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金沙遗址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神秘的古蜀文明(上))

金沙遗址博物馆

上个月去四川玩了一个星期,主要是冲着四姑娘山和大熊猫去的,对成都没有事先特意安排什么景点。倒数第二天,临时决定去逛个博物馆,一开始想去大名鼎鼎的三星堆,一查地图原来三星堆压根就不在成都,在隔壁的广汉市,离我们住的地方有50多公里呢!那只好放弃,转而去了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的金沙遗址博物馆。

金沙遗址是2001年被发现的,2007年正式开馆,比起1929年就被发现的三星堆遗址晚了不少,名气也没这么大。但还是值得一去的。金沙遗址与三星堆遗址同属于古蜀文明的遗存,出土文物风格独特,与国内其它地方的文物很不一样,自带神秘气息。关于古蜀文明,至今有许多尚未解开的谜团,金沙的考古挖掘工作至今也还没结束,在期待更多珍奇之物重现天日的同时,让我们先来看看今天的金沙遗址博物馆里都有哪些有趣的展品吧。

博物馆有两座主要建筑,靠近入口的是遗迹馆,一座大跨度钢结构建筑,玻璃顶下面是金沙遗址的其中一处考古挖掘现场:祭祀区。

在这里就是感受一下挖掘工作的现场环境,出土的文物都转移到后面的陈列馆了。唯一的例外是象牙,这个祭祀区发现了数以吨计的象牙,还有一些野猪獠牙、鹿角等,其中最长的象牙长度达到1.85米,比今天存活亚洲象的牙齿都长得多。但因为这些象牙在地里埋了太久,腐蚀严重,有些一出土见光就很快开裂,甚至变成一堆粉末,为了保护好这些象牙,专家们决定,在有更先进的保护技术之前,先将这些象牙全部回填,就地掩埋。

也就是说,上图某几个土方下面,就堆着几百根象牙。一只大象只有两根象牙,所以这么多的象牙,是本地的大象吗?但在人们的认知里,四川好像并没有什么大象,所以,是几千年前的四川地理气候环境和今天不一样、栖息着众多大象,还是说,这些象牙是从其它地方运来的?

没有定论,这还只是古蜀国众多疑团中的一个。

离开遗迹馆,穿过一片金灿灿的银杏树林,进入陈列馆,一座斜坡式的方型建筑,同样采用全钢架结构,地上两层地下一层,五个常设展厅分布其中,主题分别是:“远古家园”、“王都剪影”、“天地不绝”、“千载遗珍”和“解读金沙”。

我和朋友从负一层开始参观,阴错阳差的先进了第五展厅,然后依次去了一楼的四、三号展厅和二楼的二、一号展厅,参观顺序刚好反了过来。其实也无所谓,整个博物馆最精华的藏品都在题为“千载遗珍”的四号展厅,另外三号展厅里面也有几件宝贝,其它几个展厅要么是一些模型、复原场景,要么是一些小型器物,那种堆在一起的小件东西,我这样的非专业游客其实是不太感兴趣的。所以如果时间紧的话可以只看三、四号展厅,也就算是不虚此行了。

先看几件玉器。下图是一柄玉戈,仔细看会发现把手位置刻着长方形、菱形的图案,风格与中原地区夏商时期的出土文物有点像,这似乎表明古蜀国与夏朝、商朝关系密切。目前认为金沙遗址所处的历史时期距今大约3100至2500年,当时中原地区正好处于商、周时期,史书中也有古蜀国以盟军身份参与“武王伐纣”战争的记录。

上图也是一件玉戈,特点是器身中部有三条突起的线。

下图这个叫玉璋,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礼器之一,介绍说这是金沙遗址出土的所有玉璋中最精美的一件。

但其实考古价值更高的玉璋是上图这一件,可惜我拍照没拍好,过曝了都没注意到。上面这个玉璋上刻着两组对称的图案,每组图案由三条直线、两条曲折线和一个跪坐人像组成,其中这个跪坐人像最重要,反映了古蜀人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景。人像带着高帽子,鼻子也高,肩上扛着一根象牙,说明古蜀人会用象牙祭祀,这也解释了前面遗迹馆里埋着的大批象牙的用途。

下图这个十节青玉琮也是一件重要的祭祀用品。古人讲究以“六器”礼“六方”,“六方”是指天、地和四方,其中,圆形的玉璧礼天,即“以苍壁礼天”;方形的玉琮礼地,即“以黄琮礼地”,合天圆地方之意;另外还有“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壁、琮、圭、璋、琥、璜都是玉器,而华夏文明素有重玉的传统。

最神奇的是,去年申遗成功的杭州良渚遗址也出土了一件非常相似的玉琮。这就很有趣了,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现在长江上游的金沙遗址和下游的良渚遗址都出土了非常相像的玉琮,细想一下是不是还挺浪漫的?

但金沙遗址和良渚遗址不仅相距甚远,年代也隔了一千多年,说两地有交流和来往,从时间上看好像也对不上,又一个疑团。

下图是一个阳刻昆虫纹玉牌(抱歉我又没拍好),玉牌不大,长、宽都只有5厘米多一点,不足半个手掌大,上面刻了一只……昆虫?

说是昆虫,但这虫有三对翅膀,自然界中,目前好像还没有发现三对翅膀的昆虫,不知道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古老生物呢,还是古蜀人心中的“神虫”?如此诡异的图案,在目前国内考古发现中尚属首例。

但在这只昆虫的中心位置又有一个熟悉的图案:心形外廓,带对称双卷云纹。这在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其它器物上也有发现,而且与商周时期青铜礼器上的“蝉纹”很像。蝉纹与饕餮纹、龙纹、凤纹等一样,是中原文物中的常见图案,古代文人对蝉的品格也是称颂不已,古诗中经常以蝉来比喻君子的节操。

另外,这块玉牌的雕刻工艺也值得一提,叫“减地阳刻”,具体是先画一个纹样,然后把线条(阳线)以外的部分(地)磨下去,使线条自然凸起于器物表面,达到类似浮雕的效果。该玉牌的每一道线纹都粗细均匀,婉转流畅,显示了古蜀匠人的高超水平。

下图是一块兽面纹玉钺(yue),上面有丰富的纹饰,上半部分是兽面纹,下半部分两边有卷云纹。纹饰的刻画工艺是上面介绍过的减地阳刻和双勾阴线的混合,整体形状特殊,但兽面纹又明显受到了中原青铜器的影响。

下图是一件有领玉璧,所谓“有领”就是中间圆孔的边缘是凸起的,像人们冬天常穿的高领毛衣。这块玉璧制作规整,打磨精细,制作精良,如前所说,是用来祭天的。

上图也是一块有领玉璧,体积更大,而且颜色特别,一面呈紫蓝色,反面却是白色的,好像有一面被“晒黑”了一样。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这块玉璧埋藏位置较浅,部分甚至直接裸露在地面,经过长期的太阳照射后形成较深的颜色,另外一面没有被阳光照射,就较好的保存了原来的颜色——所以,还真是被“晒黑”的。

金沙遗址出土了近200件玉璧,只有上面这一件是两面颜色完全不同的,因此成为所有玉璧中最特别的一件。

除了玉璧等玉质礼器,金沙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玉镯,如上图的两件,应该是当时人们最主要的装饰品。上图最右边是一个绿松石珠,作为串饰使用,是目前金沙遗址出土的所有绿松石珠中体积最大、制作最精美的一颗。

以上就是金沙遗址博物馆展出的、比较有意思的玉器。

前面说古蜀文明神秘又独特,金沙和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与中原文物截然不同,但看看上面这些玉器,感觉金沙的文物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玉器的形制和纹样与中原商周时期的文物挺像的,良渚还有类似的玉琮。所以,只看这些玉器,会觉得:古蜀文明就是中原文明的一个分支吧?这里到处都能看到中原商周文化的影响。

但当我看到金沙的金器、青铜器和石器时,我的想法动摇了,那些奇形怪状的展品似乎在对我说:我们的文明很特别哦。

(未完待续)

金沙遗址博物馆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