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华夏新史
伊藤博文和李提摩太这两个人,我们都听说过,伊藤博文是第一任日本首相,曾策划了中日甲午战争,李提摩太是英国传教士,在戊戌变法期间,与康有为、梁启超的关系比较好,他与蔡尔康合译的《泰西新史揽要》一书,在百日维新期间风靡一时。
(图中马车上左边的就是伊藤博文)
这两个人还阴谋提出了一个吞并中国的计划,这个计划就是“中美英日合邦”计划。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年代里,国家与国家组成政治军事联盟是国际社会中的一件平常之事,比如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王国于1882年组成了三国同盟,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则于1907年组成了三国协约。
在当时的清廷内部,康有人、杨深秀、宋伯鲁等人可能对近代国际法常识不甚了解,把当时欧洲国家盛行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盟看作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并,实际上外交联盟与“合邦”这两个概念相去甚远,欧洲当时盛行的联盟,只是一种外交联合,甚至连欧盟这样的水平都远远没有达到。
(俄国海报《三国协约的建立》)
但是呢?李提摩太和伊藤博文这两个人却利用康有人等人对近代国际法的无知,向他提出了建立“中美英日合邦”的设想,这个所谓的“合邦”计划,比现在的欧盟还要前卫,将中、美、英、日四国的军事、外交与财政等大权交给一个“百人委员会”来管理,这个“百人委员会”是由通晓各国政事的官员组成,而组建这个合邦的目的,就是为了共同对付俄国。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这个天才的设想,竟然得到了康有人的赞许,在康有为的怂恿之下,变法派官员杨深秀上书光绪皇帝,希望光绪皇帝尽早建立中美英日合邦,他在奏折中说:“臣尤伏愿我皇上早定大计,固结英、美、日本三国,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
宋伯鲁也上书光绪皇帝,希望光绪皇帝让李鸿章去会见伊藤博文与李提摩太,商议建立合邦的事情。
当时的变法派官员为什么对于建立“中美英日合邦”的计划,表现的非常积极呢?因为他们错误的认为,此举可以达到富国强兵、御侮于外的目的。
(李提摩太)
当时的大清帝国是一个弱国,建立“百人委员会”共同管理四个国家的军事、财务与外交,实际上就是让其他的三个强国通过“合邦”的方式来吞并中国,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阴谋,美、英、日三国不费一枪一弹、一兵一卒就把大清帝国给瓜分了,中国很有可能会亡国。
这个奇葩的计划在百日维新中能够横空出世,实际上也不稀奇,因为当时的变法派官员对于富国强兵、御侮于外的想法太过于激切,提出了很多不切实际的改革措施。光绪皇帝又是一个年轻有为的青年人,没有多少经验,很容易被这些变法派官员忽悠。
(光绪皇帝画像)
当时的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正在中国,慈禧太后认为,如果纵容光绪皇帝如此胡闹下去,大清的江山就会拱手让于外人,于是当机立断,从颐和园搬回了紫禁城,囚禁了光绪帝,结束了百日维新。
当然,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很多的原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的改革措施不切实际,且操之过急,“中美英日合邦”的计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中美英日合邦”的计划,可能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促成了慈禧太后在最后一刻下定决心囚禁光绪皇帝。
更多历史知识,可以关注“腾飞说史”微信公众号
长按图中二维码,加关注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