的落脚之处。第二天,陶知府带人来到水潭边,摆上了供品面向水潭拜了三拜,把这事详细地告诉了大家。人们为了纪念龙太子,就把这个潭叫作龙潭,而潭边上几户人家的弹丸小村也就取名为龙潭村。
红色燕山
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天马村现存有燕山红色革命根据地遗址,当年常山县内的革命武装斗争就是发生在此。“燕山暴动”通过老一辈人口耳相传,听见的是革命先辈为了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英勇故事,传承的是镌刻在历史印迹中的不朽革命精神。
1932年7月,革命志士姜仁光、郑斌、姜良三人在“三山”(常山、江山、玉山)接壤处的燕山(天马村铜山自然村),创建了一支革命武装,开辟了新的游击区,与江西速去联成一片。
燕山离县城城南约十公里,山高地僻,姜、郑等人在村民徐冬富的房子后面盖了二间茅棚,作为开会、碰头的场所。当时的革命组织名为“燕山临时办事处”,后改为“闽浙赣三省边区游击司令部”。原定于15日凌晨举行武装暴动,不料,被当地声教乡乡长封立芳发觉,进城告密。13日凌晨,国民党浙江省衢(州)处警备司令部派该部一团二营营长张继率五、六两个连以及常山、江山的保安基干队,分四路“围剿”燕山。得于隐伏在敌警察局工作的徐时云、江志祥的情报,燕山的全部人员提前转移。
事后,徐时云、江志祥和郑寿福等人被捕。敌对徐施以酷刑,但是徐宁死不屈,始终未吐一词。随后姜仁光等人由燕山转移到钳口乡的三茅畈村李祖辉家,经过大家研究决定:姜仁光去江西向上级汇报,下一步行动等他返回常山再定;姜良仁由徐定杰会送去江西,其他人员分散隐蔽,暂停活动,至此,燕山革命活动也到此终止。
文:徐梦川
图:刘群
监制:丑小新
换个角度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