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的例子
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五月的一天,道州营道的一户周姓人家喜得贵子,这个刚出生的男孩便是后来的宋代大儒周敦颐。周敦颐成长在一个有着深厚儒学氛围的家庭中,父亲周辅成赐进士出身,任过贺州桂岭县令。母亲郑氏,是龙图阁直学士郑向的妹妹。
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周敦颐已是十五岁的少年,他喜爱古代的传统文化,勤奋学习的他对自然与人生也有了些自己的认识和修为。周敦颐一直生活在和睦温暖的环境里,浓厚的家学渊源,加上父亲又在朝廷为官,这样的家庭在乡里颇受人们的尊敬。但就在这一年,父亲的突然离世使家人悲痛万分,更给年少的周敦颐以沉重的打击。由于生活一天天窘迫,周敦颐的母亲无力支撑起这个家庭,只得投奔远在开封的哥哥。
周敦颐的舅舅早年中过进士,在多处任过地方官,博学多闻,精通儒家、道家文化。周敦颐的舅舅经历了官场的冷暖,又饱读诗书,对周敦颐的影响较大。他把外甥接到身边,待周敦颐像自己的儿子一样,对他关爱有加。
周敦颐天资聪颖,诚实有礼,勤学好问,在文史方面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这为他以后独树一帜的学术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嘉祐六年(1061年),周敦颐升迁国子博士,通判虔州,路过庐山的时候,发现那里的山水美景,别有韵味,于是在庐山脚下修建起了濂溪书堂。他虽远离家乡,但看到此处的溪流与家乡的景致相似时,因为思乡之情,便将书堂旁的溪水命名为“濂溪”。(“濂溪”原是故乡营道溪水的名字)
他的好友赵清献得知他在庐山脚下修建了书堂,为他写下了《题周茂叔濂溪书堂》。文中有几句这样写道:“饮啜其乐真,静正于俗迈。主人心渊然,澄澈一内外。”能在这样的风景中,远离尘嚣,讲学传道,矢志不渝地追逐内心的静谧和澄澈,实让友人仰慕。嘉祐八年(1063年),在续任通判虔州的期间,有一天周敦颐在院中散步,看到洁净的莲,心中无比的喜爱,便当即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水里、陆地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晋朝的陶渊明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人们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生长在污泥中,却不受周围的污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连,没有杂乱的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馨,它洁净地耸立着,可以远远地供人们观赏却不可随意的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逸之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象征;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喜爱菊花的人,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与我有着同样志趣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自然有很多了。”
周敦颐对莲的“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香远益清”的品格赞赏有加,在他的内心里,这样的品质正是他追逐的理想,他希望不与世俗同污,始终保持独立、正直、美善的心境,周敦颐不愿做菊一样的隐逸之士,因为隐士只修己之心。他以莲之清香表达了自己既致力于修己又兼及天下的胸怀。
《爱莲说》正是周敦颐君子品格的写照。他将百姓的安稳看得很重,为民请命;把自己的荣辱得失看的平淡,清静修身。
“君子”是儒家理想的人格典范,在《论语》中,孔子曾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君子作为政治责任和道德人格兼修的代表,是儒家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周敦颐的人生理想。莲花是佛教的吉祥物,此文也反映了周敦颐援佛入儒的思想倾向。
他调任南昌知府,再次登临庐山时,写下了《濂溪书堂诗》。在诗中他说“芋蔬可卒岁,绢布足衣衾。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足,名濂朝暮箴”。从简单的几句表述中,人们可以看到他的朴实性情,对身外财物的淡然心态,在他的内心里,“康乐”、安宁、廉名才是真正的宝物,他认为“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将“身安”和明理达道作为追求的理想。
阅读专辑
原载:《儒家故事》作者:王淑琴,山东省社会主义院中华文化教研部教师校对:李静编辑:孔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