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选自哪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
文|教育知识汇
图|网络配图
如果说我们根据《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来提出一个问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还有就是你所提出来的这个问题,你又是怎么回答的?
比如:为什么会是“我的”叔叔于勒呢?而对于我来说可能会这么回答,这篇课文是以若瑟夫的儿童视角来写的。
其实这篇课文就好比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样,因为《孔乙己》这篇文章是以咸亨酒店的一个小伙计的视角来写的。
所以这些角色在文章中都是以“我”的身份来写和说话的,而文中的这些“我”,也都是作者精心设置的人物形象。
但是这些人物大多都不是本篇文章的主角,为此他们(她们)的出现也只是作者为了方便自己叙述文中故事所想出来的罢了!
还有就是使故事的情节看上去更加的生动形象,同时还将会更加的唤起每一个阅读这篇文章的读者兴趣等等。
因此在很多课文中,像这样以“我”为主讲故事的文章还有很多,然而这些文章中的“我”都不是作者自己,往往是因为虚构文章的基本内容所特定的。
如果说你能够像上文所说的那样,理解文章中的“我”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就我们开头所提的这个问题来看,依旧还可以有更深刻的一个理解。
因为文章中的这个“我”不是“小伙计”,更也不是什么小弗郎士,而单纯的只是一个若瑟夫。所以人物角色的不同,作者所给予的期望也是不相同的。
于是不同的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内心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为此我觉得我们还是很有必要就这一个问题再进行一次探究活动。
我们一定要学会阅读和分析课文,比如在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中,若瑟夫的视角其实就只是一个儿童。
01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个儿童的视角来写这篇文章呢?
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在这之前我们所学过的一篇课文《皇帝的新装》。里面就有一个小孩子,把皇帝什么也没有穿的这个事实大声地喊了出来。
因此很多人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用儿童的视角来写,可作者就偏偏要用这样的写作手法,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还是因为小孩子没有我们大人的思维和顾忌,所以他只说把自己眼睛真实看到的事情说出来了而已。
而作为文章的一个小细节来说,这个小孩子在文章中其实是没有什么具体名字的。
但这里不用具体名字的原因也不是因为这个孩子就没有名字,而是因为他只是一个儿童的代表而已。
若瑟夫在文章中只是一个儿童,还有就是他的这个身份决定了他具有一般儿童身上所具备的所有纯真的特点。
因为在他的眼中,没有穷也没有富的于勒叔叔,有的只是一个叔侄关系而已!
所以文章说写道的当他得知卖牡蛎的就是他的于勒叔叔时,他忍不住细细地看着他的脸,看着他的手。
然后看完之后,又因为同情于勒叔叔,于是就在自己的心里默念:“这是我的叔叔,我爸爸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啊!”
这里我们还需要注意一点,这是我的亲叔叔啊,他为什么会沦落成现在这个样子,而我却什么也帮不了他。
因为这句话是出自于一个儿童的内心深处,所以我觉得这种感觉十分的形象,也许这就是这篇课文中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吧!
02如果说你是一个用心的读者,那么你一定还会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
以若瑟夫儿童的视角来看,他一个孩子又怎么会对生活中的人情事故看得那么细,述说得那么准确呢?
比如文中的“我”对自己的“父亲”向船长打听于勒的这一节叙述来看:
父亲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一面恭维,一面打听有关他职业上的事情,例如哲尔寨是否重要,有何出产,人口多少,风俗习惯怎样,土地性质怎样,等等。后来谈到我们搭乘的这只“特快号”,随即谈到全船的船员。最后我父亲终于说:“您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您知道点儿这个家伙的底细吗?”船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谈话,就冷冷地回答……
而这一番观察和见解,我认为绝非是一个儿童所能为的。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莫泊桑忘了他写的文章是以一个儿童所见的事了吗?
其实不是的。《我的叔叔于勒》选入中学课本的时候,其编者就已经把这篇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段都删除了。
其这篇文章的原文开头是这样的:
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佛郎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奇怪,他于是对我说: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一桩故事,这故事,我一直记着不忘的,我这就讲给您听。事情是这样的……
而这篇文章的原文结尾是这样的:
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看完这两段话,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吧!其实讲故事的这个成年人就是若瑟夫,而他的身份是作者的一个好朋友。
为此,这样以成年的若瑟夫来追述这件事的话,那么关于船长那一节的意思我们就不难理解了吧!
但有些读者又不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在故事里套故事呢?难道是作者想让成年的若瑟夫来叙述发生在他童年时的事情吗?
03其真正原因是这样的,因为儿童的视角是非常可贵的。
我们不妨把这篇文章的原文开头和结尾结合来看一下,若瑟夫因为儿童时期对叔叔于勒的事件记忆深刻,导致每当自己看到一个要饭的,都会忍不住想给他五法郎。
那是因为这是若瑟夫儿童时期的印象,然后又是经过时间的筛选而留给了成年后自己的一个痕迹。
然而就是这个印痕,能够更进一步的加深人们对这个故事的感染力。而我觉得这也正是作者莫泊桑想要文章内容表达更精彩的高明之处吧!
当然了,这样做的目的我觉得也是为了以儿童的视角来透视这个社会的现实,更是以儿童的名义来唤醒属于人性的那份纯真吧!
最后,读到这里你作为一个读者有何感想呢?
还有就是你还能在所学过的文章中找出一篇用儿童视角来写作的课文吗?
并说出他的奇妙之处在哪?
PS:@教育知识汇,90后教育工作者,专注小学语文,专注家庭教育;热爱看书、写作;喜欢旅行、拍照。
参考:《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