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回忆我的母校

回忆我的母校
————
□∕文:汪霞
我的母校汤桥中学,位于汤桥街头小坡上,那是我度过了三年青春时光的地方。时光匆匆,转眼即逝,如今我在母校毕业二十多年了。
一直以来,汤桥中学的名声很大,会读书的学生很多,走出去的优秀人才也很多,尤其以万家、龚家、许家、张家的孩子成绩优异。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那时家境贫寒,读书条件也没有现在这么好。因为同是一个地方人,彼此都认识。不像现代人读书都往城里挤,反而都陌生了。
那时没有什么小长假,但学校春秋两个学期都要各放一个星期的农忙假,去帮助家里人进行田间劳作。

农忙假真的很累,除了帮家里干农活外,春季农忙假结束后还要向学校交芦苇,秋季农忙假结束后要交茶子。每个学期开学除了交学费,还要交600斤干柴,没有柴的交钱代替。
那个时候去学校基本都是走路,一个星期有五天时间住校,星期六也要上半天课才放假。

小小年纪的我们,生活自理能力很强。吃的是食堂蒸的饭,菜是干菜,家里带来的,管吃一个星期。偶尔运气不好时还会被别人偷了饭,白白饿一顿。 住的是上下层的统铺,也不怕从床上摔下来。尽管相当艰苦,但并不觉得累,感觉时光慢慢,日子舒心,没有忧愁和烦恼。
如今20多年时光过去了。每当清闲时翻看以前的照片,那些逝去的光阴仿佛就在眼前。时间都去哪儿了,儿时的伙伴也甚少联系,他们都过得好吗?
1994年毕业照(前排右二为作者)
村里的女孩子初中毕业后,大部分都去学习理发或做裁缝,或者干脆外出打工。每每想起那些逝去的光阴,想念那个山林深处的老家,想念周围的邻居,思念那里的一草一木,还有山上的果实,内心总是难舍难分。
最难忘的是求学路上,每次都要起个早床,去赶村里的龙马车,生怕错过而要多走十几里的山路。生活也极为艰苦,吃的最多的是酱油拌饭。
作者母校一角
那时候吃个商品粮能够上技校,供销社买个东西有时要排队,遇上中午下班后,足足要等上几个小时。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父母亲老了,我也中年半载了。每每和孩子说起我的少年时光,总要感慨不已。
作者母校一角
过去的二十多年,我从一个初中毕业生转变成一名基层行政干部,尽管平平淡淡,但却温馨如昨。
记得前些年我在太阳升镇工作时,看到政府院子里有一群四川凉山务工人员聚集,从他们的穿着和神态,以及他们小孩的眼神,我能清晰感觉到他们生活的艰辛,甚至还不如二十年前的我们。人与人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差别怎么那么大,真的要珍惜生活、感恩生活。

二十多年,流走的是时光,积攒的是年轮。随着人口的减少以及城镇化的加快,汤桥中学生源越来越少,后来合并到了黄沙中学。一所创办了几十年、业绩斐然的中学不复存在,但我还是会常常想起那里的人和事。
今天借古城旧梦这个平台,向从汤桥中学走出去的学子们问声好,并向在汤桥中学工作、生活过的老师们致敬。
【古城旧梦】出品微信号:gcjm888888
汪 霞:1980年出生于江西修水,祖籍奉新。2001年毕业于九江师专,现为修水县某乡镇基层公务员。
申  明:①作者发稿至《古城旧梦》,则视为授权让《古城旧梦》首发和原创;②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聊天群,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