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原创首发】潘柳伊:怀 念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作者简介:潘柳伊,广西河池都安县人,曾在《三月三》《南楼丹霞》《南丹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过文章,都安作协会员,现供职于南宁市桂鼎学校。
怀念
文/潘柳伊
今天下乡,在个农户家里,大爷大娘可能有七十多岁了。见到我拿起手机乐津津的拍下这陈年掉渣,黑不溜秋的炉灶时,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激动的不停蠕动嘴唇问:“丫头,你也喜欢这东西吗?”我欲言又止,因为我发现两位老人眼里有一种殷切的渴望。如果我说不喜欢,结局应该非常糟。我猜想他们肯定希望我的回答是:喜欢。于是我肯定的点了点头,果然不出所料,两位老人竟两眼闪着泪花,异口同声一直连声不绝:“难得啊,难得有人还喜欢这东西。”老人笑得合不拢嘴,一直对我们说:“都吧(瑶话妹子),quo(瑶话老弟),哝哟,哝国(瑶话吃饭,吃肉)”,真的盛情难却,我们只好坐下来。两位老人拿出了看干本领,广西人最爱吃的腊肉,这腊肉咸又有点酸,而我喜欢淡且甜的腊肉,我也喜欢把腊肉切得薄薄的,蒸出来透明诱人,润泽。而两位老人却把腊肉切得好厚,说这样吃才上瘾,一口咬下去,喷出一口油,那叫爽到家了。真的把我逗乐昂天大笑。
吃饭期间,我探问,家人有什么人?生活是否有困难?两位老人豪爽一笑摆摆手告诉我。他们衣食无忧,家里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全部成家立业,而且全部立足于大城市,也争着把两老接出去享受晚年,可两位老人不习惯城里的生活,只好作罢了。我很惊讶的对老人说:“大爷大娘,既然生活这么富裕为什么不买煤气?为什么不用电压力锅,电炒锅呀?这样做饭多方便,旧的炉灶多麻烦呀,你俩老太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了。”
没曾想我这么一说,老爷子可不太乐意了,他问我:“丫头刚才你是不是说你也喜欢这炉灶,你都喜欢了,我们有理由不喜欢吗?你们年轻人真的别忘了,就是这个掉渣的炉灶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人啊,忘记了或者丢弃了炉灶都是忘恩负义的人啊……”
老大爷的一番话深深的触碰了我的灵魂。是啊,在高科技迅速腾飞的时代里,使用旧的家具并不意味着贫穷,更意味的是对曾经岁月的肯定,眷恋和怀念。电器不曾发达的时代,千千万万这种炉灶养育了千千万万种人,我们怎能说丢弃就丢弃呢?伏曦的子民是非常八卦的,当时垒炉灶时都要选日子和选好方位的。对他们来说逢年过节就可以在炉灶上摆酒碗,插上香供土地神,让土地神保佑家人的衣食无忧,一生平安。我想这里面除了迷信之外,更多的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历史源渊流长到现在,神农的子民犁耙,镰刀,锄头,只要人们一牵引,便舞如飞,难道我们就能嘲讽他们的落后吗?至少他们尊重了岁月这条长河,这条河总是很残忍,总是很让人心痛,来时悄无声息,去时亦悄无声息,从不打一声招呼。人们总会以自己的方式来抓住了岁月。像老大爷说,在饥饿时各分得饥饿的一半,在霏霏雨中各分得蔽雨的芭蕉叶一半。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炉灶是家人最温馨的地方。一人家围在炉灶旁,老大娘生火,老大爷掌锅铲“帮啷,帮啷”的炒那些不曾带肉的青菜,老大娘轻轻的哼着山歌,老大爷会迅速尝一口热菜,试探盐的淡咸。而调皮的孩子们会嬉戏着,把红薯与玉米棒放进炉灶里烤,不管烤的结果如何,都会义无反顾的让它们进到肚子里去。有时会饿得来不及上桌,直接扛着饭碗站在炉灶旁搞定了肚子。饭毕,乖巧的孩子就热上一锅水,然后冲冲身上的臭汗,就可以听到许多有趣的故事了。还有当家家户户的炉灶炊烟袅袅的时候,几乎整个村的人会不约而同的喊起:“某某家的二丫,傻蛋,快回家,准备吃饭了。”而现在呢?到饭点时,整个村一片寂静与孤独。如果再用上电器煮饭炒菜,旁边就没有个说话人了。
我突然就觉得一阵阵心酸,是啊,现在逢年过节,孩子们回来,只要放上电器炖上一锅肉,便直接躺在沙发上沉迷于手机,对父母对便不闻不问了,父母想与他们唠上阵子他们马上以各种理由去拒绝。时代发展了,人心也冷漠了,也让人心寒了。只有旧炉灶的爱依然。
把火轻轻地往旧炉灶里点,便点开了心中那份岁月的火花,彼此的牵挂,没有冷落,没有瞒骗,一唱一和的山歌在炉灶旁吟出了真善美的爱。没有欺诈与提防,没有物欲横流时代的人心惶惶与尔虞我诈。旧炉灶印证了真真实实的爱,风风雨雨,用同样粗糙的手对付一次山洪一次暴风雪一次兽的侵害一次灾难的抨击与一次次爱的苦恼的挑衅。而不像现在:任你在家中累死累活,而我在外面红旗飘飘。只要一言不合便拳脚侍候。旧炉灶印证了对岁月的尊重与眷恋,告诉岁月,我们曾经真实的活过,用炽热的心,勤劳的双手,踏实的双脚去创造生活,不辜负天空的那轮太阳与明月,汗水挥洒的同时也收获到的幸福。真诚的付出就在刻骨铭心,就会在肋骨上缠上一根根的绳索,决不能轻易去忘怀与丢弃,岁月不饶人的走了,可付出的那份情会随一缕清风潜入往事。
旧炉灶里还有它的渴望,渴望家人像以前那样围在一起分享无穷无尽的趣事,渴望太阳突然醒来,带走我们心间那颗阴暗的种子,渴望我们的天空依然盛满清澈的目光。渴望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而如今鸟鸣已模糊,山间已沉静,许多地方是狼烟飞起。我们何曾不怀念炉灶旁的热闹与温馨?还有古老的故事?
旧的炉灶它总将零星的温暖慢慢收拢,只有它的火光一闪闪,孩子便从巨大的草垛里迅速钻出来,愉快的围拢上来,大汉们也会加强回家的步伐,想在炉灶旁吹一番,妇女们也会满足的归来,在炉灶旁撒下幸福的河水。
记得泰戈尔说过:“有一夜晚我烧毁了所有的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而我想说如果真的叫父辈们烧毁他们所有的记忆,扔掉所有的昨天,那是对他们岁月的否定,那是一把无形的利剑在刺杀他们的肉体。他们怀念岁月的一寸草,一寸照,一寸物并不意味他们的愚昧和落后,而是带着对过去岁月的感恩来追求现在乃是将来更美好的生活。而我们现在动不动就否定他们以前的生活,说他们迂腐,小气,古董,唠唠叨叨。我们不曾走过他们的路,吃过他们的苦,不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我们真的没有理由去轻蔑他们,尊重他们所爱,那是对爱最好的禅释与演义。
曾记得有一次,伯父从表姐家回来,一进门就去揭开锅头找饭吃,当时我很惊奇说:“伯父,表姐没有煮饭给您吃吗?表姐也太懒了。”伯父说:“没有,没这回事,你表姐用高压锅煮的饭,我就觉得不像在炉灶上生火煮得香,所以回来吃一口用炉灶煮的饭,心里才踏实,肚子也安静。”听伯父一席话,我心里真的说不出滋味来,只能暗暗的想,他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对岁月与生活爱的深沉。还有一次我们的车子坏在山里,修到半夜十二点了,也没有起色。旁边一家农户的老大爷一直陪我们聊天,老大爷已经八十三岁了,依然精神?烁。山里的空气到了夜里往往是比外面的冷,我不住的发抖。老大爷见状,就说:“丫头你到我地下室三楼去煮饭或煮面条,桌子上鸡蛋和肉都有,爱吃多少就吃多少,吃个饱就不冷了。”我没有拒绝便下了地下室。厨房里就是旧式炉灶,我把锅洗刷一遍,便开始生火,可能已经久不用炉灶了,生的火不容易起来,打火机一次又一次的闪,可火苗一次又一次灭了,我的耐性也没有了,这个时候个声音温柔的传来:“丫头,你靠一边去,我来。”哦,原来是老大娘也起来了,满目慈祥的看着我。她用煤油轻轻的倒在一根木柴上,点上打火机,便把火引燃了。火越燃越旺。我煮了好大一锅面条,大伙也一起下来吃。吃得津津有味,可能过于饿的缘故,大伙都说用旧式炉灶煮出来的东西真的太香了。老大爷与老大娘也开心满足乐呵呵呵地笑起来。我们一起围在炉灶旁取暖,忘掉了一天的疲倦与不快。老大爷与老大娘与我们聊起了他们轰轰烈烈的如火热辣的光辉岁月。如何在艰苦的日子里并肩不离不弃去奋斗,就这样携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纷纷点头表示羡慕与佩服,两个老人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老大娘还不住的抹眼泪,老大爷有时禁不住淌下两滴可爱的口水。真的是其乐融融,这一切都是旧炉灶所赐。直到现在那一幕幕荡人回肠的画面还萦绕在心间。
如果历史还在前进,生活还在继续,我想旧炉灶也会像镰刀,锄头,犁铧一样成为低低飞翔的民谣和笑语。
投稿须知一是关注本公众号;二是加微信号:wyh07785126或者给本平台的邮箱:jinzhutan8818@126.com投稿,投稿时需要附上作者简介和个人图片;三是本平台对稿件有修改权,如不允许修改请作者在文末声明;四是原创作品获得的打赏70%支付给作者,其余留平台用于有关活动;五是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不接收别的平台已经采用的作品,谢谢大家的支持和理解。本平台隶属于都安县作家协会,编辑:韦云海 、蓝柳节。长按二维码识别精彩内容早知道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