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登兖州城楼(乾注杜诗︱《登兖州城楼》)

登兖州城楼


《登兖州城楼》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1]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2]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3]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4]

[1]东郡:指兖州。兖州位处东方,故称。趋庭:典出《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孔子之子)趋而过庭”,后遂以“趋庭”为承受父教之代称。杜甫之父杜闲时为兖州司马,杜甫当时应是前往兖州看望、侍奉他的父亲,故诗中用此典故。南楼:兖州南城门楼。纵目:放眼远望。初:始。按此句实为倒装,正常语序为“南楼初纵目”,“初”与“日”相对,有时间意味。
[2]海岱:东海和泰山。青徐:青州和徐州。按此句中“入”字炼字最为精彩,杜甫同时期所作《望岳》有“决眦入归鸟”之句,同为“登临送目”之意,以动状静,如镜头的拉伸一般,写出了视线远近的变化。李白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亦用“入”字,但毕竟江水奔流,半为写实,不及此句化静为动之高妙。
[3]孤嶂:指峄山,在今山东邹城。秦碑:即峄山碑。据《史记·秦始皇本纪》《水经注》等书记载,秦始皇东行郡县,曾登上峄山,命丞相李斯刻石以颂秦德。或以为“秦碑”乃泰山封禅碑(见赵星海《杜解传薪》),从杜甫诗意及地理方位来看应当不是,并且泰山磅礴之势也不宜用“孤嶂”来形容。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峄山之碑野火烧”,可以作为此句之注脚。荒城:指鲁故城,在今山东曲阜。鲁殿:即鲁灵光殿,西汉鲁恭王所造,遗址在鲁故城中部宫殿区之东北部。
[4]从来:本来,自来。古意:思古之幽情。临眺:登临远眺。踌躇:徘徊,形容满怀心事的样子。《杜甫全集校注》注为“犹豫也”,不妥帖。按吴瞻泰评价此诗“八句全对,无一合掌,是八面用锋法”(《杜诗提要》)不确,尾联以“多”对“独”,在似对非对之间。

解读这首诗,必须结合相关的历史地理知识,弄清楚包括兖州、青州、徐州、泰山、东海(今黄海)的方位,以及诗中“秦碑”、“鲁殿”的具体所在,然后才能考察出杜甫登临远眺的视域范围,以明瞭其诗中意象的视角转换,进而解构此诗的章法布局。杜甫所登城楼为兖州之“南楼”,中间两联由首联“纵目”一词引出,写的都是他登览所见的景象。其中“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一联为远眺所见,主要写自然风景;“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一联由远而近,主要写人文景观。石闾居士认为,次联“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上句是‘竖说’,乃上下之所见,谓浮云下连于海,上连于岱也;下句是‘横说’,乃左右之所见,谓平野左入于青,右入于徐也。”(《藏云山房杜律详解》)这样的解读恐怕不妥。杜甫此联中确实开启了“上下左右”的全方位视角,但“上下”所指并非“浮云下连于海,上连于岱”——此句所写实为云烟迢递绵亘千里之景,而是俯仰上下,即前句之仰观浮云与后句之俯瞰平野。东海在东而泰山在西,青州在北而徐州在南,此联为诗人周览之所见。从地图上可以看到,“秦碑”(峄山碑,在今邹城)、“鲁殿”(灵光殿,在今曲阜)所在的位置,与兖州相距不远(测距20公里左右),两者都在肉眼可见的范围之内,诗人登高远眺完全是可以望见的,《杜甫全集校注》认为此“二句写纵目所见古迹,系想象之辞”,不太准确。此二句并不完全是虚写,而是实中有虚,实者为“孤嶂”、为“荒城”,虚者为“秦碑”、为“鲁殿”。上一联则是虚中有实,虚者为“海岱”、为“青徐”;实者为“浮云”、为“平野”。分析杜诗章法,还要特别注意寻绎各联之间的语意脉络,及其意象前后呼应的关系。如颈联上句“孤嶂”实为承颔联上句“岱”(山)而来,“荒城”则是承颔联下句“平野”而来,该联运用的也是俯仰的视角。至于尾联之“古意”,又是由颈联“秦碑”、“鲁殿”逗出,因为看到历史古迹而引发沧桑之感,由写景转入抒情。此外,“临眺”之于“纵目”,“踌躇”之于“趋”、“纵”,都是首尾遥相呼应。兖州为孔孟之乡,杜甫素敦儒业,于此地登览不免怀有特殊的情感。秦始皇一统天下而焚书坑儒,鲁恭王修建灵光殿又曾“坏孔子宅”,“秦碑”、“鲁殿”固然是写沧桑之感,但联想到历史上儒家曾经遭遇的舛折命运,杜甫未必没有感慨系之。“临眺独踌躇”,自然会让人联想到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这种情绪触发机制也是古人诗作中常用的套路。需要指出的是,“临眺独踌躇”的“独”字,诗人想要表现的其实是内心的孤独,相关的用例在杜诗中颇为常见,如“百年多病独登台”、“独立苍茫自吟诗”等,后世注家解读为:“曰‘独’者,止我楼头一人知之,他不足语也”,“曰‘独’,则登楼者未必同知之”,则未免失之皮相。
—END—

登兖州城楼相关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