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卢氏文苑 | 烟花三月:我眼里的青岛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我眼里的青岛

文/烟花三月

美文荐读:青岛是一个魅力四射的国际化大都市,是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她时尚、张扬,有着自己迥异于国内其它城市的“个性”,同时也是文人墨客眼中的世外桃源。“青山碧海映红楼,仿佛人在画中游,天上人间无觅处,岛城美景胜瀛洲”是对青岛真实的写照。作者虽是一个外乡人,但在岛城打拼生活了十七年,与青岛结下了亲密的感情。她以独到的视角、幽默风趣的语言,详实地描绘了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的饮食、啤酒文化,介绍了青岛人的热情豪爽、正直善良和对公益事业的热心,等等。读罢作者的文字,你是否会心驰神往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游览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

——张 瑞

我来青岛十七八年了,在为生存忙碌的同时,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了方方面面,混在茫茫人海中认识了很多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俺对青岛有了初步印象,但了解得还不算不太透彻,只能说是一知半解。不要怪我没有真正地了解青岛的精髓和内涵,只因它太大了,仅市区就1000多平方公里,800多万人口,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它的风土人情,估计外来人口谁都不可能有那么清楚的认知。青岛的前生俺不知道,据说是个小渔村,它的今世俺却有缘在此感受了它的一切。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形象地概括了青岛的风景。青岛是一座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来青岛旅游,最急不可耐的就是看大海,海的壮观,海的一览无余。青岛的海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惊涛拍岸。青岛的海从最东边的崂山、石老人起至八大峡止。全程漫步在木栈道上,吹着海风,看着海景,看海鸥在吟唱,边走边观,一直到栈桥,走马观花的话也需要用时一天。

有着山光海色,道教名山著称的崂山,以其独特山势、秀丽的风光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宾客。傍崂山而居的石老人海还有一个美丽凄凉的传说,因为有一块酷似老人的巨石屹立在海中,相传老人的女儿被龙王抓走,老人日夜站在海边盼望女儿的归来,后来天长日久,老人化作了一块巨石。顺着石老人海滩往西走,便是青岛雕塑园,这里是艺术家与海的故事,用艺术与海组成美丽画卷长廊。

青岛的风和青岛的海一样,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认识它,是感受不到它的强悍,它的柔弱,它的和风细雨,它的狂暴。它和内陆的风很不一样,内陆的风是干燥的,是硬的,吹在脸上是利利的像小刀划过一样,脸火辣辣的疼,嘴也会裂口出血,而这里的风是带着独有的海洋味道,是湿润的,是带有大海独特海藻腥味的,所以吹在脸上有一丝丝一缕缕的柔软,这是和风细雨时;如果发怒了,它会刮得人睁不开眼,带着哨音,如果夜半醒来,正逢大风时,那简直是鬼哭狼嚎般的恐惧。

再向前走就是奥帆中心,奥帆中心依山面海风景优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所有的帆船项目就是在这里举行,奥帆赛的主火炬曾在这里燃烧,所以青岛又被称为“帆船之都”。体育健儿书写了奥运篇章,创造了奥运辉煌。奥帆赛后,这里就成为了全国一流的海上旅游度假区、国家级休闲旅游胜地。与之隔海相望不远处就是五四广场,是青岛地标性雕塑,通体红色,是一面高昂的旗帜——五月风。五四广场因“五四运动”而得名,众所周知,1919年爆发的伟大的反帝爱国“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就是青岛的主权问题,爱国学生、有志青年举行游行示威,高呼“誓死力争青岛主权”。五月风的雕塑讲述的是百年前有志青年在海边成长与抗争的故事,体现了他们抗击外来侵略者,保护家园的爱国主义精神。

再前行几步便是最能体现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八大关。很多穿着洁白婚纱的新人,在这留下他们“海誓山盟,永结同心”的誓言。再往前走就到了亚洲第一大沙滩的“第一海水浴场”,每到夏天,这里便是“人的海洋” ,到处都是穿着鲜艳比基尼的美女,这是青岛独特的靓丽风景线之一。

紧邻的是海军博物馆,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国海军发展的军事博物馆。它见证了海军从建立、成长到壮大的七十年风雨历程,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再往前走,便是青岛的标志性建筑栈桥,也是青岛著名的风景游览点。河堤内建有带民族形式的两层八角楼“回澜阁”,“飞阁回澜”被誉为“青岛十景”之一,在这里观海天景色,一览无余。

还有更重要的一环,那就是这几年青岛飞速发展,胶州湾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的通车,终结了“青黄不接”的历史,拉近了青岛与黄岛的距离,带动了两岸经济协调发展,也缓解了主干道的交通压力,优化城市布局,也彻底结束了两岸以轮渡为交通工具的时代。

波螺油子

四川不川,山东不山,真的是很形象的比喻了两个地方的不符的地理位置。初来时,青岛在俺的印象里是酱紫的,风景很诱人,海天相接,湛蓝的天与湛蓝的海,勾勒出一条优美的若隐若现的天际线。群山起伏,青山绿水,远看山峰像被一层薄纱披盖着,犹如仙境一般。青岛气候怡人,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湿润,花草树木极多,是美丽的适宜人居的海滨城市。

但是最让人头疼的是青岛的路,特别是老城区的路,不仅上下坡多,拐弯多,起起伏伏,兜兜转转。上坡时,你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要不稍一松懈,就一步都不想走了,累得是气喘吁吁的,好不容易上去了坡,下坡时都没觉得路到头了,青岛的路没有直道,一条都没有。而且是中间低,两头高,站在这一端瞧那一端,就好像在山巅,青岛的路就不是你心中所想的再平常不过的路,它巅覆了你对路的认知水平。你如果开车来青岛,估计是导航也救不了你。网上盛传,有一外地司机被导航导到大海里去了,不知真假,但是足以说明青岛路的绕、怪,它是呈波浪型,汽车在上面走,就好像在大海上晃悠,这些个情况却是千真万确的。如果你进市区,没有足够的耐心,你会在原地打转,寸步难行,因为绕来绕去还在立交桥上,这不是吓唬你,是真的,有的人在开始进城就在原地踏步,往往是几个小时过去了,还在原地踏步。

青岛的胶东路,青岛人管这里叫“波螺油子”。在青岛方言中,油和肉是分不开的,也分不清的,波螺油子是波螺肉,形似。因为这条路弯道多,坡陡,蜿蜒曲折,就像海螺一样而得名。波螺油子路不仅蕴含了青岛老街的特色美,还代表了老青岛的原汁原味的、纯正的市井风土人情。为此俺还闹过一个笑话:一天,同学家长找我一块儿出去玩,说去波螺油子吧。俺以为是吃的,高高兴兴和她一块儿,到了才傻眼了,原来是叫波螺油子的路。

马路盖在房子里,是形容老沧口路。沧口路有着丰富的历史,是老青岛人口中的回忆的地方,是沧桑岁月的见证,是旧时的“红灯区”和文化区的融合。那是二三十年代的事了,从事着“特殊的”行业。老青岛人回忆说:当时的路上排列着红灯,从一号到五号,所以称红灯区。

转了一圈又回来指的是观海二路,观海二路是青岛著名环形路,它依山而建,它围着观海山转了一圈,从平原路进去,无论你是往左还是往右,都会转回原处,也就是千回百转,而且是路很平,就是这路望到那路高。

青岛的路,急拐弯抹角多,上下坡多,路名也含糊,所以那些外地人,也有本地人被路牌弄得不知所措,分不清东西南北。而最奇怪的是青岛人从不说东西南北,而说左右前后。假如在青岛迷路了,第一时间问路青岛人,请问xx路几号楼在哪里?无论你问着了谁,他都积极热情地给你说,在什么什么地方的右边或左边,他绝对不说是东边?西边?南边?北边?再有看你云里雾里的,他恨不得立刻马上给你带路前往,这还不算,如果旁边有人听见了,也不管不顾热情指引方向,并告诉你所去的地方在什么建筑的左边或右边,也不会说在什么地方、在什么位置的东西南北。俺实话告诉你,其实他们也不知道,就是因为青岛的路太奇怪。他们认准了一条就是,往南是大海,往北是山。问青岛人路,老费劲了,说的人是口若悬河,口干舌燥,听的人是一头雾水,晕头转向。所以说来青岛问路不要问青岛本地人,要问在青岛的外地人,那些居住时间久的外地人。毋庸置疑,青岛人热情的超出你想像,热情的让你都不好意思再问路问下去了。

槐花飘香鲅鱼肥

青岛人的风土人情,青岛人的饮食和内陆有很大区别,早上甜沫与馅饼,也有稀饭和油条,早餐种类不是很多,尤其普遍的是馄饨,就像老家的糁子饭一样,从大街小巷的遍布每个角落的大大小小的馄饨店可见一斑。居家的老人们早上就是一爆锅面条卧俩荷包蛋,中午上学的、上班的都走了,家里剩俩老人,那就是王各庄大馒头就小咸菜,哈崂山绿茶。晚上才是最丰盛的晚餐,上学的、上班的陆续归家,晚餐一家人最集中时刻,鱼虾是必不可少的,啤酒也是必须是要有的。还有青岛人的面条也是和内地不同的,面条的绝佳搭配就是鸡蛋炒虾酱,长豆角炒蛤蜊,所有的青菜都可以和蛤蜊搭配,而且是还很好吃。炸偏口鱼是青岛人的最爱,他们是无鱼不成席。

五一前后,槐花飘香鲅鱼肥。青岛自古有女婿给老丈母娘送鲅鱼的习俗,每到这个时候,大街小巷在手里的一条条新鲜美味的鲅鱼自成一道靓丽的风景,往往这时,左邻右舍都在兴致勃勃观看,看谁家女婿送的鲅鱼最大,最肥,最早,以此来评判谁家的女婿最孝顺。有些女儿多的,送的鲅鱼也最多,吃不完了,就晾晒起来,到了冬天,和青萝卜放一块儿炖,放点葱姜蒜,再放点味极鲜、香油,便是那人间的美味。

啤酒装在袋子里

说到青岛的啤酒,外地人初来青岛时,你都不明白,青岛的啤酒是装在袋子里的,老人、小孩、尤其是下了班的人,手里无一例外掂着一塑料袋啤酒,这已成了岛城的独特风景也是青岛的城市符号,也逐渐成为青岛闻名全国的一大怪。北上广不相信眼泪,青岛人不相信会醉。青岛人喝酒不叫喝酒,叫哈酒,青岛人哈酒时间跨度长,能从早上哈到满天星星,从室内哈到室外,青岛不倒我不倒,雪花不飘我不飘。哈啤酒是青岛人骨子里的文化,仿佛整座城市的空气里都弥漫着啤酒的清香。每年举办的啤酒节,是青岛的盛会,各路大咖云集,比赛哈啤酒,争冠军,赢汽车成了大赛的重中之重。这是全面参与、市民狂欢的活动。以啤酒为媒介,融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经贸展示于一体的大型节庆活动,带动全城沸腾,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青岛人问人:嫩是哪里银?

对方答:俺是青岛市里银。

青岛人把年轻人称“小哥”,把小男孩叫“小瘙”,把小女孩称呼“小嫚”,把哈醉了称“酒彪子”,把傻瓜称“潮吧”,把唞擞称“涨颠”……

但青岛的小嫚不是嫩想爱就能爱的,因为嫩可能缺少一点机遇,缺少事业编制,青岛的房子不是嫩想买就能买,因为四五万一平,太贵。有伤心事了,何以解忧?唯有啤酒,不可辜负。但也有治愈不了的烦心事,青岛的啤酒也治不好我的忧伤,二厂,五厂的也不行。“小哥给我上原浆吧,这个没有劲儿。”

青岛的夜晚,流光溢彩,三五成群相约去哈啤酒吃烧烤,已成了夏夜的街景,烤鱿鱼、烤蛤蜊、烤扇贝、烤肉、烤排骨、烤肉筋、烤牛板筋、韭菜……那是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烤不到的,再加上几个煮熟后红得诱人的螃蟹、虾、鱼、香辣的钉螺,简直是美得不要不要了,这是讲究人哈酒的标配。没钱的也能凑在一起,一盘水煮毛豆,一盘水煮花生,连唠嗑,带哈酒,谁能说这不是哈酒的乐趣呢?夜晚哈啤酒也是青岛独特的城市味道,一个绝佳的宣传形象,关于啤酒,关于青岛的盛夏之夜。

文人的世外桃源

青岛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它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独特环境,吸引了无数文人。有道教名山的崂山,有郁葱葱的植物园,享誉海外的八大关,风景秀丽的小鱼山,古色古香汇尽天下美味的劈柴院,紧邻劈柴院的是江苏路基督教堂,是一座哥特式风格建筑,同时也是驰名中外的风景区,到了青岛那是必游的,年轻人都要留下美丽瞬间,倩影定格。

风景怡人,人民热情好客,才使无数文人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生活的足迹。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梁实秋、老舍、沈从文、康有为、闻一多……等一大批影响中国文化、举足轻重的名人不约而同汇聚青岛,当时的胡适、蔡元培、巴金也曾游历过青岛。文人们的到来,青岛一夜之间成为可以与北京上海相媲美的核心城市。尽管当时距青岛建制还不到四十年,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可以说青岛的环境气候成为文化巨擎理想的“世外桃源”,青岛迄今为止在中国文化史上挥洒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有山有海的青岛自然资源丰富在古代就曾吸引李白、白居易、李商隐、苏轼等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文。近代更有一大批文人骚客驻足青岛,像鲁迅、吴伯萧、郁达夫、朱自清、郑振铎、丁玲等,人数之多,时间之久远是前所未有的。因为有了他们,青岛的文化史更为绚丽多彩。老舍的《骆驼祥子》、 《月牙儿》就诞生于青岛。沈从文的《边城》也是在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构思出的。

俺每天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青岛人,总体来说青岛人留给俺的印象:豪爽、幽默、热情、正直、善良,极具同情心。写到青岛人的善良,我可以告诉你,我的邻居大姨们遇见好吃好哈的一定会给我送来尝鲜……青岛的公益事业也做得风生水起,哪里有灾情,哪里需要帮助,他们二话不说亲力亲为。“微尘”就是青岛公益事业的典范代表。

俺在这里生活了十七八年,有的地方也没去过,去过的地方也是走马观花,了解得不是很透彻,青岛的博大精深,不是一一能囊括全面的,只是片面浮光掠影概括一下,只因浮浅,所以浮浅,只是头脑所到之处的回顾罢了。似乎岁月未央,人生还很长,我在这里,用人间至味是清欢,许你人生只若初见,只要你肯来。

end

作者简介

烟花三月,本名邹楠,卢氏朱阳关人,现为“青漂”(在青岛谋生)。从小喜欢诗和远方,也推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身体力行着。虽为柴米油盐酱醋茶所牵绊,却有诗意文心一路相和,诗酒趁年华,更兼清风明月。

◆我的母亲

◆外婆家的村庄

◆故事,才刚刚开始 …

◆路边的馄饨摊

◆史大哥

◆窗

◆卢氏文苑作品串烧

卢氏文友群主办

文学顾问

牛爱民 任耀榜宋海峰 李宏文

周天鹤 董建中韩成章(按姓氏笔画排序)

文苑编辑部

文苑总编:知 和

执行主编:张淑清

副 主 编:卢 辉

责任编辑:张 瑞 张欣燕

邹楠程向楠

刘 欣

本期校审:张 瑞

本期编辑:张淑清

投稿信箱:LSWY1818@163.com

卢氏文苑

快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关注卢氏文苑,点击“写留言”,留下你的精彩评论!投稿作者请提供简介及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