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粽子的由来(粽子的由来和风俗)

粽子的由来(粽子的由来和风俗)

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还有一种说法,粽子是用来纪念屈原的。

传说是屈原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国家被敌人侵略分裂,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赴死。屈原去世以后,楚国的人民非常哀痛,为了不让江河里面的鱼虾破坏屈原的身体,大家纷纷向水里投入食物。但送给屈原的食物也不能让鱼虾吃掉啊,于是为了不让送给屈原的食物被鱼虾吃掉,人们就用竹叶将饭包起来做成粽子投入江中。自此以后,人们为了表达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每到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就会做粽子。

发展到今天,粽子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变化,不仅仅是在形状外观上发生了改变,在品种、风味上也都根据大众的口味进行了调整。粽子的味道以甜、咸两种为主。其中甜味的粽子最常见的有白米粽、枣泥粽、豆沙粽等等;咸味的粽子主要有肉粽、火腿粽、虾仁粽等等。随着粽子口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奇妙的口味出现了,比如一个粽子有两种口味,一边咸的一边甜的,一边肉馅的一边豆馅的,不同的粽子加以不同的辅料,使粽子家族越来越庞大,也越来越奇妙。

随着生活越来越好,粽子,不仅是在端午节吃,逢年过节人们也会包上几个。

看过了这篇文章,了解了粽子的由来以及粽子的发展历程之后,大家是不是对粽子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呢?那么我们赶紧动手,包起粽子来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