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入木三分的历史人物(听艾云讲“历史人物写作的虚与实”)

入木三分的历史人物

艾云
   2020年12月26日晚,《作品》公开课第二讲,由女作家艾云开讲。她讲的主题是,如何写作历史人物散文。两个小时中,从如何做史料案头工作,到如何触摸历史人物的内心脉络;从做人为文的基准到写作的技巧和力度,从近代岭南的历史人物,到西方文学中的“大女人”状态。纵横恣肆,洋洋洒洒,大开大合。以下是部分听众的课后感想:
阿探(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学报责编、陕西文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关于散文与小说界限趋于模糊乃至消失,在《作品》2020年度最后一次线上活动——艾云老师公开课上,得到了再次确认。更重要是体认了另一种历史,凸显个体主义的更近真切的历史。关于历史,由于时空隔离,加之影视剧博人眼球的戏说,作为读者常常被罢黜在真相之外。如何更近于历史真实,艾云老师的非虚构人物创作,为我们构建了更易于进入历史现场的幽径。这种历史个体主义书写,正如我们阅读《曾国藩家书》,从中能明确地感知没落大清王朝遥远的真切。
艾云老师公开课的信息量奉献,无疑是巨大的。
在她的笔下,湛若水,司徒美堂,郑观应,李伯元、吴趼人,伍秉鉴等一个个在中华浩瀚历史里曾经长久沉默的这些名字,以自身生命的倾情演绎,从历史厚重的尘埃里站立了起来,站成不可磨灭而铭刻人心的岭南文化最壮美的风景,矗立为岭南人的中流砥柱。这不仅是创作空白的填补,更是岭南文化基因的起底奠基。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是著史者的初衷,更是著者与历史的一种对话。艾云老师籍以人文遗存进入历史现场,在再现历史人物的同时,完成了自身与被书写者的生命共感,回照了自身,更是提升了对人类社会演进的认知,获得了宽阔而更为从容处世心态。
艾云老师以自身丰富了岭南的历史文化,也从自身所关注的历史中获得生命认知的提升。比如关于人与时代,不埋怨,不愤青;生命只有一次,先干起来;时代不能选择,自己走出来等等。关于社会演进规律,舆论过于激进时,社会的人文主义在退步中。关于写作人的自我认知与恪守的原则,写作的人不是手握真理,而是因为有疑惑,所以才写下去,求索下去;不怕不完美,心要低一些,借助写作旅程,净化灵魂,度化自身;不做愤怒和仇恨的人,作相对的公允的心态放平的人;要作自我呵护,力戒自我糟蹋,自我推诿;成年写作者要有神圣感使命感仪式感,要明确责任,节制,知止,要经常性完成内心的自省,不妄言诳语,想好了再说等等。显然,艾云老师赋予了写作行为的道德意识。
艾云老师虽然讲述的是历史散文写作,但其意义却是针对整个写作本身的。写作者要置身文本时空,凸显明确的代入感。着力点要有从刀尖到刀背的迂回,从景物到心态的素描,从概念到在场的临近性。文本要有思辨的力量感,要写疾病与心灵,整体要有欢悦感。基于散文与小说界限的模糊化,要以小说化写法创作历史散文,尤其对于历史人物散文而言。要以在场主义、诗性语言、细腻入微、内心的丰富逾越是非标准及其固化藩篱的束缚。在艾云老师这里,写作不仅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更是艺术与人生品性的磨砺,是思维与思想的活化与不断扩容。她在这个去意义时代,重新定义了写作及写作者存在的意义,重新赋予了文学依然神圣的全新的内涵,重新确立了一种精神性依存至关重要的意义。
她在岭南历史人物的追溯与写作中,重新定义历史与个体的互存关系,更是重新定义文学与人生的共存共融意义,对普通社会个体走出“小我”,迈入“大我”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基于此,阅读艾云老师的书,成为一种必须的选择。

石凌(甘肃省平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这两年,我陆续在《作品》杂志的“东张.珠江钩沉”专栏里读到艾云先生的历史文化散文,甚为文章宽广深沉的历史视域、丰富广博的文史知识、立体丰满的历史人物与悲悯共情的历史情怀所折服。艾云的历史文化散文既有历史轨迹可循,又有人物情感变化、灵魂升华的过程再现,既有史学的内涵,又有小说的生动,真可谓文健笔锋、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画魂的同时也画出了历史人物的形。
艾云先生笔下的这些人物生活于百年前的岭南大地,或在珠江流域写下过人生最瑰丽的篇章,无论是禁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实业救国与著书启蒙双峰并峙的郑观应、还是官至帝师又大力办学的湛若水、游走于外商与民族资本的商人伍秉鉴,抑或是创办岭南大学的儒商钟荣光,写作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吴趼人,都是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他们在岭南写下过浓墨重彩的篇章,又有着各自独立的历史空间。如何把这些历史人物写活,既考量着作者阅读面的深广程度,又检验着作者对历史的审思把握。难能可贵的是,每一个历史人物到了艾云笔下,都能立起来,昂首阔步地走向读者。读进去,我们不仅可以感受近代史上的波诡云谲,而且可以触摸历史人物的悲欣情怀,对他们的生存际遇产生共鸣。
众所周知,近现代史上,岭南由于地处沿海,最先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与文化的冲击,是革命火种的燃起之地,也是新思想的发韧之地,诞生过诸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一大批铁骨铮铮的革命家、思想家、实业家与社会活动家,理清这段历史,拂去落在历史人物身上的浮尘,让他们复活于当代读者眼前,非大手笔而不能。
历史文化散文对作者的历史视野、叙事能力与眼光襟怀具有极大的挑战。如何从驳杂的史料中发现历史的吊诡与民族性格中的积弊,发掘出历史人物的独特个性?
2020年12年26日晚,“作品公开课”上,艾云给出了答案。
热爱。艾云说,她所选择的历史人物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写作历史人物要时时怀着“我得多丰富,才能把这些人物都活一遍!”的心态进行阅读与想象,对人物的起承转合,人物的喜怒哀乐等要有深切的理解与深刻的把握后才动笔。同时还要心存疑惑才能保持写作的动力。作家不是手握真理的上帝,不能对历史人物进行评判。作家的责任是还原历史场景,恢复历史风貌,再现历史人物。
穿透。历史文化散文建立在对翔实史料的分析、参悟与把握上。艾云的历史文化散文中的主角大多生活在晚清与民国时期,一个主人公总是要连带写众多历史人物,正是基于对史料的深刻穿透力,对枯燥的史料进行适度虚构,加入合理想象,置人物于同时代世界历史发展的格局与人物生存的典型环境,把读者带入历史现场,才能与历史人物产生共鸣。比如,她在写林则徐时,也写了道光皇帝、魏源、李鸿章等历史人物,这些人物在艾云笔下都有丰满的形象。写吴趼人时,把他卡夫卡、伍尔夫等同时代现代主义代表作家进行了比较,突出其时代特征与历史局限性。
欢悦。艾云说,写作是欢悦的,不要为难自己。她写历史散文是因为喜欢才阅读,因为热爱才写作。抱持这样的心态,就可以在史料中自由驰骋。历史文化散文不同于现代小说中作者可以把自己封闭起来进行反思,但也要借鉴现代派写作的经验,对自己占有的史料进行反复比对,对历史进行反思,去魅存真,感知历史人物的身世命运,仿佛他们就活在自己周边,把历史人物当成自己的邻居看待,这样才能还原历史人物的血肉之躯。
共情。读艾云的历史文化散文,我惊诧于作者穿透史料的洞察力与再现人物的重塑力。艾云总是自如地在历史与当下,中国与外国等不同场域中自由切换。对此,艾云说,她写的是历史人物,但面对的是自己生存的时代,她在写作历史文化散文的时候借鉴了很多现代主义的元素,她研究卡夫卡、伍尔夫等现代主义作家,研究现代主义与现代派和疾病的关系,吸纳现代派对自我的认知、反思与关照,从而达到与历史人物的共鸣。艾云认为,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现代人物,人类共通的感情是一样的,只有怀抱深切的共情,拨开历史云烟,回到历史现场,对历史人物一视同仁,不管他是君主、英雄,还是高官、学者,都要把他还原为一个有七情六欲的血肉之躯,通过合理的想象,将湮灭于史料中的人物还原为栩栩如生的活人。

胡岚(中国作协会员):

艾云老师结合自己的作品,从湛若水,司徒美堂,郑观应,吴趼人等历史人物的写作,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
艾云从三个方面讲述了写好历史散文的关键:人物的思想性,人物关系,格局。
人物的思想性。写作不是为了写而写,而是要找到人物的思想性,想一想这个人物对当时的贡献是什么。要想把人物写得好看,要先看资料,把资料吃透。最好到当地走一下,进行实地勘察。艾云说,当下时代,知识是公开的,共性的,要做大量的案头工作,把人物化解成自己的人物。
从人物关系入手。以司徒美堂为例,写司徒美堂与罗斯福、孙中山之间的关系。写人物忌平铺直叙,要有艺术想象力。要读透人物关系,消化历史资料。把历史的风烟弄透,要铺陈历史,史料要详实,有代入感,古今中外人物的情感是相通的。要调动身体的感官,要有合理的想象。这个想象指的是,基于真实历史基础上的合理想象。要有小说家的笔法,要有起承转合,要有诗意的语言。这是对文辞的要求,既要学会用刀背,不能用刀尖。所谓的刀背就是要停住,要对事物进行描摹。描摹,如同画家素描的基本功。要有对环境,对景物,对人物心理的描写,不能用抽象的判断词。要用简洁、有力量的文字进行描写。在写作过程中要与所写人物一起喜怒哀乐,要体验文本的欢悦,享受写作的欢悦。
格局要大,打破道德藩篱。内心要足够丰富,才能把笔下的人物都活一遍。
写作不是因为手握真理,而是因为有疑惑才写作,用笔直抒胸臆。不要抱怨,要去做实事。艾云说,一个女人一定要用一口气撑着,要做大女人,不要被命运锁住,要去抗争,突破自己的天花板。在写作上千万不要害怕完美,因为永远也达不到完美。写作标准要高,所谓法其上得乎其中。那些更高更远的人,其实是在带着我们飞。要做一个丰富、有历练、谦卑、宽广、公允,相对准确的人。作家的格局决定了人物的格局,是以作家要追问自我,要自省,要有责任,要节制,非控诉,要学会默默在旅途中听风声。
艾云老师的课,不止是对历史人物散文的写作,对于非虚构的写作也很有启发。尤其是在把握历史的真实和虚构的度上有了深刻的体会及认知。作品的格局亦是做人的格局,要反省、修养自己,做一个内心丰富的人,放大视野,才会有大格局。

傅友福(泉州作协常务理事):
通过那天晚上的学习,终于领悟到,历史散文的写作技巧:一、历史散文的表达方式曾经写过一些小散文,却不成气候。听了艾云老师关于散文的新定义,一时茅舍顿开,原来散文也可以这么写。特别是历史散文,必须以人物为中心,挖掘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所思所想。这在以前从没听说过。二、散文的适度“虚构”历史散文,其实也是人物散文。大背景下的人物悲欢,也就构成了历史散文的恢弘、大气的记录方式。因此,在人物的行为、思想,以及因为受到历史影响,从而可以适当虚构出人物当时的生存状态,这样一来,人物也就更加丰满起来了。三、对天历史人物的思维方式的延展艾云老师推心置腹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历史人物在面对历史变革时,他们同样具备了今人情感情愫。也就是说,他们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物。通过我们的笔触,尽量还原人物当时的思想状态,从而让历史更加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身临其景,增加了可读性和具有现代意义。四、整体统筹历史散文的结构在艾云的指导下,我们也明白了散文和小说的共通之处,那就是情感。历史散文的情感表达,和小说是一个道理。小说写人,散文也离不开人,那么,人的情感无论在什么年代,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他们的情感都是丰富多彩的。特别时代动荡的年代,历史人物为了某种信仰,或者说是为了实现什么抱负,都必须在情感上呈现出来。听君一席话,何止胜读十年书。朱海兰(临沂作协诗词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跟着艾云老师的思路两个小时下来,内心真的是思绪万千,似看到岁月里的笛音,越过沧海桑田,滚滚的车轮,撵过历史长河里的万千沟壑,更叠的胶片,再一次真实地呈现故事的真相。
艾云老师那温婉而又不失理性与哲思的话语,及一个个鲜活的写作案例,无不如这寒冬里一杯温热的美酒,让人如饮甘饴。
尤其是在解答部分,当艾云老师教我们要学会借助刀背的力量时,真的给人内心很大的震撼。做为一个写作者,一直以为只有利用刀尖的力量,才可以使文章的语言干净、利索地直达主题内核,却忘记了这样的写作手法是大众化的手法,你所想到的、所描述的,也是众人所想到和描述的,没有新意的描述,只是让那些历史故事简单地复述一遍罢了。借助刀背的力量,这是艾云老师让我们不要循规蹈矩,要另辟蹊径来拓展故事的广度与深度,为历史故事注入新鲜的语言与血液。
当艾云老师讲到让我们写作者,要有素描的基本功时,眼前更是一亮。由不得想到前些日子看我们这里一位著名画家武举善老师画画时对我内心的触动。武老师以画弥勒佛著称,寥寥几笔勾勒下来,却让我这一个门外女子看痴了,也看呆了,最后感觉内心的杂念被这微笑的佛像一拂而去。这一刻,突然明白,一幅简单的素描,我们看到的是几个笔画的勾勒,但画家们看到的却是不同的色彩与层次,当一个不懂和不会画画的人,看得灵魂被撞击的时候,这幅画就成功了。如果一个写作者,不能让自己的文章呈现出立体的色彩与层次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平实无奇的,就是无法与读者引起灵魂的共鸣的,何来好文章之谈。
对于一个写历史散文的作者,如何在历史人物留下的事迹里,在不失真的情况下,写得温润、生动而又鲜活的同时,并重新给人物故事赋于新意,一直是这些日子来想突破的瓶颈。
感谢艾云老师,用自己积累的写作知识和经验,帮我们解疑答惑,让我们这些喜欢写历史散文的作者,找到了

宋传洲 (军人,作家):
  听了艾云老师的课感触颇多,散文以“神”凝文,其“神”来自于纷乱的生活万象和深沉的人生感悟,是我们生活中的诗意和思考,而描写历史人物的散文亦是如此,写古人即是写自己,写逝去的年代就是写现在的时光。  即使时过境迁,古人的社会背景和精神基础早已迥然有异,但艾云老师觉得,写历史人物的散文其关键在于跟随人物一起去遍历人生,将自己的灵魂与人物的一切相纠缠、相碰撞和相融合。身为作者的她既经历了人物的命运,又超脱了人物的命运。因此,或心如刀绞、或扼腕叹息、或忧伤落泪、或欣喜若狂、或大彻大悟……不但了解历史人物的命运,也更是解读和审视现在的自我,述诸文字,写出来的人物便有了欲望、有困惑、有疯狂、有挣扎、有爱、有恨……皆因作者是一个复杂而变化多端的人——以真实的自我呈现出立体的他们,他们细微的内心、多面的灵魂、瑕疵的品格也变得更加可爱,可以感受到他们“生而为人的完美”,而不是被切片后单纯的“神化的崇高”。
  洪艳(广东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副教授):
2013年9月,第一次邂逅艾云的文字,是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的书系里。黑色封面的《寻找失踪者》,题上右方便是“艾云”的名字,如云缥缈。记得那时,艾云以《不自欺,也不他欺》为序,剖析自己“不可能成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可是当随她的文字进入到福柯、萨特等哲学大师的理论路径探及西方诸多重大哲学命题时,才知道她在序言里对自己的剖析是多么的谦虚、坦诚。此后的时光,陆续地再读她的其它文字,使得我对里尔克、加缪、伍尔夫等以各类文体充盈生命的作家有了更深层次的照面。我除了钦佩她以浑厚而坚韧的哲学、美学理论为犁耙,源源不断地耘出历史的深谷、文学的莽原里丰富的宝藏外;还特别感激的是,每每读完她的文字后,我都能感受到一种打开生命光泽的丰盈。2020年12年26日,《作品》杂志社举办了第二期线上公开课,邀请的大家居然是艾云,主题恰恰就是关于如何写作历史文化散文。她说写作是欢愉的,尤其是在历史文化散文中,写作时可以丰富史料将自己封裹起来静静地任由思绪飞升,用肉身去切近地感知历史人物的命运。她说,写作历史文化散文可以以现代派的写作经验轻轻拨动历史的琴弦,在合理的想象与深切的拟象共情中,感知史料连缀起来的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她说文学于己于人的作用之妙,认为亲切的文字不是高不可攀的。特别为她说到的“人生的功课也不过是不断积攒跟自己对话的勇气”而动容,这是一位作家如何为人、为文、立世最温情的表态。的确,艾云的历史文化散文是面对历史的一种自我阐释、自我反思,她在历史尘埃落定的静寂中用笔与情唤醒我们的记忆,并对历史幻境中的漂泊者以虚构的叙事,有效地启发后世的注目者做新的凝思。艾云的讲座也让我看到了一颗久经岁月洗礼的心的光芒,尽管岁月无情流逝,但却丝毫无损她的美与柔韧。有人把艾云比作汉娜·阿伦特,认为她们都以现象学的方法重构人、解释人为共同特征;但是阿伦特始终是远的,艾云却如此近。阿伦特站立在极权主义的对面,履行一个时代沉思者的冥想与抗争。而艾云,是如此的不可替代,也如此的不可任意归类。她以个体的感知、沉思、体验去触及历史,以女性的绵密缝纫起历史裂开的缝隙,然后点起一盏灯,使得我们在她丰沛的语言、感性的知觉中,看她揉碎思想的光华,构建起属于她的历史叙事逻辑。我们会不知觉地在她潜埋在文字中的问题,回望历史,也贴近生活,归结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存思考。
方乐(物理学博士在读):
十二月末,《作品》杂志邀请艾云老师做线上公开课,我有幸成为直播间中的一员。在此之前,我一直有些困惑,如何能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发掘个体闪烁的幽光,将过去的人和事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艾云老师的讲座给了我答案。艾云老师以近年写作的岭南历史名人系列的散文为例,从历史人物散文创作的承载性、艺术性、思想性等方面,细致而深刻地阐述了她的散文写作观点。阅读艾云老师的历史人物散文时,随着她细腻而真实的笔触,读者仿佛走入了百年前的岭南,同历史人物一道经历传奇的一生。如艾云老师所表达的一样,要想做到如此,首先要善于观察,发掘身边可用的历史人物素材。在整合素材的过程中,确保还原历史脉络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想象,最大程度地贴近历史人物的内心。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散文是刊登在《作品》杂志2019年第11期的《有所思,思岭南》,讲述了钟荣光先生投身现代教育,致力于岭南大学建设与发展的一生。如果用红烧肉做比喻,该篇散文不柴不腻,既高度还原了历史的客观,又富于丰润的情感,使得文中的历史人物不仅具有真实感,而且最大程度地散发了人物魅力。读罢此文,仿佛自己也同钟荣光先生一起走过了那些峥嵘岁月,内心激荡,久久不能平复。我想这就是好的历史人物散文的魔力吧。
抖音扫码,添加关注

副 总 编:王十月(主持工作)
副 社 长:郑小琼
邮政代号:46—37
主办单位:广东省作家协会
订  阅:15.00元
零  售:20.00元
地  址:广州市天河龙口西路552号广东文学艺术中心七楼
邮政编码:510635  
电  话:(020)38486216  
传  真:(020)38486389

入木三分的历史人物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