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看剧学知识 | 多行不义必自毙)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

顾廷烨的父亲顾偃开死后,他被族人逐出家门,在好友长柏赶过来后,顾廷烨说了一首诗“巾车出邺宫,校猎东桥津。重置施密网,一发连双麇。”这本是曹操次子曹丕的一首诗,名字叫《诗·巾车出邺宫》,写的是出游狩猎,收获颇丰的盛况。原诗并非顾廷烨所读的四句,全诗是:“巾车出邺宫,校猎东桥津。重罝施密网,罕毕飘如云。 弯弓忽高驰,一发连双麇。”白话翻译出来就是这样:有着披盖的华丽的车马出了邺城皇宫,浩浩荡荡的到东桥河畔演习打猎。认真周密地撒下了密网,网就像云一样飘在天空。忽然拉满弓疾驰起来,一箭发出去射中了两只獐子。这首诗的作者曹丕,曾逼着兄弟曹植作七步诗,真的是“煮豆燃豆萁”,为了江山能够兄弟相残。而顾廷烨的继母与家中族人为了财产逼迫陷害他,他们周密的撒下了天大一张网,将他顾家父子二人都罩在了网下,有的明着斗,有的暗着来,只唬的这对冤家父子一个没了性命,一个无家可归,一击就射死了这两只大獐子。顾廷烨的继母从小骄纵他,即使他犯了大错也不责骂,还一味偏袒,在外人甚至顾偃开、顾廷烨看来这是一个难得的好继母,殊不知包藏祸心,使顾廷烨在偏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与父亲也越走越远。我们的女主也用同样的方式处理了大娘子和林小娘安排在她房间里的丫鬟。其实这种做法也是有历史典故的,这个典故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个典故故事吧。

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为妻,叫做武姜,后生下了庄公和共叔段。庄公脚在前倒生下来,使姜氏受了惊吓所以取名叫“窹生”,庄公也因此不得武姜喜欢。武姜更加喜欢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等到庄公当上了郑国国君,武姜为共叔段请求把制作为他的封邑。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如果要别的地方,我都答应。”武姜又为共叔段请求京邑,庄公同意,称他为“京城太叔”。祭仲说:“都城超过了三百丈,就会成为国家的祸害。按先王的规定,大的都城面积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大小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的制度,这是您不能容忍的呀。”庄公回答说:“姜氏要这么做,我怎能避开这祸害呢?”祭仲说道:“姜氏有什么可满足呢?不如早些处置共叔段,不让他的势力蔓延。如果蔓延开来,就难对付了。蔓延开的野草都除不掉,更何况是您受宠的兄弟呢?”庄公说“干多了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暂且等着看吧。”

不久之后,太叔命令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同时归他管辖。公子吕说:“一个国家不能容纳两个君王,您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想把国家交给太叔,就请允许我去侍奉他;如果不给,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二心。”庄公说:“用不着,他会自食其果。”太叔又把双方共管的边邑收归自己,一直把邑地扩大到了廪延。公子吕说:“可以动手了,他占多了地方就会得到百姓拥护。”庄公说“做事不仁义就不会有人亲近,地方再大也会崩溃。”
太叔修造城池,聚集百姓,修整铠甲和武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国都。武姜打算为他打开城门作内应。庄公得知了太叔偷袭的日期,说:“可以动手了!”于是,他命令公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去攻打京邑。京邑百姓背叛了共叔段,共叔段逃到了鄢地,庄公又攻打鄢。五月二十三日,共叔段逃奔去了共国。这就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故事,所以当你做错了事情,一味骄纵、袒护你的人未必是真的对你好,相反那些“忠言逆耳”、教你悬崖勒马的人才是真的为你好。

更多
详情
敬请
关注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