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七律长征ppt(长征的背景和意义)

秒懂百科七律长征讲解?

①将士远途出征:为国远长征。

②长途旅行: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③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离开原有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同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④泛指漫长艰苦的革命历程和建设事业。

红军长征的背景和意义?

红军长征的背景: 长征是由 1934 年 10 月开始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 600 余次战役战斗,攻占 700 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 430 余人,平均年龄不到 30 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 14 个省,翻越 18 座大山,跨过 24 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 1935 年 10 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 年 10 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时久、规模大、行程远、困难巨、影响广,为中外战争史上所仅见。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它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培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它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培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长征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七律 长征》出自小学几年级

  • 小学五年级,我学的是苏教版是五年级时学的

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 长征》:“红军不败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

  • 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 长征》:“红军不败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是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中华民族有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 正确答案: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从七律 长征中感受到了什么?求解答。

  • 问题补充: 快快快
  • 抄几句诗,然后说体现了革命军人不怕困难,不怕艰险的精神,胜利是属于革命的之类大同小异的话,就差不多了。

七律长征的诗意七律长征的意思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作于1935年10月。全诗内容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wēiyí)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的首联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颔联描绘了“腾越五座岭”和“疾跨乌蒙山”两幅“长征图”;颈联描绘了“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两幅“长征图”。尾联描述了长征最后的历程,写出了战士们的双重喜悦。全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长征赞颂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七律长征赞颂了红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

《七律·长征》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者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胜利在望,心潮澎湃,于1935年10月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红军全称中国工农红军,是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1928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

七律长征题目中七律什么意思

一种文体,讲究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七言律诗声。分五言、七言两体。七字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七律长征中词语意思

七律长征中词语意思: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走泥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三军:指红军一、二、四方面军。

七律长征中寒和暖的意思是啥

暖,是在渡过金沙河之后,想到战争马上会胜利,觉得心中暖暖的,渡河的时间是在五月,河水已暖,所以可以说触景生情。寒是指渡过了天险鐡索之后想起牺牲的战士仍心有余悸。

解释寒:影射敌人的冷酷与形势的严峻。暖:温暖。

全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

七律长征中运用夸张修辞的句子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个句子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把五岭山和乌蒙山视为细浪和泥丸,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

原文如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的诗篇之一,是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深刻表达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本文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长征中云崖暖铁索寒的意思

一、含义:

1、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暖:被一些学者指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也有学者说意思为直译后的温暖。)

2、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寒:影射敌人的冷酷与形势的严峻。

二、赏析:

“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