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绍兴,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四月二十一日,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颂奖大会在“书圣”王羲之挥毫写下煌煌巨作《兰亭集序》的地方隆重举行。大会上,有一老一少颇为引人瞩目:老的名唤孙伯翔,乃当今书坛大家、本届兰亭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少的是他的学生,名唤张建会,是本届兰亭艺术奖最年轻的获奖者、唯一的“60后”。这是一个分量很重的奖项,由全国各地书协推荐有全国影响、近年获过奖、有水平又有修为的61位中年书法家,由评委打分排序,前十名即为兰亭艺术奖获得者。
记者与张建会有过几次接触,对他的人品学识、艺术造诣仰慕已久。而赴江南领奖前夜的一次长谈,则使我深入了解了一位书法家成功的秘笈,以及对书法艺术独到而精湛的见解。
张建会是山东人氏,1960年出生于天津。他与书法艺术的渊源,与家族的遗传基因不无关系:其祖父、姥爷、兄长均写得一手好字,使他不仅耳濡目染,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且自幼受到家人的指导和规范。上小学时,适逢“文革”,校园里的张贴的大字报和毛主席诗词,有些写得颇为潇洒劲健,他便暗中学习模仿。当时,学校有描红大仿课,他的书法作业经常被老师画红圈当范本,放到楼道的墙报栏上展示,令他深受鼓励,信心备增。到中学时期,更到学校美术组学画、在板报组刻蜡版、写黑板报,十八般武艺都派上用场。
而对他的书法艺术起了决定作用的,是他在市少年宫、青年宫参加书法学习班时,遇上了几位好老师:顾志新、宁书纶和孙其峰,从学艺到做人,从“入门”到“出门”,直到老师的人格魅力,无不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孙其峰向他传授学习方法时,指出学艺有“苦学派”和“智取派”,前者是要临池不辍,下苦功夫打好基础。但临帖容易熟视无睹,看不出字的特征,所以孙先生建议他多读书法大字典,同一个字,不同的体,不同的特征和写法,相互对比和衬托,便能很快抓住字体的异同,掌握内中的规律性。这便是“智取”。从此,张建会按老师提示的方法,用最聪明的头脑,下最笨的功夫,书艺有了长足的进步。
现在回过头来看,张建会认为他的成功得益于“坚持”二字。了解张建会工作经历的人都知道:他在公安局做过预审,在政治部和团委搞过行政,后来又调到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从事专业,无论到哪儿,始终未将他所热爱的书法艺术置之脑后,始终如象棋中的卒子,一步一步往前拱,最多横着走,也不会后退一步。在他看来,人往往有一种心理暗示,譬如观影,中途接个电话,回来再看感觉少了点什么,不完整了;电影可以重看,人生却不能重来,所以即使他工作岗位不断变化,心里书法这条“线”却始终未断,形散神不散。19岁在公安学校学习时,张建会为自己取过一个宅号“毅成草堂”,寓意毅力是成功之母。是因之前他读过梁启超的一篇文章《论毅力》,颇受启发。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经历一些风浪,一些摇摆,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2005年,张建会调入书协工作。初来乍到,很多人为他担心。书协工作繁重,精力牵涉很多,别把专业丢了。十年后的今天,他的专业不仅未丢,而且有了质的突破。他觉得,虽然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占用了他的大量时间,但在这个平台上,他站得高了,眼界宽了,见识广了,提高也就快了。换个角度说,他平时没时间写字,一旦有点时间,便会格外珍惜,效率可能更高。书法,已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如今,张建会已奠定了在书法界的地位,其书法作品的市场认可度也很高。但身为天津书协常务副主席,他并不太注重市场,也不参加一般笔会,以免染上铜臭味、江湖味,不愿为了物质而牺牲艺术,牺牲享受书法创作的过程和由此带来的快感。
本文作者:杜仲华
(原文内容分期刊登,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