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作家地带 ? 散文随笔】拾 忆 美 好 年 华 /苑伟新(辽宁)

拾 忆 美 好 年 华(四)
——相识55周年暨下乡50周年回忆录
文/苑伟新(辽宁)

二、磋砣岁月,无悔青春今年是中国知青大规模上山下乡50周年。这个从“老三届”开始,一直往下延续了十年的全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已经永远留在了中国历史上,留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这些年我看过很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记实文章,各地有各地的特点,走与回的经历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辽宁省的知青基本上在本省内农村安置,没有去外省。而且辽宁省安排上山下乡开展的比较早,在1968年9月就开始了。到1968年12月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这一指示的发表标志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发展成为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大运动,实际上山下乡“一片红”成了“文革”的一个战略部署,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运动推向极端,从而改变了一个时代的面貌。我们亲身经历了这一事实,难忘的知青下乡蹉跎岁月让我们认识了解了中国的农村,使我们尝到了农村劳动生活的酸甜苦辣,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思想和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与革命意志。我们有很多的感悟,也有很多的故事。我们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同时,也给广大农村带来了生机,我们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农村广阔天地。为了纪念知识青年下乡50周年,我们来回忆那段艰苦的农村劳动生活,不要忘记下乡知青的蹉跎岁月,我来说说我们自己上山下乡的真实难忘的故事。
(1)终身难忘的1968年9月16日我是辽大附中1966届老初三的毕业生,本应在当年9月升入高中读书,但在1966年5月16日国家下发了“停课搞文革”的通知,从此我们离开了可爱的校园,失去了继续学习资格,又经历了二年的“文革”,我们响应国家的号召,学校安排我们到昌图县曲家公社插队务农成了知识青年。1968年9月16日早上七点钟,我告别了父母亲,我二哥用自行车驮着我的行李,送我去学校。进了辽大附中的校园看到很多同学和家长已经聚在校园里。我二哥停在了校园里,我去初三、三班的教室报到。一进教室,我看到已经来了几个同学,大家都站在那里看黑板,我也停下了脚步不由自主地目视着黑板,映入眼帘的是我们班去昌图县曲家公社曲家大队同学的名单,而且已经分配到曲家大队的四个生产小队。我被分配在曲家四小队,然后还有五、六、七小队,名单一、一列了出来。黑板上还公佈了照顾去沈阳市新城子的名单。后来张呈有老师来了,看到同学们说:“大家要记住自己分在哪个队,社员来接你们,就按照这上公佈的名单去各个生产队……”这时有人来通知说汽车来了,到操场集合等待出发。于是我们最后看了一眼可爱的教室离开了。到了操场上看到有些同学在敲锣打鼓欢送我们去昌图。我们很快找到了我班乘坐的汽车,我二哥把我的行李送上汽车,我也上了汽车。汽车上挂灯彩旗,写着标语“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就这样全校一行20多辆大汽车浩浩荡荡地送我们去沈阳站乘坐专列火车。在火车站里也是欢送的人群敲锣打鼓把我们送出了沈阳城。从早上离开家到坐上火车,我的心一直平静不下来。当火车开了起来,我和赵凤玉看到坐在对面的两个男同学在流眼泪。我好好看了他们俩的年纪,应该是高二或高三的大哥哥。又过了很长时间,他们俩不哭了,看着窗外,一个大哥说:“哎呀,都到开原了!” 我目不转睛的看着他们俩,这时一个大哥说话了:“小妹妹你知道我们去干什么吗?” 我说:“不是去下乡劳动秋收吗?” 他说:“还回来吗?” 我说:“秋收完了,不就回来了吗?” 他说:“这次去农村就不回来了。让我们去农村安家落户了。” 我还是不太明白,但从他们俩的言谈中知道了与以前的下乡支农劳动是不一样的。但我想大家都一起去没什么可怕的,听天由命吧!
就这样坐了五个小时的火车,广播啦叭突然响了:“平安堡到了,请到平安堡的同学下车。”接着又广播了一遍。这时我才知道两位大哥是高三、二班的,他们俩在平安堡下车了。我往窗外看,看到下了一大批同学。火车又向前开了,一会看到了路过的站牌“八面城”,没多长时间就到了我们的目的地——曲家店车站,我们都下了火车。有人指点让到小学去集合,小学校就在车站的对面,过了横道就到了。我们看到到处是欢迎的人群,社员打着彩旗,拿着标语,还有跳着“忠字舞”敬爱的毛主席的队伍在不停地跳着舞欢迎我们。到了小学校院里,我们看到排好队的大马车停在那里,每辆马车上贴好了红纸写着生产队的名字。我们还是按照班级排好了队,公社领导讲了话,欢迎我们来曲家公社务农……然后又公布了到各大队的班级名单。这时我们才知道到曲家公社来的都是单数班级,可想而知到平安堡去的都是双数班级了。而且都是高中和初中搭配在一起分配的,我们曲家大队还有高二、三班的一部分同学。我们乘坐曲家大队的马车离开了公社,向曲家大队前进。我们看到满地的高梁,大豆,玉米,谷子,好一派丰收的景色。看着看着曲家大队部就到了,车老板子告诉我们从公社到曲家大队只有三里多地。在曲家大队部又给我们开了欢迎会,大队党支部老书记陈秀山讲了话,他代表全大队的贫下中农欢迎我们到曲家大队来务农……等等。接着高二、三班的魏兵讲话。他说:由我们两个班同学在一个大队组成一个“五七连” ,连长是魏兵,副连长是勾玉华,然后他又念了分在四、五、六、七各队的同学名单。然后由各小队的马车接走。我们四队的队长王向文来接我们。我们四队离大队部也就一里多地,很快我们就到了四队的队部,社员都等在那里欢迎我们的到来。王向文先讲了话,然后贫协郭大爷讲话,都非常欢迎我们到曲家四队来插队务农。然后王队长向我们逐个介绍了其他的队委会成员。之后让我们介绍自己叫什么名字,正好利用这个机会也和高二、三班的同学认识一下。高二、三班的三名男同学李龙、裴洪安、李定江分在我们四队,我们班男生有张跃金,佟连吉,陈颖,女生有勾玉华、张淑清、赵凤玉、苑伟新。开完欢迎会,男生被安排在孙有才家住宿,把我们女生送去王向文家,他爱人苏桂英大姐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给我们腾出一间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在她家还给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饭,男同学到住处放下行李就来到我们这一同吃晚饭,高梁米饭、土豆炖豆角、炖大豆腐。我们折腾一天了,这顿饭吃得很香,至今我还没忘。男同学回去休息了,天也快黑了,我们女同学打开行李安顿好,洗漱完也休息了。这一天在我今生今世永远记在了心里1968年9月16日。(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意可联系删除。
总编:张同辉
作者简介
苑伟新,共和国同龄人,中共党员。1968年9月辽宁大学附中毕业,下乡辽宁省昌图县知青,1974年12月回沈阳工作,毕业于辽宁广播电视大学。文学爱好者。
《作家地带》
温馨提示
我们需要的稿件:
一、所投稿件需是本人原创,尚未在其他平台发表。因稿件著作权引发的纠纷,由作者自行负担。
二、大力倡导正能量作品。稿件内容不得含有违法或其他有碍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的内容。不得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否则引发的法律责任由投稿人承担。
三、为提高稿件发布效果,平台编辑可能在忠于原创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适当修改,如果您不同意修改,请在投稿邮件中注明。
四、鼓励文学创新,扶持文学新人。
五、体裁以诗歌、散文(含随笔、杂文、书评等)、短篇小说等作品为主。
六、投稿请附百字左右作者简介。
七、投稿前,请务必添加总编微信zhenqingrushi1966,不然无法发放稿费红包。
稿费发放办法及时间安排:
作品发稿一周(七日)之内所得赏金,50%为作者稿费,50%作为平台维护费(累计赞赏在二十元及以下不结算)。作品发表一周后,以红包形式发放稿费。
微信:zhenqingrushi1966
邮箱:364702284@qq.com
《作家地带》编辑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