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面条
幸 福 的 面 条 来自睿智生活传媒 –> 00:00 10:47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幸 福 的 面 条
作者:在水一方
主播:舞
编辑:我佛慈悲
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吃饭,我很喜欢面食,尤其是面条,一日三餐的吃面条也不觉得厌烦,朋友、同事很好奇地问我为什么对普通的面条那么感兴趣,我也总是喜形于色地向他们述说我和面条的不解之緣。
记得小时候,我是母亲身边的“跟屁虫”“小宠儿”,母亲劳碌一天回到家,总是不歇息,立马为我们大家庭做饭,晚饭最常做的就是面条。母亲利索地捋起袖子,把大黄陶面盆刷净,从大青灰色缸里挖出一大瓢红薯面,又从小面缸里取出小半瓢大豆面,最后从红木橱里把一家视若珍宝的小麦白面粉小心翼翼地取出一点点,我分明地看见母亲在取出白面粉后习惯性的用手抖抖面袋,把沾在口袋边沿的面粉抖进袋里并扎上袋口。
然后,母亲把几样面粉搅和在一起,用端着半碗水的左手边倒水边用右手熟练的在面盆里和面。看着母亲不停的和面,站在一旁的我很是入迷地看着,想象着热腾腾的出锅的面条的香味,那个嘴馋味儿无法形容。待到面被搅和的均匀了,有一定硬度了,就看见母亲放下左手里的水碗,双手在面盆里不停的揉揣,很是用力的样子。大约十分钟左右,只见母亲把一团有韧劲的面块从干净的几乎看不到面点的盆里拿出来,放到预先撒上薄薄一层小麦粉的大案板上,开始了制作面条的第二道程序。
母亲用有力的双手不停地在案板上旋转着面块掺面,直至看见面块不再有张裂的时候,开始了第三道工序,母亲从案板下横秤处拿出擀面杖,开始在面块上不停地使劲擀面,边旋转面块边擀面,力求面块的浑圆,并时不时的撒面翻面块反复的擀面。不大会儿,面团变大了,铺满了整张案板,成了一大张薄如荷叶的面皮,均匀的厚度,圆圆的煞是让我惊奇,深深地羡慕母亲的伟大。
就在我痴迷之时,只见母亲把整张面卷在擀面杖上,然后熟练的把一大张面皮一层一层地呈S型的从擀面杖上退去,最后成了像一列火车似的上窄下宽的梯形面。母亲收回擀面杖,拿起了大菜刀,进行切割面程序。只见母亲把“火车”切割成两段,首先对一段进行面条的制作。母亲左手五指稍稍收拢,轻轻地按在切割整齐的面头,右手持刀也是轻轻地紧靠左手,感觉双手搭配好了,于是,只见母亲的双臂不停的微动,左手在面上有序的后退,持刀的右手手腕不停的上下活动,感觉比我看到舞台上演员表演戏剧演的手指还要柔美神奇。
嗒嗒嗒的菜刀切割面条的声音匀称而优美,不到半分钟,呈现在我眼前的就是整齐的面条了,面宽均匀,如在商场里看到摆放整齐的果实一般。最后,母亲把菜刀放置一旁,熟练的用双手把切割好的面条扯起来,再放在案板上,不让刚切好的面条粘连。
再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下面条了,待一大锅热水烧开沸腾后,母亲把面条很快的均匀的放到锅里,并用筷子或大勺子来回翻动两三次热水里的面条,闻到了香香的面条味,我已是迫不及待的早早把大瓷碗捧到了母亲身边,骞着双脚伸头看着锅里的跳舞似的面条,而此时,母亲总是及时的提醒烧锅的父亲停火,然后首先给我盛上满满的一碗面条,放到桌子上,看着我快乐吃面的样子,母亲总是提醒我慢慢吃,别烫着,还给我在面碗里滴上几点香油。最后就是母亲招呼大家吃饭了。
噢,面条,你陪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如果,现在有人要问我什么是幸福,我会让“面条”来告诉你。
小时候,幸福就是母亲用家里唯有的一瓢白面给我做面条(那还得是在我生病时才能享受的待遇),除了有点毛盐,就是清水面条了,滑溜溜的,三口两口地就扒)完了,也有了精神了――幸福得没法说。及至上了师范,每每学校食堂里有面条,更是挤扁了头到窗口,打了一大份带有辣椒油的面条,端着它站在露天场地(那时学校没有学生餐厅),边吃边看着拥挤的还没打上面条的同学――幸福得我心里那个乐呵。工作后,每月56.5元的工资,舍不得乱花,有时中午留在学校不回家,给远路的学生补补课,买块5毛一袋的快餐面,冲上学校仅能提供的白开水,香喷喷的在办公室里吃着――幸福得忘记了自己原来是这么的穷酸。
后来,结婚了,偶尔和妻有冲突,我就“负气出走”,发誓不回家了,可不知怎地,饿得我头晕目眩,双腿发软,看见铁路旁有一小饭店,连忙让人家下了一碗面条,狼吞虎咽的干进肚子里,饱饱地打着嗝儿,不知不觉往回家走,――幸福得让我忘了烦恼。再后来,偶尔和狐朋狗友们一起醉生梦死一回,烂醉如泥地回家,昏睡一两天不想吃东西,这时,妻给我下份鸡蛋面,养养胃口――幸福得感觉自己就是清淡的命。
现在,每每路过面食店,总是身不由己地进去,要了一大碗面条,慢慢地品味,细细地思量:人活着,有碗饭吃,就幸福;简单清淡的像这碗面,甚好。
宿州大泽人西坡居士随笔。
作者简介
张洁,号西坡居士,中学语文老师。喜爱文学、摄影、书画、旅游。向往大自然,热爱田园生活。在自然中找寻生命的真谛,于文字里抒发生活的感知。不求闻达,惟愿安然。
主播简介
舞,来自美丽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务员,热爱朗诵,愿以诵会友。
温 情 告 知
一个作品,从作者有了灵感开始,就要经历创作,修改,投稿,初评,上传,汇编,评审,收录,朗诵,音评,排版,制作,审核,发送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除了您的参与外,还都需要平台所有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
俗话说:自己的孩子自己爱,自己的作品自己赞!
所以,您的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孕育许久,来之不易。自己一定要坚持带头打赏,转发,分享,这是您对自己作品的尊重,也是对平台工作人员辛苦付出的感谢!
心怀感恩,无愧于心!
喜欢这里的文字,朗诵和编辑吗?
喜欢就转发,分享和打赏吧!
我们需要您的支持!谢谢!
如果您也喜欢写点东西或者朗诵等,就长按下面的二维码,然后关注二维码,成功后,您也来投稿或参与吧!或者联系我微信号: 715 641 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