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课题工作报告(平望二中学校主课题2019年研究工作报告)

课题工作报告
苏州市教科院“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
《深度备课:农村初中高品质课堂建构的行动研究》
2019年研究工作报告
吴江区平望第二中学

在过去的一个学年中,我校苏州市教科院“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深度备课:农村初中高品质课堂建构的行动研究》在吴江区教科室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支持下,研究工作有序进行,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三课联动”教科研融合,促进课题研究方式的转型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提出了以“三课联动”的方式,促进教研和科研方式的转型。“三课”就是指课题、课例和课堂。具体来说,就是以校本课题为引领,以课例研究为手段,以课堂细节为抓手,关注教学设计的研讨,注重教学反思的交流,从而带动课堂效率的全面提升。
一是组织融合——成立了“学校教科研协作组”,聘请教研组长为兼职教科员;
二是活动整合——每学期初举行教科研联席会议以及有效课堂研究节、优质课评比参赛选手的教学思辨培训活动等等。每学期召开4次左右教科研联席会议,促进教科研深度融合。
三是内容切合——课题紧扣课堂教学、紧扣学生研究。一直坚持教科生根,教研落地,教学开花,坚持“三教合一,三课联动”。
二、以课例研究为抓手,通过教研组集体备课展示活动来推动主课题研究
本学期主要通过语文、数学和英语三个教研组集体备课展示活动来推动我校主课题的研究。
1.语文组的集体深度备课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集体备课展示阶段:语文组吕跃娟老师展示了课外阅读指导课《骆驼祥子》,经过前期精心备课,反复研磨,吕老师通过再现文本的经典情节,引出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通过学生模仿练习、小组讨论、教师总结等环节,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并最终运用到写作中。

思想火花碰撞阶段:
吕老师的阅读指导课在听课教师中引发了思想火花的碰撞,语文组教研组长朱小燕老师召集听课教师对这节课进行了再次加工。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多个角度进行研讨。
黄小林老师立足深度备课的视角,肯定了吕老师将“以学生探索为主导”和“以教师教法为主导”这两种方法灵活运用的设计思路。又分享了他在备学生、备学法方面的宝贵建议。

朱小燕老师认为,在大阅读这个大概念下,吕老师选择了小而精的切入口,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指导学生积累的读书的方法很有效果,同时,她也建议,要进一步加强读写的结合。

  周子健老师建议整本书阅读指导中要做到启迪、启悟、启明。首先要了解情节、任务、环境、社会背景等主要情节,其次要有对作品表达艺术的品析,例如语言特色、艺术手法和结构安排。第三,要通过感悟真善美,达到知情意的统一。
庄丽星老师肯定了吕老师的阅读指导课的流程,又提出在处理文本的时候,批注的是描写,就要兼顾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并梳理两者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理论提炼与升华阶段:
在本次集体备课展示活动的尾声部分,盛建国副校长做了总结。他肯定了语文组整合大阅读活动和学校传统的集体备课展示活动的尝试,同时也是高效、规范、务实的一次创新。深度备课的“深“体现在学情分析研究之深、教材把握之深、研究活动之深、反思评价之深。既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又促进深度学习,指向核心素养。
2.数学组开展了以“‘三课联动’以研笃教”为活动目的的集体深度备课展示活动。

为了举办好这次展示活动,我校教科室联合教务处和数学组专门制定了以“基于‘深度备课’的指向‘学科育人方式改革’的课堂转型”为研究主题的活动方案。根据活动方案,活动分三个阶段:集体备课阶段、课堂展示阶段、课后研讨展示阶段。在数学组成员评课阶段,重点描述发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重教轻学、高负低质、高耗低效等教学现象,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诊断,然后为这一课例的教案提出相应的教学优化策略。

这次活动是有意义的、有实效的。一是很好地落实了区教育局第十届有效课堂节的有关文件要求;二是此次活动也是我校“十三五”主课题《深度备课:农村初中高品质课堂建构的行动研究》一次有意义的研究活动;三是各教研组组长和备课组长都参加了此次活动并从中汲取到了活动经验,展示活动达到了经验分享、共同成长的目的;四是此次活动更是一次优化教科研融合、促进教研和科研方式转型的有益尝试,把“课题”“课堂”“课例”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即“三课联动”,提高了活动的实效,达到了以研促教的目的。
3.史地生教研组开展主题式课堂观察活动
   史地生教研组基于学校主课题,本年度开展了二次主题式课堂观察活动。
4月开展了以“课堂问答行为”为主题的课堂观察活动。史地生教研组先讨论确定下周进行课堂观察活动。地理备课组确定由朱少庆老师开公开课,周春燕老师编制课堂观察量表,听课前发放,课后回收。朱少庆老师在初一(3)班开设公开课《中东》。听课老师统一完成量表填写。课后组员集中在地理教室,评析公开课,总结优缺点。整理课堂观察量表,进行深度备课、重构课堂。
11月地理备课讨论确定以“学生课堂行为”主题进行课堂观察活动,设计课堂观察量表,确定了开课人朱少庆,开课时间12月2日第三节,开课班级初一(3)班。12月2日朱少庆老师在初一(3)班开公开课《降水的变化和分布》,听课老师完成量表的填写。课后,结合教研组老师填写的课堂观察量表,汇编课堂观察案例。

三、课题管理规范化和常态化,成果喜人
主课题全部进行网络化管理,实时呈现课题研究的进展,及时发布课题研究成果。本学期多次组织课题活动,推行课例研究,突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而且子课题均有阶段性成果。
1.吴伟钢:《“漫”谈历史,涵情育智》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年第4期
2.吴丽芳:《由“解题”反观“教学”》
——《教育研究与评论》2019年第5期(总第412期)
3.顾吉萍:《初中语文教学中深度备课的有效策略》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版)2019年2月上
4.聂爱萍:《深度备课:实施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探索》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版)2019年2月上
5.王怀念:《深度备课: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版)2019年1月上

2019年主课题研究事件备忘录:
1.2月19日,抓常态 重实效 促发展–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初教科研联席会议。
2.4月10日,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教科研联合活动:深度备课—语文组举行深度备课展示。
3.4月1日—4月29日,史地生组进行基于学校主课题的“课堂问答行为”为主题的课堂观察活动。(2019年度第三次教科研联合活动)
4.10月17日—24日,数学组开展以“‘三课联动’ 以研笃教”为活动目的的深度备课展示活动。(2019年度第四次教科研联合活动)
5.11月25日—12月2日,地理备课开展基于学校主课题的以“学生课堂行为”主题进行课堂观察活动。(2019年度第五次教科研联合活动)

课题工作报告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