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开疆纪
周仓舞大刀,
爱恨情仇皆形于色,
左砍右杀老大为王。
──纸上谈兵点评
王震将军瘦长挺拔,白发后掠,直鼻梁,厚嘴唇,大嘴巴。将军坦荡耿介,怒则嘴咧齿突如金刚,乐亦嘴咧齿突似孩童。发言讲话,情感毕露,两个拳头上下挥动,如挥大铁锤。晚年尤喜穿深灰色中山装,任国家副主席仍如是。
龇牙咧嘴的王震也有可亲可爱的一面
(图片为私人藏品)
1985年10月26日上午,时任中顾委副主任的王震上将急急乘专机飞往南京,向许世友遗体告别。笔者作为新华社记者有幸随同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林祥(原南京军区政委)、司令员向守志赴机场迎候。王震皓首长身,策杖而下,且以杖指诸将军,一一直呼其名。
下飞机后,王震直驱军区三所设置的临时灵堂,向许世友遗体告别。王震与许世友分属一野与三野,两人在战争年代并无交接,新中国成立后也仅在会议上见过面,来往不多。其间,王震将军有针对性地对诸位将军说:“昨天晚上,我去看望了小平同志,今天我是受小平之托来向许世友告别的。”王震强调,许世友是一位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功勋的人物。许世友这次土葬,是邓小平签发的特殊通行证。接着,王震又幽默了一句:”我们这批老骨头,谁也别想再领到这通行证了!”
将军火辣热心,快人快语,风骨棱棱,给余印象极深。
1985年10月,王震急赴南京,代表邓小平向许世友遗体告别。图为向守志(中)、郭林祥(左)、陈再道(右)等到机场迎接。(图片摄影:孙小振)
南京军区将领迎接王震(图片摄影:孙小振)
《三国志》论关羽与张飞:“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惜小人。”毛泽东引之论王震将军:“取两人之长,去两人之短。”
王震将军凡受领任务,必蓄胡留须,不达之不净面。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等戏呼为“王胡子”。
力大无比的“雷震之子”
王震将军,湖南浏阳马跪桥人,农民身世,小名王余开、王正林,后改名王震。父王贵才;母董其谱,人称“王家老大的堂客”。将军出世,始难产,恰雷雨大作,母惊呼,遂出。故人称其为“雷震之子”。
王震将军儿时即能识字断文,并非“大老粗”,6岁由爷爷领至邻村读私塾,人皆刮目相看。次年因顽皮退学,跟姑父习武,学大正拳。10岁又入邻村私塾复读。13岁时随二叔到长沙打工卖苦力,当上了一名铁路工人(长夫)。王震是共产党领导中少有的“工人阶级”。
1923年著名的京汉铁路大罢工爆发,16岁的王震受罢工领导人郭亮委派散发罢工传单,亲眼目睹群众运动的强大威力。次年,王震被任命为工人纠察队队长,后被选为长沙职工分会执行委员。某日,纠察队护送一位长头发的“书生”到长沙给工人演讲,王震负责护送,由此而与之结识一生,追随始终。此人时称“毛润之”,即毛泽东也。
王震将军善拳,武艺高强,力大无比。红军时期某日,将军率部行军于一山坡小休息。忽见一大石横在前方道上,王震问某团团长:“你试试,能搬走它吗?”团长急摇头。又问政委:“加上你,两人一起上,能搬走否?”团长、政委挽袖用力推之,大石纹丝未动。此时围观者众,只见王震弯腰蹲腿虚坐,双手扶石,亦抱亦掀,大吼一声:“下!”大石头就骨碌碌地滚下山去。据传,该大石滚下山后,正好砸在一过路的轿子上,某土豪“哎呀”大叫一声,便呜呼哀哉了。
王震为部队作动员号召(图片为私人藏品)
善动脑,用计多
王震将军并非一介武夫,将军熟读《三国演义》,作战善动脑,用计多多。
1934年秋,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后从黔东出发向湘西进攻。湖南军阀何键闻讯,遣湘鄂黔国军十个团,直扑红二、红六军团永顺驻地。是时,贺龙决定部队主动撤出永顺县,虚晃一枪,于城北吊井岩设伏歼敌。不料,敌至永顺,便不走了。次日,红二、红六军团又向北退60里,于龙家寨布置设伏。不料敌至吊井岩,又不进了。此时,好多人说,三鼓而竭,不能再退了。贺龙问计于王震,王震答:“虚晃一枪,败下阵来,卖个破绽,让敌中计,再来个回马枪。”贺龙问:“还退吗?”王震答:“退。”贺龙问:“在哪儿打?”王震说:“在颗沙、塔卧。”贺龙十分高兴,同意了王震的计划。
王震得令,率部急奔颗沙、塔卧一带,但他策马看了一下地形,便果断下令继续撤退,向十万坪地区进发。十万坪是一狭长谷地,谷地两侧,山丘逶迤,上面是又矮又密的茶树,既利于隐蔽,又利于出击。
王震布置埋伏后,贺龙赶到,挥着花皮马鞭,大发雷霆:“你为什么把部队带到这儿来?”王震答:“颗沙、塔卧地形太狭窄了,这儿可以歼灭更多敌人。”贺龙望了一下周围地形,仍有余怒:“改变阵地,为什么也不报告一下?”王震大声答道:“没有事先报告,我承认错误。但在颗粒、塔卧,我们只能歼灭敌人一个团。你是总指挥,你不同意,我把部队带回去。”贺龙无言,举望远镜四周观望,然后说了声:“好,就在这儿打!”
是役大捷,歼敌1000人,俘敌旅参谋长以下2000余人,机枪10挺和大批子弹、马匹和军用品。
每战必打头阵
王震将军作战以勇猛著称,每战,必跟前卫打头阵,每至关键时刻,必站立一线指挥。1938年冬,日寇进军汾河,直指晋东南。王震将军奉命夺汾河。战前动员,将军立一棺上,挥拳大声曰:“我领头向前冲,要死我先死,死后装进这口棺材里。”是役,部队激战一昼夜,大捷,将军头部负重伤。1947年5月4日,西北野战军总攻蟠龙镇。时任二纵司令员的王震将军至前沿,见敌有溃逃迹象,急取卡宾枪,跃出战壕,大喊道:“我是王震,跟我来!”部队官兵士气大振,潮涌而上,随将军冲向蟠龙镇。
曾任武汉军区副参谋长的开国少将江含章将军说,王震每战必打头阵,战后又屡屡检讨。图为笔者吴东峰采访江含章将军时的合影。(图片为私人藏品)
红二方面军领导贺龙、任弼时、关向应,每当战时必下死命令,不许王震打头阵。凡战后总结,王震仍屡屡因此而受批评。贺龙说:“王胡子再打仗,我得给你加个警卫,看你往前冲?”任弼时说:“王震,你这不是英雄,是英雄主义。”关向应说:“王震一打仗,就往前跑,太冒失了。你‘光荣’了谁带部队?”王震闻之低头不语。曾任一二零师参谋的江含章与余笑言:“对这些批评,王震会上表态虚心接受,事后总是坚决不改。”
五次“长征”
1972年4月,组织决定伍绍祖由共青团调国务院任王震秘书。闻知王震将军脾气大,伍绍祖有些犹豫。而此时,胡耀邦则鼓励他去。胡耀邦对伍绍祖说:“你放心去吧!王震同志最大的特点就是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不会由于他搞阴谋诡计,把你陷进去。”
欢送王震南下“小长征”(图片为私人藏品)
伍绍祖回忆,胡耀邦还概括介绍了王震在战争年代五次“长征”的著名经历:第一次是从湘赣边到湘鄂川黔,率红六军团与红二军团会合;第二次是率二方面军从湘鄂川黔到陕北;第三次是抗日时向东打到晋绥,然后再回到绥德、延安;第四次是南下北返,回来保卫延安;第五次是他主动请缨,向西解放了青海直到新疆。
王震将军临危受命,无所畏惧,屡屡率部“长征”,南至湘粤,北至新疆,名副其实。
王震、王首道南下作战的布告(图片为私人藏品)
1944年10月,根据党中央的部署,由三五九旅为主力组成以王震任司令员、王首道任政委的八路军南下支队,执行南下作战、开辟新根据地的战略。部队长途跋涉,英勇转战,途经八个省份,跨越半个中国,行程两万余里,先后突破敌人100多条封锁线,进行大小战斗300余次,于1946年秋胜利返回延安,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任务,被誉为“第二次长征”。
请缨挺进新疆
罗元发将军回忆,1949年10月,王震将军向毛泽东请缨,率部挺进新疆。启程之前,毛泽东于河北平山西柏坡约见王震将军,以红娘喻其进疆角色。毛泽东说:“你到新疆去演红娘,既为配角,又为主角。要有很高的艺术哟!”毛泽东的比喻,既是对王震交代任务,也是对王震提出要求。
王震将军入疆后,率部驰骋天山南北,以霹雳手段治疆,以发展生产抚民,基本稳定了复杂的新疆局势。罗元发将军回忆,王震治疆的态度十分明确:他说,对负隅顽抗、作恶多端的土匪,能争取的要争取,争取不过来的,“必须用大炮讲道理,用刺刀去教训”。
王震在西北指挥作战(图片为私人藏品)
罗元发回忆:在王震指挥下,进疆部队首战甘河子,围歼红柳峡,追击北塔山,激战冰大坂,先后五次横穿戈壁。大小百余战,王震皆亲临指挥。俘匪首乌斯满、贾尼木汗、乌拉孜拜、司迪克、布尔布加甫、沙开等。艾山、哈里克、胡赛音、谢尔都曼等80多个部落望之归降。新疆建设兵团之建立,亦为王震将军之首创。
霹雳手段灭疆独
王震将军以霹雳手段治疆,曾有效地把疆独势力消灭于萌芽之中。1951年4月,新疆伊犁召开了一个“五十一个知识分子座谈会”,会上公然提出关于维吾尔斯坦共和国的问题。由新疆民族军改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军长列斯肯等部分高级干部竟出席了会议。
上图为王震1951年4月20日亲笔签发的新疆军区司令部关于单军帽配戴规定的通报,该通报由新疆军区参谋长张希钦、副参谋长祖农特伊甫夫发布。王震时任新疆军区司令员。(图片为私人藏品)
王震将军闻之雷霆震怒,立即召开了中共新疆分局紧急扩大会议。会议主题就是批评该座谈会提出的“关于维吾尔斯坦共和国的问题”。原新疆军区参谋长格尔夏口述《格尔夏回忆录》记,在这次会议上王震首先谈了前苏联联邦制和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根本区别,接着一针见血指出:“提出什么共和国问题,实际上是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极端错误行为。”
王震将军越讲越气,越讲越火,嗤牙咧嘴,挥拳拍案。格尔夏回忆,没有想到王震将军竟走到少数民族干部面前,一一点名警告其分离主义思想苗头。当他走到五军军长列斯肯面前时,气愤地指着他说:“你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长,竟然会去参加五十一人座谈会,这是叛国行为,要杀头!”列肯斯闻之双腿发抖,几乎晕倒,被人扶出会场。
曹达诺夫将军向笔者吴东峰介绍王震治疆情况后,在乌鲁木齐家中与笔者合影。(图片为私人藏品)
2002年7月31日,笔者于新疆乌鲁木齐采访了仅存的少数民族开国将军曹达诺夫。将军曾遗憾告余,第五军军长列斯肯,白俄罗斯贵族,前苏联十月革命后流亡中国新疆,参加革命后组织领导了“伊宁暴动”。1945年4月8日,新疆“三区”(伊犁、塔城、阿尔泰)成立民族军,约有三万余人,列斯肯任军长。民族军中骨干多为前苏联人。1951年列斯肯回前苏联,后下落不明。
八千湘女上天山
王震将军率部进疆后,军营中传顺口溜曰:“抗日战争打硬仗,南下北返饿肚肠,烂(南)泥湾里去开荒,胜利之后去新疆,成了光棍丢爹娘。”王震号召“扎根边疆”,部队官兵发牢骚云:“没有老婆安不了心,没有孩子扎不了根。”王震将军闻之黯然神伤,遂命令兵团去湖南召一批女兵进疆,以解决“光棍”问题。据云,1951年共招收湘女3862人进疆;1952年又招4000多湘女进疆。由此上演了一出“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悲喜剧。
王震在新疆(图片为私人藏品)
南泥湾美名扬
南泥湾,延安之南大门,纵横120里,土地荒芜且肥沃。
1941年某日,毛泽东作报告说:“国民党不给我们发饷了,我们的队伍是解散了呢,还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呢?”王震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五九旅旅长,闻之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率三五九旅回到延安附近,进驻南泥湾,官兵一手拿枪、一手挥镐,垦荒种地,纺纱织布。伍绍祖言,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由此始也。
《解放日报》关于南泥湾大生产的报道
(图片为私人藏品)
1941年、1942年两年,该旅开荒耕种30余万亩,年产粮900余万斤,除全部自给外,每年上交公粮300多万斤。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花篮的花儿香》歌曲,颂其事,扬其名,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王震一生喜爱郭兰英演唱的《花篮的花儿香》歌曲,晚年放此曲录音于床头,时常聆听。
郭兰英为王震演唱《花篮的花儿香》
(图片来自《王震画册》)
王震曾告诉秘书伍绍祖,毛泽东于1943年或是1944年,给他写过一幅奖状,五个大字──有创造精神,可惜丢失了。
恩仇文化人
王震将军对文化人有敬有恨,恨之者喊“枪毙”,敬之者如“拜神”。新中国成立初期,与将军常来往的文化人有邓力群、华罗庚、杜鹏程、丁玲、胡绳、艾青、周立波、李四光、陈白尘、吴祖光、张权等等。
1953年王震将军与华罗庚初识,情投意合,契如金兰,来来往往遂成密友。毛泽东闻之,喜曰:“知识分子不怕王胡子,好啊!”“文革”中,造反派批斗华罗庚,毛泽东表态曰:“王胡子的朋友华罗庚要保一下。”
王震并非大老粗,这是他亲笔写的诗。
(图片为私人藏品)
1944年冬,王震将军率南下支队过汾河、黄河。延安自然科学院副院长陈康白随行,途中骡马行至冰上,不慎打滑落水,书和仪器均丢失。陈康白痛惜落泪,王震将军好语相慰。后将军作诗一首送陈康白,诗曰:
吕梁山上剃胡子,
汾河岸边丢骡子,
死也不丢竹杆子,
誓与马列共生死。
艾青,著名诗人,1957年划为右派,下放建设兵团某师。某日,王震将军见艾青,曰:“艾青同志,你好!”艾青讷讷,曰:“我是右派,您不能称我同志。”将军对曰:“你是世界闻名的大诗人,是我们国家的光荣。”是时,将军立于卡车之上,对全师官兵曰:“有个大诗人,艾青,你们知道不知道?他是我的朋友,来歌颂你们,欢迎不欢迎啊?”全场掌声雷动,艾青热泪盈眶。
某日,诸将军做客于王震家中。忽闻警卫报告,著名剧作家陈白尘到访,王震将军急“轰”走诸将军,亲至大门,执陈白尘手进客厅,相谈甚恰,并背诵陈白尘剧作《大风歌》中台词:“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王震与邓力群合影(图片为私人藏品)
邓力群,湖南省桂东人,北大毕业生,中共党内理论家,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改革开放后被称为“左王”。王震将军与邓力群交情深,渊源长。新中国成立后,邓赴新疆任宣传部长和自治区党委秘书长,与时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的王震密切合作,共同治疆。据云,当时要争取少数民族合作的毛泽东在得知王震将军过早地开展民族改革后大为恼火。邓力群告诉毛泽东,那不是王震,而是他邓力群作出的决定。
邓力群与王震关系非同一般。王震十分器重和赏识邓力群,认为邓从不随风倒,敢于坚持真理,称之为“大秀才”“理论家”“老朋友”。
王震晚年十分关注政治斗争动向,尤热衷于意识形态讼争。改革开放后批《河殇》、批《雪白血红》,王震均立场坚定,发表言论,开炮猛打猛轰。
“文革”中,造反派批判王震“有野心”。王震对曰:“毛主席说我王胡子心好!”(图片为私人藏品)
“毛主席说我王胡子心好”
据云,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有规定,凡见毛泽东均不准带枪,唯独王震将军例外。某日,毛泽东召见将军,警卫见其戎装佩枪,挡之门外警卫室。毛泽东闻之,曰:“王胡子不会害我,除原子弹外,他带什么都不准阻拦。”1964年6月16日,毛泽东至十三陵观看军事表演,见王震将军,问道:“胡子,你怎么瘦了?”将军对曰:“我肠子不好。”毛笑道:“你肠子不好,心好!”“文革”中,造反派批判王震“有野心”。王震对曰:“毛主席说我王胡子心好!”
伍绍祖回忆,“文革”初期,造反派到王震家揪斗王震,王震闻之,急至菜地,拿着铁锹,要跟他们拼命。伍绍祖言,“文革”是毛主席发动的,当时没有一个干部敢这么干的,王震将军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
造反派斗王震将军,书“贺龙黑干将”牌子挂其脖上,将军怒甚,破口大骂,取牌摔于地,以脚踩之,曰:“老子不挂这个,老子只挂军功章。”有人以此事告毛泽东,毛大笑,曰:“王胡子赤膊上阵了,谁让你们惹他?他急了,要跟你们拼命的嘛!”
“文革”中某晚,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等于中南海怀仁堂看内部电影。将映,忽见王震将军手持拐杖愤愤而至,于前排来回走动。警卫局长急上前,悄声问:“王老,你找谁?”将军毫无顾忌,拐杖“笃笃”敲地,大声喊:“××那王八蛋呢?”江、张、王、姚皆哑然。
1975年,邓小平被停职。王震将军召叶飞、李强、王诤等将军,怒目奋臂曰:“我要上山打游击,你们敢不敢跟我去?”“你们能带多少队伍?能带多少枝枪?”“我要到天安门广场先发表讲话,然后自杀!”
图为中国对越自卫还击战后,中央慰问团团长王震慰问对越自卫还击战的英雄模范。右一为时任四十三军副军长兼一二七师师长的张万年。(图片为对越自卫还击战英雄模范余伯达提供)
粉碎“四人帮”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王震将军功不可没。王震曾充当叶剑英的“联络参谋”,秘密联络陈云等老干部反对“四人帮”。
范硕在《王震眼中的叶剑英》一文记:其时,凡是叶帅交代办的事,王震都一一照办,而且办得很认真、很妥帖。据叶帅回忆,王震多次到陈云及其他同志那里走动、通报,随时反馈。叶剑英十分满意这位“联络参谋”。
王震回忆说,叶帅在酝酿对付“四人帮”的办法时,急需征求老一辈革命家陈云的意见:“他有一次叫我来。 我刚坐下,叶帅就问我上次去陈云那里交谈的情形,我一一汇报。告诉他,陈云和他想的一样,党内要搞合法斗争。”
某日,王震遵叶帅嘱,再访陈云。单刀直入,问:“既然不能把那几个人弄起来,是否召开政治局会议来解决?”
陈云答:“更不可以!那样会打草惊蛇!”
王震问:“那怎么办呢?”
陈云想了想说:“让我再思考一下,等思考好了,再告诉你!”
王震提议陈云到叶帅那里串串门,陈云同意了。
据范硕回忆,为了征求对粉碎“四人帮”方案的意见,王震曾先后5次到陈云家中作“联络工作”。
王震在会议上批判被称为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电视《河殇》
(图片原刋《王震画册》)
改革开放后,胡耀邦与王震的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1985年5月,胡耀邦接受香港《百姓》记者陆铿的采访,陆铿提到胡耀邦和王震是浏阳老乡时,胡答:“是的,他是北乡的,我是南乡的。”陆说:“啊,那是南北呼应。”胡耀邦言:“也可能是南辕北辙。”
陆铿闻言愕然,感觉莫名其妙,一时不知所问。胡耀邦所答不幸而被言中也。
不准亲属建“王家大院”
王震将军敢爱敢恨,爱恨分明,爱之越切,恨之越深,凡见歪风邪气,必恨批猛斗,毫无斡旋余地。
时任国家副主席的王震访问日本。
(图片为私人藏品)
1952年10月,王震将军弟弟王馀美致函将军,索资为其母建一栋“王家大院”。将军阅后回函:“弟弟:妈妈回家去住,我负责砌两间房子,也不能靠我占便宜,更不能靠我耍威风。我是新疆人民的勤务员,要拿钱回家砌王家大院,新疆人民要斗争我,家乡父老要骂我。你定要我拿钱,我写信给农会,发动大家斗争你!把分的田地种好,按照政府的规定缴纳农业税。此复并谅。”
新中国成立后某日,王震将军回乡。闻其弟王馀美家鸭子常吃队里谷子,无人敢管。将军即召生产队领导,专门开会解决王馀美的鸭子问题。会上,王震将军对在场的县人武部干部胡世中命令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王震上将命令中尉同志,跑步到王馀美家捉鸭子,全部交给供销社。”
1956年,王震将军被任命为农垦部部长。同年8月,将军至新疆农垦部队视察。某师为迎接将军,建牌楼,扎鲜花。将军见之,问:“这牌楼能打敌人吗?能长庄稼吗?能产粮食吗?”后,将军小解,又见一由新圆木围成的临时厕所,门旁挂小牌子写:首长厕所。将军怒曰:“搞这个名堂干啥?首长的尿也是臊的嘛!”师长、政委惶惶,急拆除之。
王震回湖南家乡与乡亲聊天。(图片为私人藏品)
王震将军一侄女,以将军老战友之关系,迁户口于北京。王震将军闻之,大怒,严令有关部门“遣送”其回乡。临行,将军对侄女曰:“我年事已高,记性不好。只认得同辈人,不认得下一辈人。”
临终遗嘱三句话
1982年王震将军病重,需做气管切开手术。初,将军拒绝手术,无人能劝。邓小平闻之,急委托夫人卓琳至医院。卓琳见王震将军曰:“小平同志问候你,让你一定要服从医生。”是时,将军口不能言,含泪点头,取纸笔写道:“尊重邓主席的命令!”
王震与夫人王季青(图片为私人藏品)
1993年3月12日,王震将军病逝于广州。次日,佛山机场举行隆重仪式,送将军遗体返京,余与同事郑国联随行采访。王震将军秘书李慎明告余,将军临终前留遗墨曰:“向党致敬!向人民致敬!向解放军致敬!”
本文资料来源于罗元发、张希钦、曹达诺夫、王军、李慎明、朱家胜将军女朱南荣等访谈笔记,并参考雯琦、雯娟文《王震将军与他的母亲》(《楚风》2000年总114期)、宋绍明著《王震传奇》(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范硕文《王震眼中的叶剑英》(1994年《法制与新闻》总第十一期),《王震将军与知识分子》(《人物》1982年第5期)、孟晓云丛林中文《还是那双眼睛》(载《人民日报》)、毛毛文《缅怀胡子叔叔》(载《人民日报》1993年4月4日5版)、《格尔夏回忆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12年版)等文。
(吴东峰著,原创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按识别最下方二维码
关注“吴东峰军事书屋”
笑看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
作者简介:
吴东峰,兵头将尾一大校。大校者,大笑也。笑看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曾面对面采访过肖克、王震、许世友、陈士榘、陈锡联、张爱萍、王平、张震、李德生、刘华清、尤太忠等二百余名开国将军,著有《开国将军轶事》《寻访开国战将》《长征,细节决定历史》《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开国战将》《东野名将》《毛泽东麾下的将星》等,共计一百多万字,被称为“中国将帅纪实文学第一人”、“开国战将经典史记”。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