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大报恩寺琉璃塔(世界中古七大奇迹: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

大报恩寺琉璃塔
↑ 点击上方“《带路走天涯》”关注我们导 语
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被誉为“世界中古七大奇迹”。大报恩塔白天似金轮耸云,夜晚似华灯耀月,在它存在的那么多年里,中国没有其它任何一座建筑可以与之比肩。

位于南京秦淮河畔长干里的大报恩寺是明清时期的佛教中心,当时来中国的欧洲人甚至称他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规模之大令人震惊,其琉璃宝塔作为标志性建筑物更被誉为“天下第一塔”。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是大报恩寺的核心建筑,高78.2米,九层八面,周长百米。建造宝塔这项工程耗时近20年,使用的匠人和军工达10万人,耗资248.5万两银子。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通体用琉璃烧制,塔内外置长明灯一百四十六盏,自建成至衰毁一直是中国最高的建筑,被当时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是当时中外人士游历金陵的必到之处。

清代康熙、乾隆来江南时均曾登临此塔,康熙帝作诗云:“涌地千寻起,摩霄九级悬,琉璃垂法相,翡翠结香烟。缔造人功巧,流传世代迁。旷然弥远望,万象拱诸天”,乾隆帝还逐层题写匾额。

 
毁于太平天国的战火之中,如今,大报恩寺遗址于一年前与世人相见。今天,小编就来给您讲讲大报恩寺的故事。

大报恩寺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佛寺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东吴时期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在此后千余年的历史中,这座塔历经沧伤,屡兴屡废,于明代永乐十年,由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生母贡妃,下令大规模重建,赐名大报恩寺。

说起大报恩寺琉璃塔名扬整个欧洲这件事,那么就不得不提到下面这个人了。

约翰尼霍夫,荷兰人(1618-1672),专业素描家。

1656年,尼霍夫随使团前往中国,拜会大清帝国的顺治皇帝,回国后,约翰尼霍夫根据访问中国的经历出版了《东印度公司荷使晋谒鞑靼大汗》一书,并配有中国画150幅插图,这本书在西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此欧洲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中国有座美轮美奂的佛塔,他们称之为南京瓷塔,虽然这个翻译并不准确,因为琉璃是一种带釉的陶器而不是瓷器,称作南京陶塔可能更加适合,但是伴随着这个不准确的译名,南京瓷塔风靡世界。

尼霍夫在游记中这样写到“那些异教的和尚们为我们打开庙门,并让我们参观了一个约有一万尊佛像的大殿,寺庙的正中央建有一座瓷塔,是在鞑靼人到来700多年以前建造的,经历多次战乱,迄今安然无恙,他的光辉业绩完美的证明了那句关于“不朽”的古谚,站在塔的最高层可以俯瞰全部城区和市郊,一直看到长江对岸,我要以诗将它凝固,将这座宝塔与世界七大奇迹并置,我,一名基督徒,竟然会对一座异教的庙宇如此折服。”

尼霍夫游记的出版和大量发行,使得大报恩寺琉璃塔成为最为欧洲人熟知的中国建筑。直到19世纪40年代,尼霍夫的游记和插图仍是欧洲人了解中国的重要知识来源。

 
安徒生就在《天国花园》中提到:“我(东风)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这里的瓷塔,就是大报恩寺琉璃塔。

尽管中国在近代的整体形象不断下降,但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却仍然能获得西方人的尊敬。1841年,前来与清廷签订《南京条约》的英国“纳米昔斯”号军舰在抵达南京后,舰上英军纷纷上岸“游览”大报恩寺琉璃塔。

1854年,美国驻华全权委员到达江宁(南京),其随员法斯等也慕名参观了大报恩寺琉璃塔。他们也许是最后一批见到该塔的外国人。尽管当时的琉璃塔已是面目全非,但法斯等人对其的描述仍充满着敬意:“面对这个巨大而无比壮丽的建筑物的毁灭和破坏,人们不免感到悲哀。”

如果将大报恩寺比喻为一顶璀璨的皇冠,那么琉璃塔无疑是这顶皇冠上最熠熠生辉的明珠,在它存在的那么多年里,中国没有其它任何一座建筑可以与之比肩。当年,在南京城的任何一个地方,人们只要抬头南望,都能够看到它擎天巨柱般雄伟的身姿,在与日月争辉。

▲更多一带一路精彩内容,敬请留意即将在上海新闻综合频道播出的电视节目《带路走天涯》!

猛戳“阅读原文”,了解我们的节目吧!

大报恩寺琉璃塔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