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北岛
又到周五了,各位周末愉快!前段时间车辙君去新西兰玩了一圈,所以本周五以及下周五,车行迹栏目将插播两篇新西兰的内容,我们《穿越国境线》的内容将在两周后继续上线,不见不散哦!
?如果你是一位对大洋洲了解得并不太多的朋友,也许新西兰在你脑海里只是一个在澳大利亚旁边的小岛国。
实际上新西兰作为大洋洲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方向,距离澳大利亚大约有2000公里,比起北京与广州之间的直线距离还要远一点点。
从国内的一线城市直飞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的话,需要大约半天的时间,如果选择中转,一天一夜的时间就差不多了。就比如我,上午从深圳出发,在新加坡停留7个小时中转,到达奥克兰的时候,在深圳的家人又已经睡醒了一觉,此时已经是奥克兰的下午,阳光正明媚。
新西兰最大的城市
奥克兰是新西兰最大的城市,有着163万左右的人口(2018年6月数据),但新西兰的首都并不是奥克兰,而是一个人口只有大约45万的城市,叫惠灵顿(Wellington)。
即便惠灵顿与奥克兰在人口数量上有着悬殊的差距,但这也已经足以让这个新西兰的首都成为全国第二大的城市,因为这个国家,人真的很少。不到500万的总人口数量生活在这总面积为26.86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虽然称不上地广,但绝对算是人稀了。
作为参考,我们有1.13亿人生活在面积为17.97万平方公里的广东省,随意感受一下……
其实起初奥克兰就是新西兰的首都,但是由于奥克兰的地理位置在新西兰北岛的北边,南岛人民抱怨去首都办事太遥远,同时南岛又有着很丰厚的黄金资源,北岛人民也担心南岛富裕起来之后会“叛变”,因此在1865年,新西兰便迁都至北岛最南端的惠灵顿,而奥克兰作为新西兰首都的身份仅持有了25年。
由于惠灵顿相比新西兰其他地区来说,旅游资源并不是那么的丰富,所以对于我们这些“外国人”来说,惠灵顿就不是那么的让人印象深刻。当然了,首都对于新西兰本地人来说也并没有太多的情怀价值,首都存在的价值也仅仅是一个管理国家的中心。
从奥克兰机场走出来,第一个需要适应的是气温,毕竟我们是从气温三十多摄氏度的广东来到这个气温只有不到十摄氏度的地方。
十月初对于新西兰来说是早春,冬季刚刚结束,我们来到这里却似乎遭遇了倒春寒,尽管阳光灿烂,但凛冽的寒风一刮,也足以令人瑟瑟发抖。
机场外并没有太多的公交系统,公交大巴没几辆,地铁就更别想了,在这个全国最大的城市,公交系统非常落后,走在市中心也很难见到几辆公交大巴,因为在新西兰,最方便,最有效率,最经济实惠的出行方式,是开车。
拥有一辆车,对于新西兰人来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在这个国家,没有车,似乎哪都去不了。关于新西兰与车的话题,我们会另起一篇文章来谈,让我们先把新西兰的风土人情聊完。
除了路上跑的,奥克兰也以水上漂的闻名。
这里平均每八个人就有一架帆船,因此得名“帆船之都”。由此新西兰也成为了各种帆船杯赛最高领奖台的常客,例如最近一届的2017美洲杯帆船赛,新西兰酋长队就夺得了冠军。
我们中国也有一个城市被誉为“帆船之都”,那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帆船赛事的青岛。然而跟奥克兰这个市民将出海航行当作生活的一部分的城市相比,青岛“帆船之都”的名号显然来得不那么有底蕴,各位青岛的朋友别误会,青岛也是个好地方。
火山“堆”出来的城市
奥克兰除了帆船多之外,火山口也特别多,可以说整个城市都是由火山锥堆出来的。奥克兰大约有53个火山锥,其中几个被当做景点供大量游客游览,例如一树山和伊甸山。
这些火山锥的形成大约经历了14万年,新西兰地处“太平洋火环”,所以有着非常多的火山。
新西兰最近一次规模较大的火山喷发是1995~1996年的鲁阿佩胡火山,好在并没有带来太大的经济损失,喷射规模只是美国1980年圣海伦火山喷发的十分之一,还不及菲律宾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喷发的百分之一。
然而火山对于新西兰来说依然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近几年也不断有科学家警告称新西兰塔拉纳基火山爆发的可能性增大,并且杀伤力非常大,整个新西兰北岛都可能受到影响。
火山之于新西兰,既是天敌,也是恩惠。
因为火山能够带来丰富的矿物质,火山灰落在土壤里会使土壤变得非常肥沃,这种天然的优势结合气候条件让新西兰的植被非常茂盛。火山喷泉每年也能为新西兰吸引来大量的游客,还有优质的地热资源造就了这里的世界十大温泉之一,据说有着非常好的治风湿等疗养作用,如果各位有计划去新西兰旅游,不妨做做功课预留时间去泡泡温泉。
如今坐落在奥克兰的这些火山锥也已经被植被覆盖,形成一个个绿色的小山包。游客可以爬上火山坑的边缘高处来围观这些“真·实力坑”,遥想这个地方在某个从前喷发的样子,或许会对大自然的力量感到由衷的敬畏。但是小朋友们可不会想那么多,偶尔能见到几个孩子在火山坑里追逐打闹。
辛辛苦苦爬上火山锥顶,当然不只是为了一睹“实力坑”的芳容,登高是为了望远。由于奥克兰地势平坦,除了火山锥之外基本都是平地,所以在市中心且地势比较高的火山锥眺望,就能够看到这个城市的大部分的光景。
这时你会发现,奥克兰几乎没有高楼。
没有高楼,所以一望无际
正如刚才所说,奥克兰已经是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在这座最大的城市里,高楼都是极其罕见,仅在城市的核心地带才能看到屈指可数的几栋商业大楼。最显眼的是在伊甸山上能看见的天空塔,这是南半球最高的建筑了,塔高328米,比起我们的东方明珠塔还差了140米。
除了天空塔及其附近的几栋高楼之外,就见不到其他的高层建筑了,全是平房,这跟我们国内一二线大城市的画风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新西兰人来说,住高楼并不是什么生活追求,但小洋房是得有的。
个人推测新西兰绝大部分都是平房的原因有几个:
首先是人口密度低,即便在奥克兰,也不需要建起高层建筑来容纳居民;其次,新西兰火山多,这也就意味着地壳运动频率较高,所以会产生比较多的地震,这种地理条件,的确对于建高楼是不友好的。
采用木结构搭建的平房在地震来临时具有更好的柔韧性,自身重量也比较轻,抗震能力比较强。从舒适性的角度来说,木结构的平房先天具有冬暖夏凉的优势,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小,懂得享受的新西兰人自然就更愿意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更何况新西兰的木材品质上乘,年过百岁的木结构建筑随处可见,政府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也做得非常到位,硬性规定1920年以前的建筑不可买卖、拆毁、损坏等。
永远不要预测新西兰的天气
出门记得带把伞,这是在新西兰生存的“法则”之一,因为这里的天气实在是变化多端,由晴转雨,由雨转晴,转换的过程远比你想象中更快,不带伞出门很容易吃亏。
下车时没有顺手把伞带上,我们在肯威尔公园寻觅樱花树的路上,遇上了毫无征兆的大雨,不得不在一个小棚下躲雨。
不过也正因为这奇妙的雨、奇妙的棚、奇妙的缘分,让我们在大雨初歇之后看到了彩虹。樱花没见着,见到彩虹也算是豁然开朗,毕竟印象中似乎已经很久没有在国内见到过彩虹了。
其实我们在先前的伊甸山看火山坑时,就已经看到了彩虹,不过这一次居然是双彩虹,这就真的是平生未曾见过的景象了。然而路旁的本地人依然在以正常的节奏慢跑着锻炼身体,似乎彩虹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个正常的自然现象,算不上稀奇。的确,我们来到奥克兰才一天不到,就已经遇上了两次彩虹,这大概不是巧合吧。
种草,养牛,养羊
新西兰最常见的,不是樱花,不是帆船,不是彩虹,不是车,更不是人,而是草。在新西兰似乎没有“践踏草地”的说法,因为草地相当多,不愁没草。除了一些特定地点的草坪可能处于养护期不能进入之外,绝大部分的草地都是欢迎来踩的。
地理及气候环境造就的土壤条件使得新西兰非常适合种植各种植物,但新西兰人也并没有种植很多品种的植物,城际公路两侧见得最多的植被,就是草地,是看不到边界的草地。
当然了,种草并不是为了让你拍一张照片拿回去做Windows XP默认壁纸的,而是因为新西兰是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畜牧业的生产占地已经占据了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草地上有很多的牛羊,它们要么就是在埋头吃草,要么就是趴在草地上享受日光浴,真是令人好不羡慕……
羡慕归羡慕,牛羊在这里生存的意义当然不是做一条岁月静好的咸鱼,奶牛要产奶,肉牛要产肉,羊也得产羊毛。
自然牛、羊相关的制品在新西兰也非常盛行,例如新西兰牛奶,在世界上都是享负盛名的,乳制品以及肉类都是新西兰最重要的出口产品。除此之外,新西兰的粗羊毛产量也占据了全世界的四分之一。
来到新西兰,也不能错过与这些“草地的主人”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离开奥克兰,前往罗托鲁瓦的路上会经过一个位于罗托鲁瓦市郊的著名观光式牧场——爱歌顿皇家牧场。
为什么被冠以“皇家”的名号?
最初这里还是叫爱歌顿牧场的,后来因为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到这里游览,对牧场主蒙眼剪羊毛的绝活赞赏有加,因此允许他们在名字里加入“皇家”二字。在爱歌顿皇家牧场,每年都会举办剪羊毛比赛,据说到目前为止在比赛中产生的最快剪单只羊毛的纪录仅仅是不到十秒。
羊表示:痛快!
在爱歌顿皇家牧场,我们可以跟羊亲密接触,涉世未深的小羊会很热情地奔向你,因为它知道你手里有吃的。但也有一些看破红尘的老羊,即便看到游览车带着一大批游客到来,也依然趴在草地上无动于衷——反正不愁吃的。
至于牛,危险性比羊要高一些,因此通常不会有亲密接触的环节,游览车仅仅会带着我们路过它们的营地,在安全的边缘试探。不过我们还有机会跟另一种动物去“交流互动”——驼羊。
这货又名羊驼,在中国,它还有一个更耳熟能详却来路不明的名字——XXX。相比起羊的呆萌,羊驼的长相会多一份蠢劲,尤其是呈圆柱形又毛茸茸的脖子,还有略显外八的小腿,虽然在屏幕里看过很多次,但第一次见到实物的时候还是会被它蠢乐。
羊驼是一种不太文明的动物,就像它在中国特有的名字一样,如果认为你对它有挑衅行为,是有可能对你吐口水的。
我们这一车的人非常幸运,并没有收到羊驼们的“大礼”,然而出于好奇,我搜索了一下羊驼吐口水的视频……实话说,那不是吐口水,是喷口水。牧场的讲解员问道:“如果羊驼向你吐口水怎么办?”一双双无助的眼睛在等着他给出答案,他答曰:“吐回去!”
“老兄,来点儿吃的呗?你不给我就不走了。算了算了不吃也罢……”
新西兰土著——毛利族
如果不了解新西兰的历史,可能你会对新西兰的很多地名感到迷惑,就比如罗托鲁瓦(Rotorua),以及路上经过的一个市镇,玛塔玛塔(Matamata)等,似乎都是从什么语言直接音译过来的。的确,最早的新西兰定居的土著是毛利族人,这个种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新西兰现有的很多地名,就是从毛利语音译过来的。
欧洲人最初来到这个岛国的时候,问他们是什么人。土著答曰:Maori。因此他们就被冠以“毛利”之名,Maori这个发音词在毛利语里其实就是“普通人”、“正常人”的意思,所以毛利族名的来历也是个有趣的小细节。
罗托鲁瓦是毛利族的部落中心,在这里,有一个毛利文化村,可以欣赏毛利人的雕刻、编制艺术品,还有他们的传统建筑。毛利族歌舞表演也是毛利文化村观光的一部分,表演风格非常奔放,只可惜我们实在是听不懂他们的语言。
听不懂没关系,在毛利文化村里还有一个新西兰国鸟展览馆,他们的国鸟名叫KIWI,可以称呼它为“奇异鸟”,是个一天能睡20个小时的物种,另外4个小时就用来吃吃逛逛。不过由于这是一个夜间才会活动的物种,所以KIWI展览馆是非常昏暗的,并且不能拍照,游客只能是尽可能放大瞳孔来寻觅它。我们非常幸运,馆内的两只KIWI都在“接客”,据向导说,通常不那么容易能看到它们。
罗托鲁瓦除了是毛利人的部落中心之外,也坐落着非常多的温泉,刚才说到的世界十大温泉之一波利尼西亚温泉就在这里。因此整个城市都弥漫着一股明显的硫磺气味,初到这个城市或许会有些不太适应,但嗅觉疲劳之后,也就不那么难受了。
未完待续
作为游客,奥克兰和罗托鲁瓦是新西兰北岛最值得前往的目的地,它们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奥克兰代表着最繁华的新西兰,罗托鲁瓦则是新西兰历史的见证。两地之间大约需要三小时的车程,路上的风光是满满的草地和牛羊,略有一丝朴实、无华,且枯燥的感觉,却又让人享受其中。
如果说北岛这两个城市是新西兰的名片,让游客随意感受一下新西兰人的生活节奏的话,那么南岛才是新西兰的精彩,雪山、冰川、湛蓝的湖泊……
《车行迹》| 作者:陈厚泽
长期招聘撰稿人、汽车编辑,简历发至邮箱:
car1q85@163.com
世界纷繁,我们只呈现有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