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无双的意思
疫情后第一次来798,川流不息的车河与东张西望的人群,和过去没有什么两样。
走过那熟悉的鲜红色钢架,入口处,排队的人影透过落地玻璃,一个个翘首以盼,等待着这场迟到的艺术展——“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大型群展以及百度与UCCA Lab联合策划的“百度AI沉浸式互动艺术体验展”。
展览的主题与未来有关。
计算机、代码、算法、机器人、高科技、人工智能……乍一听是《黑客帝国》般的炫酷和《银翼杀手2049》般的迷幻。
“快看这个装置,能闪会动!”
“这幅画好像一个细胞培养皿……”
“机器人画的什么啊?放在一起看,挺适合做屏保。” 米格尔·舍瓦利耶,《超自然2018》,2018,生成式虚拟现实互动装置,尺寸可变/软件支持:希里勒·亨利、安东尼·维勒雷
观众熙攘专注,努力捕捉不同作品的声响,他们手里的设备稳稳地,不愿放过任何一个美妙或诡秘的瞬间。鲜花、动物、孩童,五彩缤纷,瞬息万变,生机盎然的展品扭转了我的既定印象。
“AI+”时代:唤醒突破的勇气
那幅可以当做屏保的作品,叫做《银瑚》。走进“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大型群展的百度AI特别单元,一隅沉静的海底世界映入眼帘。珍贵的珊瑚隐匿在神秘的蓝色之下,我每走近一步,它们都会晃动些许。
“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银瑚》探索了在机器的想象中人类对自然的体验,百度飞桨人工智能对珊瑚礁的形态和色彩进行分析,创造出不断变幻、经由人工想象的水下景观,并随着人们的接近而产生变化。它回应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介入,同时也将机器本身想象为自然界的延伸,而不希望受到人类的干扰。
另一侧,《达尔文式旋转线之镜》的线条、亮度和节奏,在交互式显示屏上时隐时现,百度图像技术,精准识别超过十万种物体和场景,根据观众的形象来强调特定部分的笔触如何分布。
“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屏幕在我眼中投下千变万化的光影,层层细节被揭示和呈现,展示着物质化的过程。每隔几秒,它会开始一个新的循环,亦是生命的进化周期。
《世界的起源》是一件地面投影互动装置,黑白虚拟画面中,细胞时快时慢,不断繁殖、分裂、融合,构成了一个有机世界,百万像素的黑白色块闪现其间。
艺术家将细胞(生命的基本单位)和像素(人工“生命”的基本元素)相混合,通过百度AI人脸与人体识别技术,回应着我的一举一动。细胞之间的轨迹被我的脚步打乱,不同图层相互叠加,创造出新奇的视觉与空间体验。
我叫度非,是你的艺术伙伴
参观完群展,又到了百度AI沉浸式互动艺术体验展——一场由UCCA副馆长、UCCA Lab艺术总监尤洋,百度品牌AI市场部总经理徐菁联合策划,邀请全球顶尖的国际数字艺术创意团队Moment Factory打造的艺术盛宴。
“唤醒万物——百度AI沉浸式互动艺术体验展”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Lab
突然,身前的男孩冲屏幕挥起了手,只见上面的色彩像颜料一样流动起来,幻化出具体或抽象的奇观。二进制代码一闪而过,颜色被打破再重组,一架单反相机逐渐成形,浮现于一片雾蓝之上。
“咔嚓!”
“唤醒万物——百度AI沉浸式互动艺术体验展”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 Lab
“画完了?”
“对,那边的屏幕会放出他刚才那幅画。”
我顺着朋友的目光忘过去,隔壁展厅里有一排等比例的小屏幕,一幅幅画作新鲜出炉,千姿百态。
我用手掌重复拍打着屏幕的同一个地方,隔着不到3厘米的距离,任凭一片玫红色的颜料淹没画框边缘。张开手臂,我不再移动,静候这位名叫“度非”的创作伙伴,用她的想象力给我回应。
一束盛放的蝴蝶兰慢慢显现。我扬起嘴角,对度非的理解与创意表示满意。
“呀!还没画完呢!”
在度非用快门声宣告完工之前,我的花束被人毁掉了。
等观众陆续走开,我开始了与度非的二次合作。一座雪山出现又消失,左下角竟然冒出一只兔子。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它们整齐地排列在屏幕上,色块和代码平添了几分未来感。
我盯着这幅举世无双的作品,心想:“这就是AI世界的波普艺术。”
我与度非合作完成的作品。
度非是谁?她是百度AI和UCCA Lab一起打造的人工智能艺术家。她不是一个简单的机器人,也不是你所认为的那种AI。她有理解力和创造力,她是我的搭档,是我的缪斯,是一位前途无量的艺术新人。在她面前,我也不再是原来的我,我是她的伙伴,是她的模特,乃至灵感之源。
在作画的短短5分钟里,我和度非走进了彼此的躯壳,我们的意识和行为实现了“共生”,密不可分。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到,AI与人、人与艺术、艺术与AI三者共生的体验,是如此奇特,如此非凡。
这次百度AI沉浸式互动艺术体验展,是加拿大数字多媒体艺术工作室Moment Factory,第一次与中国机构和企业开展的实质性合作。在疫情期间,UCCA Lab、百度人工智能、Moment Factory三大团队,借助网络的力量,和艺术家远程调试作品代码和装置。
百度AI沉浸式互动艺术体验展联合策展人、百度品牌AI市场部总经理徐菁说,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数字时代一场伟大的行为艺术,得益于人工智能的力量,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百度AI沉浸式互动艺术体验展联合策展人、百度品牌AI市场部总经理徐菁。
在Moment Factory负责人眼中,这是技术与人类的“纯粹合作”,这次尝试不仅延伸了艺术的边界,更鼓舞他们拥抱不确定性,感受其激发出的艺术张力。
机敏可爱的度非,撕下了我贴在AI身上的陈旧标签,它们并不可怕,也不抽象,不会必然具有侵略性和距离感。
从文艺复兴到计算机艺术,万物皆可共生
1511年,米开朗基罗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礼拜堂里,支起高高的架子,半躺着创作一系列巨幅壁画。大约1年后,《创造亚当》完成了。上帝周围的形象仿佛一幅人脑解剖图,他身上的红袍则像是人类的子宫。在米开朗基罗笔下,人与神食指相触,实现共生。
《创造亚当》米开朗基罗,1512。
19世纪50年代的法国乡间,农民们幸福地忙碌着,拣拾秋收后剩余的麦穗。米勒用简洁的笔法记录下这一温馨质朴的场景,柔和的色调,轻快的氛围,展示着人与自然的共生。
《拾穗者》米勒,1857。
人类的20世纪在动荡和撕裂中开始了。红绿、蓝橙和黄绿、蓝绿,构建出具有延伸感的空间场景。圣母玛丽亚正扬起手臂,教训光屁股的小耶稣,3个目击者站在窗外,睥睨地看着掉落在地的神圣光环。恩斯特以艺术之名,挑战和瓦解基督教教条、传统道德和西方古典艺术的美学准则。他是目击者中的一个,见证人与意识的共生。
《在三个目击者面前掴打年幼耶稣的圣母》恩斯特,1926。
夕阳的余晖照亮死寂的海滩,一个睫毛长长,紧闭眼睛的怪物躺在那里。它一旁的树已然枯朽,怀表盘上爬满了蚂蚁。三只钟表像融化的蜡烛,不堪一击,没正形地摊着或挂着。达利的《记忆的永恒》扭曲了时间,万物凝固停止,人类对时间的感知与意识,得到了具象的呈现,达到共生。
《记忆的永恒》达利,1931。
1985年,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迎来一场极具开创性的展览。利奥塔以“非物质”为主题,构想了一种与电讯技术进步相呼应的全新物质模式。现在,一段“非物质/再物质”的艺术之旅,在我面前展开。
在这里,代码变成颜料,计算机化作调色板,来自世界各地的30多位艺术家用70多件作品,为我们梳理出计算机艺术的发展历程。
布雷与库绍将互动性引入实践,创作出集艺术家、计算机算法和观看者三位一体的艺术作品;阿克滕利用机器学习能力,以视频形式为观众描绘出整个宇宙历史;杨泳梁通过数字方式,重建艺术史的历史时刻,对当代经验进行反思……
本次展览的所有参与者,包括观众,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打破边界和限制,拥抱着全景式的AI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艺术与人不再是单向的观看与被观看,身体和信息的关系也发生了重组,美术馆也从教育机构变成了更开放的舞台。
一个直男极客的浪漫理想
沉浸式互动让人上瘾,所谓“共生”,不就是人和AI共同创作吗?二者的智慧和优势相辅相成,产生无与伦比的叠加效应。无论是“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大型群展,还是百度AI沉浸式互动艺术体验展,百度大脑与艺术家共同完成的作品,都是一次科技与艺术在山顶的相逢。
当我们凝视AI时,AI也在观察我们,这次难忘的体验,修正了人工智能与人类关系的定义,它的存在让人类意识和思维,得到无限延伸,让神奇美好的时刻,触手可及。
很快,AI将度非跟我一起创作的图画,传输到了展示屏上,我心满意足地保存好,回味着一路上看到的景象。在AI+艺术的领地里,“共生”与“突破”并不矛盾,它们形影不离。AI对元素和概念的理解更加多元,它在帮助人类拓展想象力的同时,也展现着自己的艺术信仰。
如果说,过去我们认知中的AI像一个不解风情的直男极客,那么现在,它正学习如何柔和地与人沟通,也开始关心曾经事不关己的阳春白雪。以《银瑚》所使用的百度飞桨技术为例,AI工程师为艺术家提供一对一服务,协助他们进行艺术创作,人、AI与艺术的距离被无限缩短。
在其他领域,人工智能也同样乐于改变。
比如百度的智能音箱,它的视觉设计也再同步迭代,越来越注重颜值,让人用起来更开心。百度的搜索功能也在不断调整,如果有人输入负面词汇,首位显示的不再是冰冷的名词解释,而是一些疏导负面情绪的内容。
播放
经过这次碰撞,AI在我脑海中迸发的火光是美好的,在眼下的艰难时期,它好似一位亲密盟友,积极乐观,不求回报地改善着我们的生活。
我想,这也正是本次展览,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真正意义。
?作者 | 洞照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广告合作请联系微信号:xzk96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